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水浒传

  • 编号:C25·2240320·2078
  • 作者:[清]俞万春 著
  • 出版:岳麓书社
  • 版本:2019年10月第1版
  • 定价:49.00元当当24.50元
  • ISBN:9787553811031
  • 页数:797页

《结水浒传》又名《荡寇志》,是清代作家俞万春创作的白话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共七十回,结子一回,题“山阴忽来道人俞万春仲华甫手著”。此书成书于清咸丰元年,接续金圣叹评本之七十回水浒传而作,其间“三易其稿”,首尾历22年,是水浒系列作品中与原著立场相对的一本著作。俞万春有感于嘉庆以后封建帝国严重危机,积极为统治阶级出谋献策,参加镇压农民起义,要“杜邪说于既作”,他非常不满《水浒传》梁山泊受招安等内容,为抑制《水浒传》的影响,因此接其七十回以后,续作此七十回。在本书中,作者反对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起义,所以他杜撰出一大篇宋江等如何“被张叔夜擒拿正法”的故事,自名其书为《荡寇志》。尊王灭寇、维护封建统治是小说的主旨,作者赋予天神和官军以超群的本领、过人的智慧,同时极力丑化和污蔑农民起义英雄都是“不堪一击”的“杀人放火”之徒。

死水恶波

  • 编号:C55·2240320·2077
  • 作者:【美】蒂姆·高特罗 著
  •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 版本:2023年10月第1版
  • 定价:79.00元当当36.90元
  • ISBN:9787020181711
  • 页数:332页

“在同样的地方,重复同样的事情,所有这些就是我的生活。”作为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言人,罗恩·拉什称蒂姆·高特罗为“美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死水恶波》首次出版于一九九六年,是时年四十九岁的蒂姆·高特罗正式结集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本书共收录《死水恶波》《晚间新闻令人胆寒》《赌桌上的调味酒》《梅兰·勒布朗求婚记》等十二篇短篇小说,其中《晚间新闻令人胆寒》曾获美国国家杂志奖,《灭虫人》入选“最佳美国南方新小说”。蒂姆·高特罗积淀数十年厚积薄发,为普通人失意人生立传,正如书名直译“同样的地方,同样的事情”所透露的那样,绝大多数故事的主人公生活在重复的错误和失望的沼泽中,就此沉沦是可预见的结局,但意外也正在发生:他们能否抓住这最后的机会,逐步走出各自的泥潭?

八月之光

  • 编号:C54·2240320·2076
  • 作者:【美】威廉·福克纳 著
  • 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
  • 版本:2019年03月第1版
  • 定价:59.00元当当29.50元
  • ISBN:9787532169030
  • 页数:358页

《八月之光》出版于一九三二年,是福克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作家所营造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故事主要分两条线索,一条讲的是克里斯默斯,他从小被送进孤儿院,因为被怀疑是“黑白混血儿”而从此失去了“身份”,受到社会种种虐待,最终促使他杀死了最后相遇的白种情人,自己也被白人处死;另一条讲的是农村姑娘莉娜与情人相恋,怀孕后遭到遗弃,徒步来到杰弗生镇寻找情人。小说通过描述杰弗生镇十天的社会生活,揭示了几个主要人物的一生以及他们的家史,体现了人类“心灵深处的亘古至今的真实情感、爱情、同情、自豪、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表明了作家反对种族偏见和宗教偏见的态度。这部小说以多重叙事角度和情节结构闻名,福克纳对小说文本的无限可能性进行了前卫性的试验。

建构电影的意义

  • 编号:Y22·2240320·2075
  • 作者:【美】大卫·波德维尔 著
  •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本:2017年10月第1版
  • 定价:56.00元当当38.50元
  • ISBN:9787301288047
  • 页数:315页

大卫·波德维尔,美国当代电影理论家、电影史家,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传播学院电影研究雅克·勒杜讲席教授,研究领域涵盖电影理论、电影批评、电影史等多个方面。《建构电影的意义:对电影解读方式的反思》是大卫·波德维尔的一部关于电影阐释与批评的著作,被电影理论家西摩·查特曼赞誉为“一部只有波德维尔才能完成的脉络清晰、纵横捭阖、旁征博引而又严谨的著作”。在书中,波德维尔结合大量的案例,以探本溯源的民族志学者的理性冷静,回溯并检视了西方电影史上的电影阐释和批评实践,对受结构主义、符号学、精神分析学、文化主义等理论影响的各种电影解读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和批判,揭示出电影批评是如何成为一种机制惯例和逻辑推理活动的。而在文末,波德维尔更是提出“不要解读电影”,提醒读者在阐释性批评之外还可以有别的选择。

