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5 长夜自在行

还是要“和孩子蹲成一样的高度”,还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还是教育要从细节入手……理论大都如此,现实却在长大。晚上,凉风习习,略有微热,一年级新生家长会,第一次亲密接触,在三楼的大礼堂里正襟危坐,这样的场景如此熟悉,走出来,才觉得是陌生的。

小五入学两周,对于他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每天从与他的一问一答中寻找一些线索,但都是寥寥,也未给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打过电话,总觉得有些唐突,所以我还是保持对小五所说的“快乐”的认同,不去过多干预他的适应状态,在他每天的数字、拼音和跳绳中,我感受着他对新环境的适应,倒是一件自觉的事。

但毕竟还是单一了点。在校长介绍性的讲话之后,在副校长亲子教育的案例分析之后,来到了小五的班级,就坐在小五每天坐着的位置上,想象着他在临窗的位置上听老师讲课、做作业、回答问题,以及偶尔的走神。秋虫呢喃,小蛾舞动,电扇作响,坐在教室里,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好像在怀想若干年前,也是这样正襟危坐,听老师讲课。时间转瞬,竟也是自己作为家长的身份,回到教室。

老师还是在讲关于孩子的适应问题、培养问题、习惯养成问题,以及家庭的责任问题、家校互动问题,其实也都是新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家庭来说,或者更甚。在这半个多月的时间,我觉得自己的定位慢慢在回归,我想给小五一个宽松的环境,学习变成自觉,并且要寻找那种快乐,或者在和他更多的交流中,让他不至于害怕学校的机械和单调,最重要的是自己成为他的榜样,在和他平等的交流中启发他。不能做更多,或许应该成为他的朋友。

成长是漫长的,只是开了个头,家庭是一所学校,学校只是另一个家,想来也可以这样单纯,就像我们这一代的读书经历,漫长,到最后,在记忆深处留下的也都是些单纯的东西,遗忘或许也是一种成长,在这个新起点上,小五的单纯也可以融进他的每天中,书包不必太厚,作业不必太累,学习不必太苦,面带笑容,嬉戏、满足,做一个自己。

想来,我也是这样自欺欺人地单纯起来,成仁社会的价值体系说不定哪天就把他套牢了,那时,要挣脱可能就是付出代价,那时,获得和失去也就是两重天了。是啊,即使我们蹲成了孩子的高度,这个社会还直指地站在那里,又有何办法?

秋虫呢喃,小蛾舞动,本来夜色也是很抒情的,可是黑夜长了,也便撩人起来。按时睡觉的小五应该会有梦,梦可以抵御漫漫黑夜,但梦醒了却还是午夜时分怎么办?手里该握一束光,照亮自己前行,而我们,应该站在他的后面,鼓励他寻找到黎明那抹真正的光。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076]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 1条留言
  • lishali2010-09-17 08:24:15回复
  • 我也想起了自己当年在课堂上每每开小差被老师提醒的情景了,:-)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