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3 “百年一遇”老院子

从某种意义上,我不喜欢老院子这个名字,仿佛一个没有自己名字的孩子,只是被人叫惯了凑合着用。但据说是整个湘西乃至全国幸存下来保存最为完好的土家古宅,被称为土家建筑的活化石,被誉为“土家地一宅”。另外,这里据说是前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中学读书的地方,自然为这个缺少个性名字的院子增添了几分政治资本。

所以决定去探访一下。老院子在张家界市中心,过了鸬鹚湾大桥,向东500米就到了,门口挂着横幅:纪念田奇隽院士诞辰110周年,这样的喜庆在这个僻静的老院子显得极不协调。大门左侧稀疏地坐着几个人,嘻嘻哈哈地聊着天,看到我到来,一位小姑娘迎上来,向我微笑打招呼: 你好,欢迎来到老院子。我知道,她就是所谓的导游,我也知道,在这个深宅大院,我是唯一的游客,一个导游和一个游客,就此打开尘封300年的家族历史。

老院子是田氏族人的祖居,田氏先祖田承满在北宋年间,先后出任太保.太傅、太师之职,官居极品,曾以统抚街代朝廷官束湘西诸土司王。跟着导游进入紫荆堂、龙龟池、本原居、礼器房、休闲居等,真切感受大山深处“蛮夷”之地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那桌那椅那五滴水福雕花床和漏斗采光,仿佛都在讲述八代书香的家族传奇故事,破译一部多元化的教科书;这里三层堂四个天井,四合围墙,坐北朝南、东西对称,砖木结构浑然一体。内中还有纪念老屋始祖田起瑗玄孙——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田奇隽的恐龙陈列室。导游开始提醒我,说我运气很好,今年是老院子建成300年,也是田奇隽院士诞辰110周年,昨天他的骨灰就被撒在了天门山上,我知道,一个人的旅行就此划上了特殊的意义。

跟随导游游历这四合天井,这个小姑娘告诉我,他是典型的土家族女孩,只是被汉化了,不懂土家族语言,只有她奶奶能够讲述,在几乎背书一般的讲解中,仍然为其下了“纯朴”这个注解,但是,小姑娘明显是这里游览程式的一部分,一条不可逃避的利益链。

在最后供奉三星的地方,小姑娘提给我一个幸运木牌,说是请研究易经老师给我破解一下,我被带到一个拉着帘子的地方,小姑娘最后补充道,易经现在已经是北大的一门课程了,你进去只要说一句,老师好,出门再说一句,老师谢谢,就可以了。

我还是很好奇,那里不知道供奉着谁,是木偶还是真人,是小丑还是大师。一个穿着蓝色汉服的人坐在我对面,胖嘟嘟的,似有福相。落座后,他问我从哪里来,之后便叫我报了生辰,“老师”说着浓重的湖南话,我似懂非懂,他说我官运财运都还不错,只是尚未到时间,而他确定我飞黄腾达的时间是明年3月。我有些心不在焉地环顾四周,“老师”提醒我,心要静下来。我点点头,这时我才发现,我的照相包的拉链欠进了我的裤带里,我死命挣脱,但是没什么效果,讲解也被中断,我承认这不是我设计的一个小插曲,它只是适时地发生了。“老师”戴上眼镜替我解,但是也没有什么办法,旁边守候的工作人员也凑上来,六只手交叉在一起,场面有些无序。经过几分钟的通力合作,终于化险为夷。

坐定之后,“老师”继续刚才的话题,开始之前,他有些余悸地问我,你的相机关了吗?我点头,说相机没有打开过,“老师”这才放下心,继续。他说,来年官运亨通之前,可能会受到一些坎坷,也就是说波折会前于运气而来。之后我听到“老师”说化解坎坷的办法,就是要在这里结缘点烛,最多13根蜡烛,那看我缘分,能点亮几根。

哦,原来如此,我看到了“老师”面前的蜡烛,粗壮,通红,不一般的站立着,我问了一句:点一支多少钱。“老师”说:99元。

我对着“老师”说了最后两个字: 谢谢,便离开这神秘的屋子,那小姑娘出来,将我带出四合院,来到老屋前面的广场,最后留下一句话:里面其实有三个老师。

一个人,历史慢慢被合拢,我的走马观花还是没能细致了解300年来这老宅发生的一切,还是安静着它的安静,我的打扰也许是个错误。

龙龟池
朱镕基题词的地方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071]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