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7 到众人那里去

你们这些阅读的人,仍然活在世上
但书写的我
想必早巳踏上旅程
走进了暗影国度
        ——爱伦·坡《影子,一则寓言》

“仍然活在世上”的阅读者只是看见了微光,那一闪便不见了,而书写者其实还没有出现,“暗影国度”里也没有对话,所有呈现的都是缺席状态,不管是阅读者还是书写者,在没有对立的时代里,都成为匆匆划过天空的一片影子,最后的结局便一起“到众人那里去”,以众生喧哗的方式缅怀一种消逝。

个性化的阅读戛然而止是在重启的周一。已经数天没有更新的鲜果阅读器,终于跳出了一则终结的宣告,在这封“致鲜果RSS阅读器用户”的告示中,鲜果用了“遗憾”这一个词来表达一种无法避免的抉择:“鲜果团队将在2014年12月12日关闭RSS订阅服务。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的支持,希望大家理解我们的这一决定。”在关闭还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鲜果给用户制定了转移的路线图:可以将订阅数据导出,可以使用其他RSS订阅服务。而在RSS服务之外,鲜果其实给用户制定了新的阅读方式,那就是鲜果客户端:“鲜果团队今后将更加专注于鲜果客户端的发展,为大家提供更优质的阅读体验。请到各大应用市场搜索“鲜果”或访问http://xianguo.com/apps下载鲜果客户端。”

一个是遗憾的关闭,一个是更优质的服务,鲜果显然在市场的博弈中将目标选定在后者,从RSS阅读器到鲜果客户端,是死亡到新生的必然选择。相同的遗憾宣告,相同的命运选择,仿佛就是去年Google Reader永久关闭时的那段“墓志铭”,2013年7月谷歌阅读器结束服务标志着兴起10年的RSS阅读终于走向末路。而在之后对于鲜果阅读器的选择,实际上只是一种无奈之举,无论是从服务质量,还是体验感受来说,鲜果阅读器都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而现在,当一个时代真正落幕之后,鲜果阅读器的遗憾告白则完全将RSS阅读推向了死亡的历史档案中。

从1997年Netscape网景公司开发RSS让互联网走向“推技术”时代,到Blog技术普及和Useland、Yahoo等大牌公司的支持使RSS一时风行,从2003年被吹捧成替代垃圾邮件的新技术的垄断,到Google加入Atom技术的开发,RSS订阅服务对传统的网络阅读形成了新的冲击力,不管是来源多样的个性化“聚合”特性,还是信息发布体现的时效和低成本特性,以及无“垃圾”信息和便利的本地内容管理特性,都使RSS在WEB1.0时代成为阅读的利器。但是对于RSS来说,其指向的Blog和新闻阅读在这个日益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甚至慢慢走向了没落。2009年,国内较早提供RSS阅读的抓虾网被豆瓣网收购,此后鲜有更新;2010年,Bloglines宣布关闭RSS阅读服务;而2013年Google Reader宣布关闭标志着RSS阅读正式走向死亡。而在这一年,标志着RSS没落更具冲击力和极端的事件是:RSS规格的作者Aaron Swartz在纽约市自杀,终年26岁。

Aaron Swartz对于生命的终结方式是自杀,而对于RSS阅读服务来说,在这一条自杀之路的背后,却是他杀。在谷歌的产品墓地里,Google reader的墓志铭就是着一个时代的象征。2007年,月光博客曾经写过一篇名为的“常用RSS阅读器评测”的博客文章,他列举了国内外主要的10款在线RSS阅读器,而现在,这10款阅读器的命运几乎都写在后面的括号里:目前已关闭。

已关闭就是已死亡,在Google Reader退出阅读江湖的时候,我曾经寻找过替代品,但是在阅读体验越来越差的困境中,选择了相对来说还勉强可以的鲜果,而现在鲜果的“寿终正寝”标志着我需要继续寻找替代品,而这种寻找越来越具有形式意义,在豆瓣的九点上终于将导出的数据重新整合进去,虽然可以阅读,但其实右侧的那些数据源,也完全呈现着一种死亡的状态,曾经的“爱枣报”没有了更新,曾经的“不许联想”没有了更新,曾经许多活跃的博客都在灰白的状态下——其实,死去的何止几个RSS阅读器,还有那些阅读者,还有那些书写者。

RSS的式微,取而代之的则是移动阅读APP的走红,他们踩在RSS肩膀上诞生,又将RSS推向了死亡。这是新生,是众声喧哗的新生,是碎片漫天的新生。而阅读时代,也意味着从个性化选择变成了集约式推送,瓦尔特·本雅明在《单行道》上说,“在拉丁语中死的意思是‘到众人那里去’”,那么当RSS走向历史终点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一个浅阅读、碎片化的大众时代的到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154]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