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1 该不该服“白+黑”
基本上这是一个双关题目,但是我还没有感冒,内心却是对健康焦虑已久。另一层意思是关于全国上下鼓舞干劲的工作状态:5+2、白加黑。
“5+2”、“白加黑”,指的是一周5天工作日,加上2天公休,7天工作不歇班;每日白天工作,晚上还要加班加点。这是一种工作状态,其实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时不我待,一天也不耽误,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一种干劲、一种激情、一种拼命精神。鼓舞人心,大快干上,不错,激励人不放弃,很形象,而现在几乎挂在官员嘴巴上,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在经济困难面前,这种精神鼓励当然不是唯心主义,王进喜曾经说过“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语录,这是铁人精神的写照,激励着数代国人,“人生能有几回搏,今朝不搏待何时。”所以这种额外的精神激励逐步成为日常工作的一个操作方法,作不完的工作压下来,自我空间逐步减小,奋斗目标变成了工作考核。
和这相像的一句是: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要把青春和生命全部奉献在工作中,似乎这样才能现实一个人最良好的工作状态,也似乎这样要求才能达到效率最大值。
心里学家却反对:“心理学中,有一个牛皮筋理论。牛皮筋若长期处于拉长状态,待哪一天松弛却无法恢复原样了。同样道理,人不能长期负压,不然会有疾病缠绕。”医学研究证明,人长期处于高负荷、高压力状态下,血压会逐渐升高,血糖分泌会失调,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随之而来。这是从人的生物特性来反对的,“时间拉长没用,而是要把效率提高,身体要有自己的健康弹性才行。”心里学家首先就是以人为本,“既要拿下大油田,又要多活二十年。”这就是铁人精神的新版。
不知道我以前是不是属于“拼命三郎”,反正在“我踏月色而来”的清晨上班是常有的事,自加压力,却在这短短几年把自己推向了苍老。很害怕看到以前的照片,那会让我感觉青春的易逝,而现在提倡的“5+2”、“白加黑”无疑对以前的生活作了注解。效率倒不是关键的,在长达几年的体会中,只有自己热爱的事业、为之奋斗的理想,才会这样上瘾去努力完成,而功效无疑是成就感,而如果仅仅是工作,养家糊口的目的,真的没必要要把属于自己的一切都交付出去?
这种理想式的倡导其实就是抹煞人的本性,工作从来不会变成追求的终极理想,人不是机器,人的多面性才能使生活丰富多彩,官员带头“5+2”、“白加黑”说到底还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把人猝死在工作台上,不是政治暴力又是什么?
有点感冒服点“白加黑”,但千万不要把命也搭上。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369]
思前: 春天总是生长的(诗歌)
顾后: 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