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7坚定的墙壁处在背景之中
鼠标触发的或者是一个图文信息框,或者是一个关闭的窗口,但是当那个叫做“九华山”的标注定点在那里,输入了分类、分组、状态,写进了文本、链接,最后却跳出一句提示:“您的标注数量已到达上限。请选择开通会员获得更多的标注服务。”
天花板不是触手可及,而是深深压了下来,再无上升的可能,而其实,在那一刻,四周的墙壁都已坚实,它以一种固定而封闭的方式,让鼠标悬停在那里,所有的点击、加注都毫无意义。而唯一的一步是点开“开通会员”服务,上面清除表明着会员的服务权限:最多3000个标注;最多1GB上传文件存储;协作用户数量不限;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而最关键的是:一个月的服务费用是60元——一如果选择年服务,当然可以优惠,12个月的价格是600元。
我知道“我是浩荡世界被隐藏的点”,我知道在技术乏力的情况下渴望的地图都可能变成“无意义的地图”,而在不同比较中终于选择“兰图绘”,一是它提供的服务比较契合我的需求,像以前谷歌地图所提供的免费服务一样,可以在标注点中添加文字说明,添加网站链接,也可以自己上传相关图片,甚至还有“在线文档”——完全可以上传自己对于标注点的游玩攻略和感受,还可以根据标记兴趣点的性质分组、分类、分状态,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标注图标,就以这些服务功能来说,完全符合我的要求,甚至有一种谷歌地图“复活”的感觉。
但其实,走出第一步开始,一切似乎都在预料之中,当第一次注册,第一次登陆,第一次开始标注,内心就一直有一个疑问:作为免费用户到底可以标注多少?在网上搜索查询相关的问题,没有任何明确的答案,当这种疑问一直以悬疑的方式放在那里的时候,一切都是小心翼翼的。谷歌当初提供的标注点数目是无限的,但是超过一定数量会分页,这会影响地图的同一性和整体性,而我最怕的是兰图绘同样的服务,在兴致正高的时候,突然告诉你这样一个结果,那个可能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会在这样的限制中推到重来。
所以,在自我预设中,点标注过程并不是尽心的:从时间上来说,2018年的点先标注,再往回推,时间越久可能影响越小;在选择点上,把同一时段一个系列的点聚合在一起,比如去朝鲜、韩国、北京和西藏,每一个过程里都可能有几十个点,但最后还是选择一个点,然后链接到相关专题,而在分类中选择了“城市”,这样就避免标注点数目的浪费;除了重要的点上传图片,其他的均已文字说明的方式标注,因为链接可以延伸这个点的所有信息,而且可以节约图片存储的空间。
如此节约,终于以逆时针的方式,标注完了从2018年至2009年所经过的那些点,那个提示没有跳出来,于是又谨慎地建立了2009年以前无图文链接的点,依靠回忆在上面标注,当标注完香港、澳门、云南、海南和黄山之后,最终在标注“九华山”的时候,提示终于出现,而这十年时间标注的点刚好100个。100个之后是必须选择会员服务,并非是不想升格成为会员,而是价格实在有些不合理,如果按照自己的期望,标注点的数目可能需要300-500个,如果按照时间再推移,那么10年之后也只需要100个差不多了,这也就意味着会员服务的3000个点根本没有必要;再则,标注这些点本来是静态的,即使标满了3000个,也并非是动态维护,何来每月都要缴纳费用?
所以在谨慎甚至小心翼翼标注之后,100似乎也能够满足一时之需,本来这种个人标注服务都只是暂时的,能够有一个较符合自己意愿的地图标注服务,也算了却了一门心思,也算把那张无意义的地图复活了,而实际上,最希望的是自己能掌握地图API的那些JS语言,无论是百度地图,还是高德地图,以及其他各种地图服务,似乎都提供了开源,但是在技术的门槛下,完全无从下手,也许这一种无知恰好提供了一个让自己进入的入口,符号也罢,代码也好,也许那才是挑战自己、建立真正地图服务的关键。
不过也只不过是自己煞费苦心而已,那些时间,那些地点,那些感悟,那些图片,那些印记,在他人看来甚至都无什么意义,甚至只不过是过眼之物。或许沉浸在自我世界里,也只需要自己的肯定,自己的坚定,即使那堵墙阻隔了另外世界,即使天花板重重压了下来,别人眼中的无意义是会成为背景,而自己有意义便是一切。
于是暂且命名为“行者图鉴”,让自己在那堵墙真正推倒之前成为另一种行走的风景。
“行者图鉴”截图 |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