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

  • 编号:E38·2250804·2333
  • 作者: 【法】安德烈·纪德 著
  •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 版本:2019年03月第一版
  • 定价:45.00元当当18.00元
  • ISBN:9787020141128
  • 页数:184页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是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纪德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著作。这是纪德1922年所作的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的合集,是两位伟大作家的一次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纪德视陀思妥耶夫斯基为天才的小说家,而且是“所有作家中伟大的一位”,他对陀氏的解读带有浓重的法国阅读经验,同时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健康的心智生活。“我们的某些先驱者也许注意到了,在巨人般的托尔斯泰后面,又显现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身影,而且越来越大。”在这一系列讲座中,纪德主要的关注点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如何以“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他通过解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信和小说文本,层层剖析了陀氏的文学思想以及艺术风格,他深入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塑造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发现了谦卑与傲慢的相互转化、人物思想的二重性等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主要特点。

塞万提斯或阅读的批评

  • 编号:E56·2250604·2310
  • 作者:【墨西哥】卡洛斯·富恩特斯 著
  • 出版:作家出版社
  • 版本:2023年12月第一版
  • 定价:45.00元当当19.20元
  • ISBN:9787521225396
  • 页数:127页

在《塞万提斯或阅读的批评》中,富恩特斯对《堂吉诃德》里的那些或明朗或隐晦的文学呈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评。从阅读小说到阅读世界,从阅读的批评到创作的批评,富恩特斯沿着塞万提斯这条线索生发出了更多的关联路径:有西班牙特定时期历史、文化、宗教、文学的多维图景,有对西班牙与西语美洲之间既有冲突又相融合的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有在塞万提斯和乔伊斯之间跨越时空搭建出的某种隐秘的美学关联。富恩特斯通过更加开放的“文本构筑术”,让文学与历史、哲学、神学交织如网。“我这本《塞万提斯或阅读的批评》汇集、修订并统编了我之前作为国家学院成员为开幕式讲座准备的演讲稿、在华盛顿特区的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举办的座谈中用过的文章、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举办的哈克特纪念讲座上用过的文稿,以及在《墨西哥的太阳》专栏发表的标题为《西班牙时间》的系列文章。”

福克纳随笔

  • 编号:E54·2250604·2309
  • 作者:【美】威廉·福克纳 著
  • 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
  • 版本:2018年09月第一版
  • 定价:45.00元当当19.20元
  • ISBN:9787532166503
  • 页数:332页

《福克纳随笔》收录了福克纳各个时期较为成熟的非虚构性文章,其中包括演讲词、书评、序言以及有意发表的公开信等,是福克纳全部作品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组成部分,也是了解一个真实、全面甚至隐秘的福克纳的必不可少的资料。和他的小说一样,福克纳的散文也呈现了非常特殊的多样性,例如当中的《密西西比》、《论隐私》、《论恐惧》等,都是福克纳非小说类作品当中的杰作,福克纳的智慧、知识、想像力、才能和幽默感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收录的大多数的篇章是他创作后期的产物,不少反映了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有所增加的公众人物的责任感,这些文章显示出这位极其热诚、异常复杂、非常隐秘的作家在职业生涯的后四十年愿意向公众揭示的那些部分的同时,也使我们得以更进一步地了解他的为人与他的作品。

千柱之城

  • 编号:E57·2250519·2306
  • 作者:【古巴】阿莱霍·卡彭铁尔 著
  •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 版本:2025年04月第一版
  • 定价:69.00元当当34.50元
  • ISBN:9787020191703
  • 页数:132页

