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8 革命,从不向“法”则低头

“武装起来,同胞,把队伍组织好! 前进!前进!”这是战斗的号角,这是自由的赞歌,1792年7月,马赛工人和革命者高唱起这首歌,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1830年7月,法国工人和手工业者在巴黎战斗的街垒上唱起这首歌,吹向了欧洲革命浪潮的序曲,而2016年7月,当马赛维罗德洛姆球场上再次响起《马赛曲》,这个夜晚,在这座象征着革命的城市,爆发的正是一场打破规则、颠覆魔咒的“七月革命”。
站在温度27℃、湿度43%、风速9公里/小时的球场上,站在志在必得的日耳曼战车前面,24岁的格列兹曼一定会想起两年前的马拉卡纳体育场,想起高卢雄鸡被屠杀的那个夜晚,想起热泪从眼眶中流出的悲伤一幕,想起开场仅12分钟逼入绝境的那一粒进球。那一年,格列兹曼初登世界大赛舞台,首场取代里贝里的位置,成为法兰西新的希望,但是在四分之一决赛中,就是那12分钟的进球,德国战车将全面占优的法国队淘汰出局。那个夜晚依然有激昂的《马赛曲》,依然有革命和复仇的欲望,只是最后这声音变成了遗憾和悲壮,变成了无奈和伤痛,变成了自己散落的一地鸡毛,变成了最后走向失败的循环式命运。22岁的少年,留在巴西的最后镜头,是他用球衣擦拭着眼泪,是被马武巴揽入怀中。
但是两年之后,格列兹曼已经擦去了眼角的泪水,已经抹去了悲伤的情绪,已经重新变成革命的战士——在上半场伤停补时阶段,他站在距离球门12码处,用左脚将皮球推进左下角;第72分钟,接到博格巴左路传中球的格列兹曼在门前9米处左脚捅射从诺伊尔裆下入网,2比0!一个点球一次破门,格里兹曼亲手埋葬了两年前击败自己的对手,并将在三天后带领法兰西众将士第三次踏进法兰西大球场。兴奋的格列兹曼摆出666式庆祝动作,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布本届欧洲杯打入的六个进球,他成为继普拉蒂尼之后单届欧洲杯打进6球的球员。而金靴几乎已经穿在脚上的格列兹曼,赛后走到球迷看台前,脱下球鞋,恭敬地向支持自己、见证球队胜利的球迷表达感谢。
|
|
| 马赛之夜,他们是革命的力量 |
两年,是一次伟大的转身,格列兹曼胜利欢庆的背后,这一次悲伤的是德国队,当比赛结束的时候,厄齐尔瘫倒在地上,他忧伤的目光里是另一种无奈,颓废地躺在草皮上,枕着双手,仰望天空。两年前的格列兹曼,两年后的厄齐尔,这是造物弄人,也是命运的轮回,和四年前一样,厄齐尔和他的德国队倒在了欧洲杯决赛的门槛前;和四年前一样,“德国战车”还是充满了出师未捷的不甘。而现在,当格列兹曼和法兰西将士,在《马赛曲》的歌声中迎来胜利的时候,对于他们来说,实现的不仅仅是对于两年前那场失利的复仇,更在于用一种革命的方式、颠覆的力量改写了所谓的宿命。
“有一种对手叫做德国”,这是笼罩在法国人心头的阴霾,德国总是以法国队克星的形象让法国人经历一次次梦魇,1982年世界杯半决赛,德国淘汰了法国,1986年世界杯半决赛,德国几乎以相同的方式让法国止步,而2014年的世界杯,1:0战胜法国的德国最终高歌猛进举起了大力神杯——自1958年之后,法国没有在大赛中击败过德国,1982年吉雷瑟之后,还没有法国球员在大赛中攻破德国球门。这是延续了58年的噩梦,而今晚,两度洞穿城池的格列兹曼几乎以一个颠覆者的身份创造了自己的辉煌,改写了法国队的历史,甚至改写了德国的命运,正是这一次失利,德国队44年来大赛东道主克星、40年来点球决战不败的记录都在这一夜作古。
革命的马赛让法国完成了对德国作为东道主克星和法国克星的“双重克星论”的打击,而纵观这一届欧洲杯的淘汰赛,几乎都在打破魔咒,意大利用2:0的“快意恩仇”结束了西班牙作为蓝衣军团克星的历史,而德国用最经典的一场持久战打破了逢意不胜的尴尬命运,而这次法国队又改写了56年未曾战胜德国的宿命。豪强之间的纠葛,像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戏剧场景,本届欧洲杯上的恩怨,又像极了2015-16赛季欧冠的行走轨迹,德国穆勒所效力的拜仁慕尼黑在半决赛中淘汰了意大利基耶利尼效力的尤文图斯,却被法国格列兹曼效力的马竞斩落马下,而决赛,马竞面对的对手正是葡萄牙C罗所效力的皇家马德里。
或者只是一个巧合,当记录被作古,当历史被改写,当宿命被终结,所谓的规则其实只是一种心魔,所有的命运其实都只是因为脆弱。在《马赛曲》“前进前进”的号角中,格列兹曼的两个进球打碎了德国的冠军梦,法国人也用一场“七月革命”颠覆了足坛的法则,而当他们从马赛出发走向本届欧洲杯赛场,又一路杀回马赛将在三天后走向巴黎,对于法国队来说,这将是法国继1984年和2000年后第三次参加欧洲杯决赛,而前两次他们都获得了冠军。在倒计时还剩70小时的决赛中,是法兰西“雄鸡一唱天下白”继续辉煌,还是葡萄牙“葡萄美酒夜光杯”突破历史,或者也需要用不向法则低头的方式,需要革命的激情和力量,再掀起一场改变命运的大风暴!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209]
顾后: 《巴顿芬克》:一条被贩卖的鲜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