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5 阅读或许是一种悼念
这个过程看起来匍匐前进,貌似屏住呼吸,可实际上抵达目标的那一刻就是功亏一篑的时候,或许还留个粉身碎骨、英雄留名的结局。但大多时候你还是想把自己安然隐藏在角落里,任世事繁华,等待五百年的蜕变,然后天动地摇,大呼一声,“师父,我出来也!”心猿归正,从此猴王变成了孙行者,从此自由变成了取经成佛。
《蛙》是现成的,据说没有腰封,这一点已经很稀罕了,现在凡是新书都要挂个腰封,像皇帝那个裤带子,扯下一段仿佛可以加官进爵。莫言或许是更大的招牌,红色封面,让我想到革命或者鲜血,历史的片段,一个乡村医生的心路历程,我只是有限翻阅几页,在背靠床榻耳听滴雨的时候,我仿佛就成了那个匍匐前进的状态,不能在夜里呼出大气,安静地走进历史虚构中。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任何一种孕育都是在蓄势待发,想生孩子的人都坚持捱到这个时机,而参加计生工作的人则要在此之前使其终止妊娠。孕育者和破坏者之间的斗争就是此消彼长。
我是完全在懵懂中,孕育也已不是欲望所能体验的快乐和痛苦,所以接近的那个目标也随着时代而改变了最初的面目,阅读变得非常困难,在生理之外,在哲学之外,在文学之外。我的阅读已经带着明显的形式主义,在渴望夜寐的时候反而显得做作。所以我在反复掩卷之后,发现虚构早就在拟定的梦境中。
我这样有些颠倒是非的。总之我现在不大适合长篇累牍,黑夜里的荷尔蒙已经呈现出非常低潮的分泌状态,我懒散地生活习惯已经使我的阅读呈现出悼念的风格,随手扔掉的,大都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已经死亡,当然只存有纸张。这个现象很明显影响到了我的博客,说实话,我是闭门造车酝酿点情绪,借以一五一十地记录下来,里面有很多东西是不需要深思熟虑的,春天来了,我困倦得很。
以上可以看作是我对某一主题的引申,或者抛砖引玉地道出一个阅读困境,这已经不是纯私人的问题,而是阅读的更大众化。当初google扫描图书未经同意上网,我就觉得是个带给大家分享作品的机会,是阅读走向更为大众的开始。当然损害的作家说是一种贩卖。我点击过,发现里面都是宝藏,都是让我无限激情的东西。可是,这个版权门最后还是陷落了,也是如此连锁,google也到了陷落的地步。
这是最新的消息,英国《金融时报》周六发表文章称,谷歌与中国政府就监管问题的谈判显然陷入僵局,而这家世界最大的搜索引擎关闭中国业务现在有99.9%的可能性。在全国两会闭幕之际,这样的消息无疑会让人怀疑其真实性,或者说有可能是对政治商谈的一块砝码。温说了,“我们要从法律上为外国企业在中国的经营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而且使外国的企业能够享受同中国企业一样的公民待遇。”这是一个信号?在与中国政府协商中,google似乎更缺少主动权,所以明显的退出中国市场是一场更深远的政治博弈,而99.9%数字后面是我们最后的悼念。
反正AdSense也已经体验了,毫厘的收益为我开启了新天地,Gmail见证了我的互联网通讯史;经过“打酱油”的试验,现在Google Reader已经混熟了,阅读就是从这里开始,从这里结束,1000+的未阅读保留量也使我可以安心过几天小资生活,不必那么认真地把自己装成匍匐前进状,屏住呼吸,在背靠床榻耳听滴雨中,却心怀鬼胎想念梦中的虚构世界。
在“墙外开花”的和菜头说:
我选择相信,选择不去看透世事,选择不那么世故老成。我愿意相信还有所谓底线,相信还有所谓坚持,相信还有所谓价值,不相信一切都是由金钱和权力所决定。
看起来真像一篇悼词。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