阿莱霍·卡彭铁尔,古巴著名小说家、新闻记者、音乐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外交官,拉丁美洲文坛巨匠,“文学爆炸”的先驱。1927年,卡彭铁尔因反对当时的古巴独裁统治而被捕,在短暂的坐牢期间开始写作第一部长篇小说《埃古-扬巴-奥》,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卡彭铁尔结束流亡回到国内,成为古巴文学艺术界的领军人物。文学之外,他在历史、哲学、音乐、建筑、绘画等方面皆有颇高造诣,是一位难得的百科全书式作家。《千柱之城》是卡彭铁尔漫长文学生涯中的一本特殊作品。20世纪60年代,著名摄影家加斯帕里尼造访古巴,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座城市不同于传统“西方”世界的灵动,并拍摄了一系列城市速写,而建筑专业出身的卡彭铁尔,借着这些照片,解读了哈瓦那充满了生机和因地制宜的智慧的城市风格,形成了这样一份独特的、图文并茂的哈瓦那风情导览,更是一篇重要的新巴洛克主义美学宣言。

马蒂斯故事

  • 编号:E38·2250424·2295
  • 作者:【英】A.S.拜厄特 著
  • 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
  • 版本:2021年01月第一版
  • 定价:49.00元当当21.00元
  • ISBN:9787532175772
  • 页数:146页

马蒂斯旺盛的创作时期,正是那个充满灾难的“二战”年代,马蒂斯希望用绘画帮助众人找回内心的宁静,他告诉大家,“艺术应该穿过表层,帮助我们抵达更丰富的内心世界。”理解这位天才的内心世界,需要另外一位天才,英国作家A.S.拜厄特被马蒂斯的作品吸引而创作了一系列故事,从艺术、色彩、视觉、激情引申到欲望、现实、人性、心灵、智慧,《星期日泰晤士报》称他的故事“直击想象力的虹膜,仿佛颜料盒爆炸……飞溅出随处可见的色彩鲜明的场景。”她在书中对马蒂斯的画作《宁静的居所》进行了解读:“艾尔玛街49号透出一种有人居住的静谧:没有人声,但有其他的声响,有的甚至很刺耳,很喧闹,不经意的耳朵会把它当作是衬托某种静谧的背景式的嘈杂。”本书收录了《美杜莎的脚踝》《艺术作品》《中国龙虾》等三篇文章,均由马蒂斯的作品引发,是拜厄特对马蒂斯的真诚致敬与礼赞。

错过时间的散步者

  • 编号:E38·2250318·2271
  • 作者:【瑞士】罗伯特·瓦尔泽 著
  • 出版:重庆出版社
  • 版本:2020年09月第一版
  • 定价:45.00元当当21.20元
  • ISBN:9787229151737
  • 页数:224页

《错过时间的散步者》以作家罗伯特·瓦尔泽代表作《散步》为中心,共收录42篇散文。罗伯特·瓦尔泽,瑞士作家,20世纪德语文学的大师,他的散文具有着典雅和随意式篇幅的特点,体现出形形色色的心理状态。这位“错过时间的散步者”在作品中将“散步”视为一种诗意的游荡,使人获得性情的超然,带来“自由的狂喜”,“散步”就意味着将“时间”和“空间”转化为一体,在貌似缺乏整体性的文本中,用发散的随意性书写注入自我的灵魂。罗伯特·瓦尔泽在他的作品中给读者展现了无穷的惊人幻象,它包含了各种声音——冥思自语、对话、漫谈、喋喋不休,正如有人评论罗伯特的作品所说的那样:“重大事物被代之以一种卑微的东西,智慧则被代之以害羞而果敢的饶舌。”总之,这些自由流畅、不受逻辑和故事情节束缚的作品,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另类又别致的美的感受。

蒙田随笔

  • 编号:E34·2250306·2262
  • 作者:【法】蒙田 著
  • 出版:中华书局
  • 版本:2016年05月第一版
  • 定价:34.00元当当15.40元
  • ISBN:9787101115383
  • 页数:318页

