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警界双雄》:跨越30年的乌龙案

20250708.png

网上搜寻《最佳拍档》,除了中国香港的系列电影之外,没有1975年威廉·博林导演的这部电影的任何资源,正当想要放弃的时候,从“又名”的《警界双雄》寻找,却发现了这部电影,为了避免找错,匆匆浏览拉到最后出现的是“威廉·博林”的名字,于是就将其放在了收藏夹中,于是确信就是1975年的电影而打开,甚至最后完成观看了这部电影——直到观影完毕再回到1975年这部电影的介绍,尤其是对比剧照,才发现观影的电影并不是1975年的《最佳拍档》,而是2004年的《警界双雄》。

“又名”变成了本名,2004年的电影被当成1975年的电影,这无疑就是一次观影中的“乌龙”,但是这个乌龙之所以产生,就在于两部电影的高相似度:同样都有“威廉·博林”的名字,只不过一个是导演,一个则是编剧;电影的原名同样是“Starsky & Hutch”,这两个名字就是电影中“最佳拍档”的名字戴维·斯塔奇和肯·哈金森。在不进行观影的情况下如何区分?观影的“乌龙”其实揭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原版和翻拍电影如何区分?在无法找到1975年的资源和已经观影了2004年的电影之后,“写影·1975”也只能以保持“乌龙”的状态,把2004年的翻拍电影当成了对1975年电影的粗浅观影——因为它们都没有构成一种经典。

电影的类型是犯罪,是动作,但是当电影一开始的场景就是毒枭泰伦斯将办事不力的手下射杀,故事其实不具备所谓的悬疑性,犯罪一目了然,托德·菲利普斯的这部电影更强调的就是它的喜剧性。首先从“最佳拍档”或者“警界双雄”的设定来说,一开始就是对“最佳”和“双雄”的解构,斯塔奇的确作风强硬,他认为“根本没有什么轻微犯罪,这个世界只有一条原则,那就是:法律至上。”但是哈金森作为卧底,却已经被异化了,他的原则是:“如果打不赢他们,就加入他们。”所以他一方面卧底装作劫匪打劫,而得到好处之后又溜之大吉,所以“双雄”最早却是一正一邪的设定,而当警察局长杜比将他们安排成为搭档,一正一邪就慢慢在磨合中成为了“最佳拍档”,但是,这种“乌龙”之后的转变除了一种戏谑之外,也缺少转变的情感过渡,仿佛一下子在斯塔奇的影响下“改邪归正”了。

导演: 托德·菲利普斯
编剧: 威廉·博林 / 史蒂维·隆
主演: 本·斯蒂勒 / 欧文·威尔逊 / 史努比狗狗 / 弗雷德·威廉森 / 文斯·沃恩
类型: 喜剧 / 动作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韩语
上映日期: 2004-04-08
片长: 101 分钟
又名: 极速双雄

转变缺少过渡,但是在两人合作中也充满了“乌龙”,比如那包可卡因,被当成了糖类,斯塔奇竟然在家里找不到糖的情况下把可卡因搅拌进了咖啡之中,最后出现了幻觉,在舞厅里还和“舞王”瑞克进行了“比舞”,最后才发现自己“吸毒”了;根据浮尸两人得到了信息,在寻找线索的过程中,找到了贩毒网中的韩国人周,周的儿子用飞镖向两人射杀,不想两人身上射中了玩具飞镖;还有他们找到了还在狱中的“大块头厄尔”,厄尔竟然要他们听从自己的要求才能提供线索,于是哈金森在他的要求下转了一圈、撅起了屁股,但是一系列动作下来,厄尔只是提供了无关紧要的信息,最后斯塔奇偷听他和泰伦斯的对话才找到了线索;而两人假扮客人混入了泰伦斯女儿的生日派对上,以为得到了重要线索,当他们亮出身份说物证就在车库里的时候,当打开车库却发现是被击毙的一头白马,根本没有毒品,两人由此被停职了……

所谓乌龙,就是真实和现象之间的差异,就是有价值和无价值的混淆,就是设定和表现中的不同,这是一种制造喜剧的效果,托德·菲利普斯当然就是充分利用乌龙的设定讲述这个故事,而最后当然回到了“最佳拍档”的主题,那一句“我不是你妈妈,我是你搭档”就是一种回归:那台红色的“斑马三号”就是他们最终破获案件的重要工具,但是在斯塔奇加足马力撞船之中,却越过了泰伦斯的游艇沉入了水底,在这最后的“乌龙”之后,两人最终机智地在毒枭聚会上识破了泰伦斯的阴谋,将他绳之以法,而沉入海底的“斑马三号”也回复如新,当接到命令开始了新的任务,“最佳拍档”也开始了新的故事:从1975年一直延续到2004年。

《警界双雄》电影海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731]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