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5 想象的圈套

禾子从西藏回来了,QQ签名变成了“午夜回江南”,问他什么时候回来的,他说“昨晚2点到家”,这个说法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其实应该叫“今天凌晨2点回家”,这就是我昨天所说的《五月九日和十日》里关于时间的误解,再次想到了这个现实中的问题,昨天是指向明天的时间,毕飞宇说,“现在是明天了。”,这句话和禾子的话在意境上高度统一,发生在子夜零时这个时间的临界点上的现实,都成为另一段重新开始的故事,还有另一个句子是:“时间是女性的。”

但我觉得西藏是男性的,雄浑、自由和信仰,这其实和时间无关,在另一处标记中,是属于男人的空间。我从来没有去过西藏,对于禾子“昨晚2点到家”的西藏缺乏现场的真切感受,在我心中它就是一个符号,蓝天、诵经、喇嘛,以及高反,像是另一个存在的世界,和这里没有一丝瓜葛。我问那边怎么样,禾子说:“没有想象中那么浪漫,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苦难。”剔除想象,西藏大约就是西北的一块高地,一个城市,一种生活,记得几年前,有人自驾去西藏,当时听她对于西藏自驾的感受时,我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西藏,在未抵达这片高原的时候,我们的想象总是帮助我们完成对西藏的虚构,包括地理、文化、民族和信仰,一切都不是可以触摸的,很遥远,却一直诱惑人,我现在想起来,想象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它可以让你“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甚至比现实更容易抵达目的地,所以,想象适合陌生的那个地方,也适合陌生的故事。

我强调想象,其实是想说一点,如果没有那些规则,昨天开始,我就是在去往西北的路上,而现在,我仍然端坐在电脑前,听禾子的西藏感受,然后用想象描绘我未曾抵达的那块陌生之地。说实话,我对此次未能成行一直耿耿于怀,它虽然在追求公平的路上走出了自己的一步,但是有很多时候,你是无助的,现实会阻碍你前进的方向,阻碍你跨越空间的男人行为,而剩下的只有靠你自己的想象,抵达东南西北,抵达那些空间意义上的城市、乡村、景点。在这样的想象面前,我觉得现实软弱,不堪一击,他甚至没能静下心来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这其实是一种很不应该的行为,它让我感觉自己是被某些东西掏空了,走得越远,就越看不到现实的力量。

回过神来,我发现天出奇的蓝,很高远的感觉,秋天像一下子到来了,在现实中能找到这样像是想象出来的美丽,的确出乎我的意料,现在想起来,很多东西是预先植入了我们的想象中,所以看起来比现实更美好,更容易抵达终极意义。关于旅行,也大抵如此,在游历了南京、厦门、青岛和南宁、北海之后,其实是用现实一点一点消耗曾经的想象,如此直接地出现在你面前,可见可闻可触,返回真实就是消除神秘,就是慢慢走向平淡。所以,没有成行的西北之旅因为想象而心存美好,心存寄托,才会有现实之外的虚构。所谓虚构之美,在于我们可以自如地把握世界,马原说,虚构即小说。在每天的想象中,你其实每天都在写小说,这个叫“马原的汉人”在他的《虚构》中写到:“昨天跟今天一样,今天更明天一样。”

又回到了时间圈套,又回到了拉萨叙事,还是就此打住吧。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394]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