《蒙田随笔》是法国人文主义作家米歇尔·蒙田创作的随笔集,于1580-1587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全书共107章,涉及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等内容,融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于一体,是16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称。蒙田以智者的眼光,在作品中考察大千世界的众生相,反思探索人与人生,肯定人的价值和欲望,批判教会和封建制度,主张打破古典权威,充满了人性自由、科学知识的人文思想。在《蒙田随笔》中,蒙田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一切形式中,最美的形式是人的形式”;人的价值应以“本身的品质为标准”;表达了人文主义对现实生活的肯定:“我热爱生活”,“我全身心地接受它并感谢大自然为我而造就的一切”。《蒙田散文》以对人类感情的冷峻观察和对西方文化的冷静研究,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国王的身体

  • 编号:E38·2250306·2261
  • 作者:【法】皮埃尔·米雄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4年11月第一版
  • 定价:48.00元当当21.70元
  • ISBN:9787208191075
  • 页数:108页

皮埃尔·米雄,1945年3月28日出生于法国克勒兹省的一个贫困山村,米雄后来在克莱蒙费朗大学学习文学和戏剧,37岁开始发表作品,在四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他获得过彼特拉克文学奖、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奖、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法国国家图书馆奖等众多国际奖项,《国王的身体》和《神父》一同获法国十二月文学奖。这是他“描写身边小人物命运的大写之书”:2001年9月,作者的母亲生命垂危,她的儿子为她 “祈祷”,用一首维庸的诗《绞刑犯谣曲》;1998年10月,作者的女儿出生,他为孩子“祈祷”,用一首维克多·雨果的诗《沉睡的布兹》;在最后一篇自传体文章《上天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中,作者总结道:“这些诗句安抚尸体,它们让孩子保持站立,这大概就是诗歌的功能。”米雄写了塞缪尔·贝克特、古斯塔夫·福楼拜、伊本·芒格利、威廉·福克纳和他自己,同时提出:“作家超越尘世的时间,属于同一个身体,即文学的身体”。

御香缥缈录

  • 编号:E28·2250304·2255
  • 作者:[清]德龄 原著 秦瘦鸥 译述
  • 出版:云南人民出版社
  • 版本:1980年3月第一版
  • 定价:原价1.25元
  • ISBN:10116·802
  • 页数:379页

《御香缥缈录》又名《慈禧太后私生活实录》,是裕德龄用英文所作。该书以作者在宫中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她在慈禧身边的所见所闻及一些鲜为人知的宫廷政治生活内幕,对研究了解晚清史具有参考意义,可以说是最早的一本宫廷口述实录。本书原为美国纽约陶德曼图书公司于1933年出版的英文读物,经由秦瘦鸥先生译述,语言优美流畅。秦瘦鸥的中译申报馆本于1934年在国内出版,并多次再版。《御香缥缈录》又名《慈禧后私生活实录》,原文为英文写就,这是解放后出的第一个版本。

瀛台泣血记

  • 编号:E28·2250304·2254
  • 作者:[清]德龄 原著 秦瘦鸥 译述
  • 出版:云南人民出版社
  • 版本:1980年1月第一版
  • 定价:原价1.20元
  • ISBN:10116·770
  • 页数:359页

《瀛台泣血记》,又称《光绪泣血记》,为清朝宫廷女官裕德龄所撰写的一本有关光绪皇帝一生的故事,原著为英文,后由民初作家秦瘦鸥翻译为中文。书名中的“瀛台”位于北京中南海的南海,为一小岛,中心建筑为涵元殿,顺治年间整修扩建后,取名“瀛台”。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于涵元殿,后光绪不明所以的早于慈禧一天逝世。本书名缘于此,故曰《瀛台泣血》或《光绪泣血》。裕德龄,又称德龄,1903年春,时年17岁的德龄随父回到中国,因缘际会与其妹容龄一道赢得了慈禧太后的青睐,遂担任慈禧御前英、法文的翻译工作,还担任过光绪皇帝的英文教师,成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1915年后在美国以英文写作,之后1930年代完成此部纪实文学作品《瀛台泣血记》。

鲁迅的故事

  • 编号:E29·2250304·2252
  • 作者:石一歌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1973年2月第一版
  • 定价:原价0.34元
  • ISBN:R10171·165
  • 页数:148页