黑皮肤,白面具

  • 编号:W13·2240320·2074
  • 作者:【法】弗朗茨·法农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3年04月第1版
  • 定价:56.00元当当28.00元
  • ISBN:9787208181731
  • 页数:290页

为什么黑色皮肤的人如此渴望戴上白色面具?遥不可及的“漂白”之梦,如何扭曲被殖民者的精神世界?“不存在黑人的使命,亦不存在白人的负担。不应试图为人设定界限,因为他的命运是开放的。”法农深刻剖析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精神与心理,描绘了殖民主义对有色人种的精神“奴役”。在白人的话语霸权下,黑人被认为是愚昧的、落后的,白人才是文明人。法农以生活在原法属海外省的安的列斯群岛的黑人为例,描述了黑人是如何在殖民主义中失去自身的主体性和身份的。安的列斯人在法律意义上是法国公民,作为有色人种,在面对白人时始终存在一种自卑感,他们在潜意识中承认白人的优越地位,努力戴上“白面具”,拉近与白人的距离,渴望获得承认。然而,“变白”却是一种无法实现的想法,也因此成为了被殖民者永远的精神枷锁。本书对于我们理解当今仍然存在的种族问题和自我身份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时代的活体解剖

  • 编号:B82·2240320·2073
  • 作者:【德】阿克塞尔·霍耐特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3年04月第1版
  • 定价:72.00元当当36.00元
  • ISBN:9787208181410
  • 页数:268页

副标题:“20世纪观念史肖像”。《时代的活体解剖》是德国哲学家阿克塞尔·霍耐特对20世纪观念史进行研究与诠释的著作,他所选取的知识分子是一群“无所归依的世界公民”,推动他们进行理论思考的是那些关于痛苦、灾难以及驱逐的切身体验。对他们而言,理论就是剖析社会肌体的解剖刀,是揭示社会深层结构与内在生命的利器。无论是弗朗茨·罗森茨威格、奥雷尔·科尔奈、罗宾·科林伍德、朱迪丝·施克莱还是昆廷·斯金纳,他们都把自己的学术研究与富有历史意义的政治事件密切联系在一起,试图为时代面临的难题提供诊断和答案。阿克塞尔·霍耐特认为,有必要把20世纪的观念史看作“一个从历尽艰辛的领悟中,萃取出充满意义的洞见与无法替代的教诲之过程”。虽然本书并不是对主流观念史书写的颠覆,但是它或许能够为受遮蔽的深层经验提供独到的历史、社会或政治的概念性诠释。

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文学的第三共和国

  • 编号:H23·2240306·2072
  • 作者:【法】安托万·孔帕尼翁 著
  • 出版:三联书店
  • 版本:2023年02月第1版
  • 定价:88.00元当当40.50元
  • ISBN:9787108073761
  • 页数:504页

19世纪末法国的政教分离与教育改革促成综合大学的建立,从此以后,在史学家的主导下,文学研究脱离了摆弄辞藻的面貌,被放入历史和社会的关系中加以关照。几乎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学科的“社会学”在大学中初露峥嵘,“教育学”这个社会学分支也在此时诞生。朗松之于文学史,就如涂尔干之于社会学,作为两门彼时的新兴学问,二者都试图在文学/历史、哲学/历史间打下楔子,为自己开辟空间。本书试图描绘的正是从普法战争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即“福楼拜到普鲁斯特”这段时期内,法兰西“学者共和国”的全景图,大量史料串联起法兰西第三共和治下法德知识界的恩怨往还、史学与文学的分合、德雷福斯事件呈现出的意识形态光谱以及朗松、涂尔干、圣勃夫、吕西安·费弗尔等一干活跃在世纪之交的法国学者群像,在某种意义上,《文学的第三共和国》甚至可以被当作一部理想的现代小说阅读。

入眠之力:文学中的睡眠 

  • 编号:H21·2240306·2071
  • 作者:【法】皮埃尔·巴谢 著
  • 出版:三联书店
  • 版本:2021年11月第1版
  • 定价:69.00元当当31.70元
  • ISBN:9787108072597
  • 页数:238页

睡眠,而非梦,曾被作为思考的对象吗?它是建构文学的材料吗?睡眠与文学创作有何关系?睡眠这一私密的行为如何成了公众表达的元素?睡眠,过于寻常之事,我们很少去关注它,或者只有在失眠时,我们才会在药物的帮助下重新找回它。普里莫·莱维、兰波、菲利普·雅各泰、普拉东诺夫……眼前这本小书为我们讲述了12位作家与睡眠有关的写作。出生于来自敖德萨的犹太裔移民批评家皮埃尔·巴谢,任法国重要文学刊物《文学半月谈》编委三十余年,曾执教于巴黎第七大学,开设著名的研讨班“感性批评”。在这本书中,他以纯文学而非神经科学的方式考察上述创作,并发现,睡眠在文学中无处不在,它潜入许多我们未曾注意的文本,在叙事中自主运行,塑造作品,这便是文学中的一股“入眠之力”。

