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4 行走重庆
“山高路不平,好个重庆城。”对于依山就势沿崖而建的重庆来说,双脚似乎是最适合的交通工具,也坐过出租车,乘过轻轨,但是走在那些连通高楼与山腰的天桥,走在拾级而上的坡坡坎坎之上,不管是古典的洪崖洞,还是热闹的瓷器口,或者是现代的解放碑,都在行走中真切感受了“山城”的独特魅力。
昨天参观完歌乐山的渣滓洞和白公馆,便去了磁器口古镇。小镇就在重庆沙坪坝区的嘉陵江畔,其实走到东面才看见那写有“龙隐门”的牌楼,底下便是有“小重庆”之城的天然良港,当时国民政府林森的“小重庆”石碑就竖在那里,据说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的磁器口古镇曾经繁盛一时,马鞍山踞其中,金碧山蹲其左,凤凰山昂其右,三山遥望,两谷深切,凤凰、清水双溪潆洄并出,嘉陵江由北而奔,形成了“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的盛况。而现在,随着磁器口古镇的保护和重建,当时的盛景又得意重现。
走在古镇上,才能真切感受浓郁的重庆风情,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这里有古朴粗犷、具有巴渝遗风的建筑,有佛、道、儒三教并存的九宫十八庙;有正气凛然的红岩志士抗战遗址;有独具特色的川剧清唱、火龙表演,但最具特色的便是有工艺独特、品种繁多的传统旅游产品,羊肉串、臭豆腐、毛血旺、锅巴洋芋、陈麻花、江津米花糖、合川桃片、张鸭子卤烤鸭等特色小吃令人垂涎,沈氏漆艺、游江闲画、蜀绣、剪纸、织锦画、银饰等工艺品琳琅满目。
而其实在繁华之外,亦有清静之地。在龙隐门牌楼的北面,就是著名的宝轮寺,其实不管是“龙隐门”的码头名,还是“龙隐镇”的古镇名,都和这一座曾经叫做龙隐寺的宝刹有关。磁器口最早的名字叫白岩场,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间(998—1003年),因为这里曾有一座白岩寺而得名。明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朱棣篡位,从地道仓皇逃出皇宫后削发为僧,浪迹天涯。当他流落到巴渝一带时,曾在白岩山上的宝轮寺隐匿长达四五年。后来,世人知道事件真相,就以皇帝真龙天子曾经隐居在此的事实而将宝轮寺改名为龙隐寺。如此这般,白岩场也被改称为龙隐镇。
这或许只是一个传说,现在,龙隐寺依旧还叫着宝轮寺,寺门前的狮子也默默驻守着这个告别繁华隐居此生的故事,而当如织的游客从石板路上走过,当小贩的吆喝此起彼伏,喧闹也只属于他们。
与热闹的磁器口古镇相比,同样被规划建设而成为民俗代表的洪崖洞似乎要冷清许多,这个也是位于嘉陵江畔的“重庆市重点景观工程”,从2005年建设时就是突出“洪崖洞民俗风貌区”的商务特色。从地理位置上说,洪崖洞距离核心的解放碑商圈更近,而且坐拥长江、嘉陵江交汇的滨江地带,具有很大的商业地界优势,而且加上依山就势、沿江而建的“吊脚楼”,理应成为游吊脚群楼、观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看两江汇流、品天下美食的好去处。但是行走在吊脚楼内部的街路,两边也是富有巴渝特色的传统产品,但是感觉人气明显不如磁器口。
或者也是浏览,也是行走,就这样慢悠悠地穿过吊脚楼,沿着嘉陵江旁的滨江路一直向东行走,不想就走到了重庆港,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处,码头是繁忙异常,也看到了停泊在江上的长江黄金八号游轮,而这一游轮就是我们下午开始登船游览长江三峡的客轮,只是重庆港这边正在建设施工,所以要登船必须绕到朝天门广场那边。反正登船时间还早,便沿着那陡峭的路继续行走,沿着朝千路漫无目的的行走,经过渝中区水族交易市场,再绕过去,不想又来到了洪崖洞南侧,原来这绕行十几分钟的路竟只是洪崖洞的从北穿南的短短一段台阶而已。
这或许就是山城的一大特色,所以便不再随着宽阔的大街行走,一转弯,便走在台阶之上,两旁是树荫,也还有买布鞋、水果的小摊贩,拾级而上,不到10分钟竟走到了解放碑商圈,于是在闹猛的人群中,感受了重庆中央商务区的现代氛围。
![]() |
住宅楼 |
![]() |
![]() |
![]() |
解放碑商圈的高楼 |
![]() |
![]() |
![]() |
![]() |
![]() |
![]() |
![]() |
磁器口 |
![]() |
龙隐门 |
![]() |
![]() |
宝轮寺 |
![]() |
邹容路 |
![]() |
![]() |
![]() |
人民大礼堂 |
![]() |
重庆市政府 |
![]() |
三峡博物馆 |
![]() |
![]() |
![]() |
![]() |
![]() |
洪崖洞 |
![]() |
千厮门大桥 |
|
重庆轻轨 |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