石一歌前身是“复旦大学、上海师大复课教材编写组(《鲁迅传》编写小组)”成员,于1972年按照周恩来大学文科复课的指示在上海成立,隶属于上海写作组。编写组编出的主要教材是《鲁迅小说选》《鲁迅杂文选》《鲁迅散文诗歌选》,署名为“复旦大学、上海师大教材编写组”。1973年2月,这个教材编写组的工农兵学员,编写了一本给少年儿童读的《鲁迅的故事》,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于是非教材类,署名“石一歌”,“石一歌”是“十一个”成员的谐音。

“我热爱中国”

  • 编号:E54·2250304·2248
  • 作者:【美】洛伊斯·惠勒·斯诺 著
  • 出版:三联书店
  • 版本:1978年10月第一版
  • 定价:原价0.47元
  • ISBN:3002·199
  • 页数:197页

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中国人民的朋友埃德加·斯诺的夫人。当埃德加·斯诺身患癌症时,洛伊斯·惠勒·斯诺向全世界发出了求援的声音。毛主席和周总理很快作出了答复,给斯诺派出了一个医疗小组。这本书就记述了在斯诺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在中国医疗小组到达后,他们家里发生的动人事情。作者以她感人的笔触,写下了埃德加·斯诺在临终前的日子里,对中国人民炽烈的热情和真挚的希望,同时也记录了包括斯诺的老朋友马海德医生在内的中国医疗小组工作的情形。斯诺在临终时,用生命的最后力量所讲的一句话是:“我热爱中国……”

布列塔尼歌谣

  • 编号:E39·2250218·2235
  • 作者:【法】勒克莱齐奥 著
  • 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 版本:2024年08月第一版
  • 定价:59.00元当当29.10元
  • ISBN:9787020187959
  • 页数:136页

“布列塔尼发生过一些神奇的事情,它们流传开来,即使在现代社会依然鲜活。这里的男男女女继承了祖辈的传统,他们跟随风和季节学习一切,而不是在镇上的学校学习……我想把这个小故事献给他们,不是像忏悔录或是纪念册那样,而是像一首布列塔尼歌谣,带着些许偏执,略微有些单调。”勒克莱齐奥的祖先来自法国西部靠近大西洋的布列塔尼地区,从1948年到1954年,他和哥哥每个夏天都到布列塔尼度夏天,半个多世纪过去,而今的布列塔尼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改变,而回忆中的布列塔尼依然充满古朴的民风和神秘的风情。《布列塔尼歌谣》是勒克莱齐奥出版于2020年的回忆散文,书中附有回忆二战时期的文章《孩子与战争》,勒克莱齐奥讲述了和外婆、外公、妈妈和哥哥在法国南方的尼斯避难的生活片段,控诉了战争对孩子的伤害,“这是‘会唱歌的石头’在暴风雨中依然吟唱的歌谣,也是想象中我的祖先们反复吟唱的歌谣。”

纽约巨像

  • 编号:E54·2250113·2224
  • 作者:【美】科尔森·怀特黑德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2年01月第一版
  • 定价:56.00元当当25.60元
  • ISBN:9787208171619
  • 页数:208页

科尔森·怀特黑德,1969年生于纽约,在上东区长大,童年时期就立志成为作家,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过麦克阿瑟天才奖、古根海姆奖及怀丁作家奖,2016年出版的《地下铁道》摘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2020年再次获得普利策奖。科尔森·怀特黑德创作题材广泛,风格各异,被《哈佛杂志》称为“文学变色龙”。《纽约巨像》是怀特黑德关于纽约的散文集。全书分为十三章,作者以全知视角打量纽约城内的重要地标性建筑,如港务局车站、中央公园、百老汇、布鲁克林大桥,或漫步于地铁、雨等城市中的代表性场景,或记录清晨、交通高峰等日常时刻的混乱与生机。芸芸众生的一张张面孔在诗歌般的语言中不断流动,他们怀揣着自己的激动、野心、战栗、焦灼甚至恐惧,在这座梦想之城中追逐着幻想和疲惫。怀特黑德以敏捷而锋利的语言,不断审视着一张张转瞬即逝的肖像,追问着人与城市的本质联系。

