从朝天门出发,客轮沿着长江前进。吃着麻辣火锅,看着三峡风光,这是火辣的重庆,这是红色的重庆,巴渝不仅是地方的简称,也是一种文化,一处风情,一种精神。
从长江三峡到小三峡,再到小小三峡,小,以及更小的支流不仅弥补着被淹没景观的遗憾,也让更多的人构筑了一个对逝去老三峡风光的缅怀和想象。
那一首奔放的诗歌脍炙人口,那一个托孤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在标签的背后,却也狠狠撕下了属于白帝城得名的真实一面,如今那一段历史也已被湮没在江水深处。
在丰都这个“鬼地方”,凭想象力而建造的“阴曹地府”其实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鬼文化系统,在你踏进“鬼门关”的时候,回首从奈何桥走过的路,无非也是反思一下现实之人生。
“山高路不平,好个重庆城。”对于依山就势沿崖而建的重庆来说,双脚似乎是最适合的交通工具,走在拾级而上的坡坡坎坎之上,才能真切感受“山城”的独特魅力。
如织的游客,不管是对于动荡年代的那段历史,还是小说里的传奇虚构,都似乎隔着一个转身的距离,在行走、观瞻和留影中,留下一个不断被简化的红色意象。
2014年:歌乐山 洪崖洞 解放碑 朝天门 白帝城 丰都 大宁河 长江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