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14,May
无夜去星城

不同的站点连接起闭环的最后一段,也许,那被冠名为“快乐长沙,韵味星城”的高铁,以疾驰的方式返回,终是在纯粹的行中留下了关于彼处的点滴记忆。

news
2023 13,May
我自走马上岳麓

麓山而游,最终是路过一座山,爱晚之亭,最终是晚来之行,一切都是走马观花,将那把岳麓书院的戒尺抽身出来,朝着空空的夜色鞭打下去,是为戒。

news
2023 13,May
千帆历尽人如“故”

车行韶山,再转宁乡,今日的“传奇”是:在高10.1米毛泽东铜像的广场上,举头看见的是一轮日晕,今日的见闻是:高7.1米的刘少奇铜像永远望向韶山的方向。

news
2023 12,May
橘子洲头见“长沙”

南和北,沉与浮,天空和大地,历史和现在,诗词和现实,橘子洲像是一个隔离开的符码,就像青年毛泽东雕像,数字解读着历史,但“密码”并不藏在深处。

news
2012 20,Aug
新湘西风情

此次西行,在风情风俗的演绎中,体味了银饰、背篓、吊脚楼、赶尸、蛊惑,甚至土匪为主体的湘西文化,所见所闻,也是对于三年前匆匆行旅的一次补充。

news
2012 19,Aug
张家界碑林

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名人雅士留下了墨宝,张杰、彭万达师生筹集资金,聘请工匠,建起了张家界碑林,使游人有幸一睹各路名家留在张家界的墨迹。

news
2012 18,Aug
张家界:阿凡达的“化身”

那些留影的游客只是“到此一游”的一个影子,或是阐释张家界“阿凡达化”的一个道具,就像那些随时可以贴上去随时可以撕下来的标签,也只是“到此一游”而已。

news
2012 17,Aug
天门洞开

十多年了,天门山景点一直在大兴土木,也一直在以自己的资源挑战人类的极限,极限就是征服,就是超越自然,天门山的命运似乎在做着最好的阐释。

news
2012 16,Aug
凤凰古城:逃往乌托邦

逃亡乌托邦,是凤凰古城一间酒吧的名字。和所有其他的酒吧一样,在午后的阳光中,它不被打扰,静静地睡在沱江边上。是不是白天不懂夜的黑,乌托邦不懂现实的痛?

news
2009 15,Sep
湘西风情

湘西文化通过《梯玛神歌》表现出来,更具感染力。细细想来,历史上湘西山高林密,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较少,再加上这里少数民族较多,独特的习俗才培育出独特的文化。

news
2009 14,Sep
雾锁张家界

“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世界地质公园”……这些戴在张家界头上的桂冠增添了神化的东西,如果地球46亿年的生命比作一天,那么张家界见证了两个小时的风花雪月。

news
2009 13,Sep
天门峡谷的千古绝唱

天门山的夜晚注定会被一只美丽的狐仙和一段可泣的爱情打破沉寂,修炼千年的白狐仙,爱上贫穷快乐的樵夫刘海,两人在张家界天门山不期而遇,一段感天动地的人狐之恋就此开始。

news
2009 13,Sep
“百年一遇”老院子

老院子据说是整个湘西乃至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土家古宅,被称为土家建筑的活化石。而在这个深宅大院,我是唯一的游客,一个导游和一个游客,就此打开尘封300年的家族历史。

news
2009 13,Sep
湮没在日常中的红色记忆

张家界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反而带来了视觉的疲劳,这些原本承载革命精神的红色记忆慢慢淹没在日常生活中,也许这是另一种遗忘。

news
2009 12,Sep
被忽略的大庸府

时而大张旗鼓地显现,时而毫无踪迹地隐没,行走,除了即过的风景和簇拥的人群外,一定有什么东西被我们忽略了。历史,有时真的难以抵挡被遗忘的可能。

news
一路湘西 坤舆图志
✈相关行迹

2009年:老院子 张家界 2012年:凤凰古城
2023年:橘子洲 毛泽东、刘少奇故居 爱晚亭

☞返回专题
news
arrow-left arrow-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