日本百名山

  • 编号:E42·2241213·2217
  • 作者:【日】深田久弥 著
  • 出版:陕西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1年04月第一版
  • 定价:29.90元当当13.70元
  • ISBN:9787224138993
  • 页数:217页

深田久弥,小说家,山岳游记作家,昭和5年大学中途退学后开始了作家生活,并去各地登山,昭和8年,与小林秀雄等人一起创刊《文学界》,战后较多发表纪行文学与随笔,主要作品有《津轻的原野》《冒牌修道院》《好友》,游记随笔集《群山》《山顶山麓》等。深田久弥一生纵情于山水,“山”是他创作的源泉,“行山”则是他人生的目标,他以自己的脚步和笔触,改写了日本的山给予人们的印象。《日本百名山》获得1964年(昭和39年)第16回读卖文学赏,是深田久弥的代表作。本书精选了日本列岛的百座名山,并以每座山为主题写下了100篇随笔,让大家重新认识了日本的山川之美。在《日本百名山》中,深田久弥笔下的日本山脉,总洋溢着穿越千年的神采,古老的气韵和文人情怀,本书成为日本登山爱好者心目中不朽的经典,也是德仁天皇十分喜爱的手边书。

在地狱阅览室里

  • 编号:E58·2241021·2197
  • 作者:【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4年09月第一版
  • 定价:118.00元当当53.80元
  • ISBN:9787208190627
  • 页数:704页

《在地狱阅览室里》收录了波拉尼奥1976年至2003年间所撰写的报刊专栏、讲演文稿及其他非虚构作品,以2019年阿尔法拉瓜出版社出版的文集《在风霜雨雪中》为底本,另增补该文集未收录但存在于2004年阿纳格拉玛出版社出版的文集《括号之间》中的篇目,以及短篇小说与随笔合集《令人不堪忍受的高乔人》中的两篇非虚构文稿,力求在一本书中收全现有的全部波拉尼奥非虚构作品。全书分为报刊撰稿、讲座与演讲、读与重读三个部分,所涉话题十分广泛,波拉尼奥在其中细数自己喜欢或讨厌的作家、作品,也记录现实生活中与朋友的交往、偶尔遇到的趣事和怪事,一两页纸的篇幅就能将这些人、事、物生动呈现在读者眼前。《纽约时报》评论说:“阅读《在地狱阅览室里》给人的感觉并不像是与杰出的波拉尼奥先生一起在开空调的房间里开研讨会,而像是在酒吧里……”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 编号:E38·2240921·2181
  • 作者:【奥】里尔克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24年06月第一版
  • 定价:28.00元当当13.10元
  • ISBN:9787100235860
  • 页数:77页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是著名德语诗人里尔克的书信集,创作于1903至1908年间。这是里尔克写给一位名叫弗兰斯克萨危尔卡斯的年轻人的,他是一名奥地利年轻军官,得知里尔克是校友后,他写信向里尔克讨教,里尔克就教他认识诗歌,这“十封信”都是里尔克的回信。此时的里尔克正值三十岁左右,在这些书信中,里尔克回答了一个青年诗人的困惑与思考,问题与彷徨。他谈到诗和艺术,谈到两性的爱,谈到生活和职业的艰难,他认为爱是最珍贵的,同时又是最艰难、应该最后完成的事情。《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给迷茫中的青年诸多开解与鼓励,不仅启发了冯至等杰出诗人,更成为了一代代文学青年心中的经典之作,是里尔克作品中被阅读最多的一部。附有《论“山水”》和《马尔特·劳利兹·布里格随笔(摘译)》两篇文章。本书为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之一,译者为冯至。

