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5 《南方公园》:现实是个更大的寓言
进入“邪典”电影观影计划,无法找到资源是最大的问题,特别是当免费在线电影网站被各种原因封锁之后,网络搜索几乎每次都无功而返,《南方公园》成为计划的一部分,也是遭遇了更多的曲折:起先是找到了一部,于是放在收藏夹中,等今天打开才发现,里面的播放内容根本和《南方公园》风马牛不相及,而再次搜索,翻阅了几十页也找不到相关内容,好不容易发现一个有效网址,不想页面里都挂了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一关闭,静心而看,才发现,这一部被称为“最不文明的动画片”恰恰是对于这一现实的讽刺。
一直以为《南方公园》是一部关于孩子成长的动画片,特别是片名具有某种诗意,但是South Park的后面却带着注解,“Bigger Longer & Uncut”按照翻译是“加长未删减版”,但是这难道不是双关语?和某个部位有关?也许是一种误读,但是在81分钟粗糙的动画画面里,“未删减”的粗话、脏话不正是对于“南方公园”诗意片名的解构?这个问题似乎也是带着先入为主的想法,在一个“不发脾气的日子,完美的早晨”里,就必须拥有可爱的孩子?诗意之存在和肮脏之语言,难道不可以共存?
先入为主的观者,就和那些抵制肮脏语言的家长一样,把那个孩子世界推向了宛如真空般的存在,卡特曼的母亲一大早是赞美卡特曼的:“多么完美的孩子,他是天真直爽的天使。”但是对于肯尼、凯尔等孩子来说,母亲则具有天生的防备心,“今天要去教堂,否则要下地狱,要见撒旦。”这是肯尼的母亲对想要出去的肯尼的警告,而凯尔的母亲在一块玻璃被打碎的时候,大骂:“这世界是个腐败的地方。”人的归宿被分成天堂和地狱,一块玻璃被打碎就上升到世界的本质,无论如何,都是一种对生活的误读,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以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就是一种不完整的缺失。
所以孩子们才会去看电影,才会喊道:“电影会教给我们学校和家之外的东西。”电影是电影院里放映的电影,它独立在学校和家庭之外,正是这样一种独立,才可以避开母亲的絮叨和哀怨,才可以逃离学校的制度和规则。但是对于电影这一种文化存在,它其实也是制度的一部分,也是成长中缺失的一种体现,当四个孩子来到电影院门口,准备看加拿大演员泰伦斯和菲利普主演的喜剧电影,却被告知,必须有监护人陪同观看,因为这部电影是R级电影。分级电影当然是不对孩子们开放的,这是制度的一部分,而当孩子们徘徊在电影院门口,最后通过城市流浪者而混进电影院的时候,讽刺也就开始了,一个城市流浪者,本身就是在城市的边缘生活,他远离所谓的学校和家庭,远离正规的教育,但是可以堂而皇之进入电影院,并且以虚拟“父亲”的身份带着孩子们进入电影院,这是不是意味着所谓的制度只是一个摆设?一个边缘人就可以颠覆它,一个不是父亲的男人就可以提供保护孩子,这才是真正的缺失。
| 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