罗兰·巴特论戏剧

  • 编号:X31·2240306·2070
  • 作者:【法】罗兰·巴特 著
  • 出版:三联书店
  • 版本:2021年01月第1版
  • 定价:68.00元当当31.30元
  • ISBN:9787108069825
  • 页数:346页

20 世纪50年代的法国,荒诞戏剧方兴未艾,阿维尼翁戏剧节悄然成立,崭露头角的批评家罗兰·巴特创办了《民众戏剧》杂志,并发表大量戏剧批评阐明艺术立场与理想。作为20世纪中叶法国左翼知识分子的领袖,罗兰·巴特的剧评对彼时普遍流行的“中产戏剧”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批评和讽刺,并提出自己的先锋戏剧理想——更加低廉的票价、敞开式的演出场所、与观众保持审美距离的表演方式——戏剧的原初精神,古典悲剧传统的庄严感与净化作用将在先锋戏剧质朴、极简和充满暗示性的技巧中得到传承。本书共收录罗兰·巴特剧评52篇,清晰呈现出罗兰·巴特戏剧美学观的发展,并涉及若干法国戏剧界著名思潮与事件,多角度展示法国剧业生态;书中的百余条译者注释,涉及剧本批评、剧院经营、舞美设计、演员演技四个方向,全景扫描法国戏剧业生态。

20世纪的教训:一部哲学对话

  • 编号:B88·2240306·2069
  • 作者:【德】伽达默尔 【意】里卡尔多·多托利 著
  • 出版:三联书店
  • 版本:2023年03月第1版
  • 定价:69.00元当当31.70元
  • ISBN:9787108075574
  • 页数:296页

伽达默尔是20世纪著名的西方哲学家及解释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年近期颐时与意大利哲学家里卡尔多·多托利展开了一场颇具丰富意涵和哲学意味的对话,回顾了他全部哲学思想重要方面的发展历程,探讨了20世纪的政治学、神学以及修辞学、解释学、现象学、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多元主义等。“一切真正的哲学思考以或隐或显的方式都是对话,是争执”,这部对话录涉及和记录的内容远远超出了哲学家本人的思维轨迹。这本小册子呈现的是关于哲学根本的那些“大问题”的对话,是对“一种哲学之前提的一次重新确定,这种哲学参与到一种和它的时代及它的挑战的负责任的和解之中”。这些作为前提的和根本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形而上学的命运问题;修辞学与哲学、与伦理学、与解释学的关系问题;作为西方哲学传统的核心问题之一的实践知识和实践智慧的问题;神学以及未来西方哲学的走向问题。

过程与实在

  • 编号:B84·2240306·2068
  • 作者:【英】怀特海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12年11月第1版
  • 定价:79.00元当当36.30元
  • ISBN:9787100094917
  • 页数:549页

怀特海是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他为人所知的是被称为过程哲学的哲学学派的定义性人物。过程哲学既是一种有机哲学,也是一种价值哲学,它一方面强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每一事物——小到一个人,大到整个宇宙——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都有其内在的价值;另一方面倡导创新,推崇开放,强调探索新的可能性。《过程与实在》是怀特海创立过程哲学或有机哲学的代表作,是一本公认的哲学名著,“本体系所要保持的一致性就是要发现:任何一个现实实有的过程(或合生)都要将其他的现实实有包括在自己的组成成分之中。”事实上,随着当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宇宙论﹑进化论﹑系统论﹑自组织论等科学新研究所带来的新思想的传播,怀特海的哲学思想——被称为现代新形而上学——越来越为当代世界所重视,也包括宗教神学界人士和从事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人士的重视。该书学术价值难以估量,是研究怀特海思想的重要书籍。

政治家

  • 编号:B31·2240306·2067
  • 作者:【古希腊】柏拉图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23年12月第1版
  • 定价:29.00元当当13.30元
  • ISBN:9787100222464
  • 页数:128页