地粮

  • 编号:E38·2240921·2179
  • 作者:【法】安德烈·纪德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22年08月第一版
  • 定价:48.00元当当22.40元
  • ISBN:9787100213547
  • 页数:177页

散文《地粮》是安德烈·纪德的一部重要作品,讲述的是作者在游历北非和意大利之后,以抒情方式,揉合传统的短诗、颂歌、旋曲等形式写成的一连串富有诗意的断想。“别人纷纷发表著作,或者工作钻研,而我却相反,漫游了三年,力图忘掉我所博闻强记的东西。这一退还学识的过程,既缓慢又艰难;不过,人们所灌输的全部知识,退还了对我更有裨益: 一种教育这才真正开始。 ”他以炽热的灵魂感应生命的花果,并将这赤诚之爱整个地化作颂歌、凝成诗语。此书可谓纪德本人激越的精神独白,被奉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全书正文八卷、颂歌一篇,寄语一篇。本书为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之一,译者为盛澄华,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完成翻译,“五年来这译稿始终搁置在我的行箧内。何以我不把它及早拿出来付印?曾治愈某一病人的药剂,未必合用于另一病人,更不必说合用于一切病人。”

鲍德里亚访谈录:1968—2008

  • 编号:E39·2240905·2176
  • 作者:【法】让·鲍德里亚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2年07月第一版
  • 定价:68.00元当当26.50元
  • ISBN:9787208176065
  • 页数:325页

让·鲍德里亚是一位深邃冷静的批判者,他运用拟像、仿真、诱惑等概念,揭示了现实消失后的虚拟、冷漠和空无,而他自己则运用这种冷漠和空无,在后现代世纪中寻找真实,这是他所独有的乐观主义。作为农民之子,他继承了慵懒和反抗的习性。他没有走上一条十分传统的学术道路,亦在学院中拒绝传统知识分子的角色和立场,“二十岁时是啪嗒学家,四十岁时是乌托邦主义者,五十岁时跨界,六十岁时成为病毒的与转义的。这就是我的整个故事。”在访谈者和听众面前,鲍德里亚成了一位优秀的演说家,饱含热情与哲思地分享自己关于理论、现实、人生的看法。本书首次收录了涵盖他整个职业生涯的25篇访谈,时间横跨了从1968年到2008年这40年。这些访谈的主题广泛,既涉及《消费社会》《致命策略》《论诱惑》《拟像与仿真》等主要作品,也涉及他的学术生涯、美国之旅、摄影实践等丰富人生经历,更涉及他对恐怖主义等当代话题的回应。

保罗·利科六访马赛尔

  • 编号:E39·2240905·2175
  • 作者:【法】保罗·利科 加布里埃尔·马赛尔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4年01月第一版
  • 定价:65.00元当当25.30元
  • ISBN:9787208184534
  • 页数:334页

列维纳斯和利科都是马赛尔的学生,他们创立了“哲学星期五”,这个组织聚集了一群哲学爱好者,每周一次,在马赛尔的指导下,深入切磋哲学的问题。本书收录了保罗·利科与马赛尔的六次对话的文字成果。1968年,保罗·利科多次拜访了业师马赛尔,并与他讨论有关形上学、存在主义、戏剧、神圣、死亡、科技等问题。在这六次讨论中,他们少有意见不一之处,二人有着基本的共识。利科采用了马塞尔的存有论立场作为自己的立场。马赛尔认为,谦逊是“存有”的真实见证人的记号,而见证,则是为光作见证。利科说马赛尔首创了“光的形上学”,光照明、引导、吸引旅途之人与其他路人同步前行。这光也许变得黯淡,但它仍能指示晨曦的方向,给人带来希望。此外,本书还收录了马赛尔的四幕剧本《破碎的世界》,在利科与马赛尔的对谈中,曾多次提及马赛尔的这部剧作,它是马赛尔存在哲学的文学性体现,也博得了利科的诸多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