《政治家》是柏拉图后期的一篇重要对话录,主题是统治的艺术,对德性和谐思想的阐述为其一大特色。在本篇对话中,柏拉图认为,真正的体制是具有“政治家技艺”的人居领导地位,最卓越的政治体制,唯一配得上这个名称的政制,其统治者并非是那些特意要显示其政治才干的人,而是真正科学地理解统治技艺的人。所以他试图寻找真正的政治家的定义,以便将优秀的政治家那些拙劣的统治者区别开。在发现真正的统治家的同时,柏拉图也展示了一条可行的治国之道,即通过将诸种美德,和谐地“编织”在一起,实现一种政治上的和谐,从而实现全体公民的幸福。柏拉图的德性和谐思想受毕达哥拉思、巴门尼德、苏格拉底的影响,但主要是奠基于他的理念学说之上;德性和谐的标准是“中”,其要义在于“编织”,基点在于理性。他是为人类寻求一条可资摹仿的治国之道,实现全体人民的幸福。

克利托丰

  • 编号:B31·2240306·2066
  • 作者:【古希腊】柏拉图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23年09月第1版
  • 定价:56.00元当当25.80元
  • ISBN:9787100222426
  • 页数:67页

《克利托丰》是现存的柏拉图对话录中最短的一篇,对话人物是智者克利托丰和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听说克利托丰在与吕西阿斯交谈时批评了他,而高度赞扬了他的对手特剌绪马科斯,便找克利托丰追问。克利托丰向苏格拉底解释说,这个传闻不准确,他实际上对苏格拉底有批评也有赞扬,接着克利托丰开始表达对苏格拉底的“赞扬”与“批评”。但是,他实际上半带着嘲弄的语气描述苏格拉底的形象,并且认为苏格拉底只懂得“道德规劝”,他甚至怀疑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是失败的。令人不解的是,在整篇对话的最后,苏格拉底面对克利托丰的攻击没有做出任何回应。苏格拉底的“沉默”就成为了所谓的“《克利托丰》之谜”。 古代学者忒拉绪洛斯把《克利托丰》作为《理想国》的序幕,从内容上来看,《理想国》第一卷就是这篇对话主题的重申,二至十卷则在充分展开的论辩中回应了克利托丰的批评。 

闪速前进:后电影文论选

  • 编号:Y22·2240221·2065
  • 作者:【荷】帕特里夏·皮斯特斯 等著
  • 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
  • 版本:2023年09月第1版
  • 定价:78.00元当当39.00元
  • ISBN:9787532187294
  • 页数:460页

当数字时代来临,电影的形态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们不再局限于在电影院的黑暗之中观看影片;电影出现在银幕之外的其他媒介上,而影像本身成了便携的、开放的、可编辑的视频;在每一台电视、手机、电脑、iPad上,任何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观看和剪辑电影。身居所谓的后电影时代,视觉和声音的表达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电影应当如何适应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与风格?《闪速前进》收录了西方电影和媒介研究学者关于后电影的十五篇代表性论文,作者包括托马斯·埃尔塞瑟、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弗朗西斯科·卡塞蒂、帕特里夏·皮斯特斯、史蒂文·沙维罗等。“后电影”可被理解为对21世纪电影新形态、新发展、新问题进行理论化的一种命名,它聚焦于21世纪的媒体如何帮助塑造和反映新的情感形式。后电影理论的建构者人数众多,且表达出几乎完全相同的问题意识,即数字时代对电影制作和电影研究的影响。

  • 编号:C44·2240221·2064
  • 作者:【马来西亚】黄锦树 著
  • 出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18年03月第1版
  • 定价:38.00元当当19.00元
  • ISBN:9787220105135
  • 页数:272页

离开故土下南洋的一个小家庭,栖身并扎根于马来半岛胶林间,四周环伺着凶猛的野兽、怀有异心的外人及徘徊不散的亡灵,伴随着家庭成员突如其来的失踪、离奇的死亡,缓慢而抑郁的步调积累到了某一天,迸发出爆裂性的奇诡突变,暴雨带来的洪水有时通向彼岸,从死神的指掌间他们脱离了现世,旋即变为异物投向下个轮回,不断循环往复。“无边无际连绵的季风雨,水獭也许会再度化身为鲸。”马来西亚作家黄锦树的创作参照在故乡的生活经验,承接以往几近于失传的“异史”,经营一个幻魅的历史叙事学,以文学的方式使人重新省视过去,扣问未来该何去何从。《雨》笔调魔幻,刻划细致,在一个篇章里死掉的人物,下一个故事中又复活了;看上去是同一个角色,却在不同故事里有不一样的性格,读着让人迷失在潮湿溽热的南洋雨林深处中,同那个小家庭一起畏怖惊惧,一起轮回转生。

爱伦·坡诗集

  • 编号:S54·2240221·2063
  • 作者:【美】爱伦·坡 著
  • 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
  • 版本:2022年07月第1版
  • 定价:58.00元当当29.00元
  • ISBN:9787540485559
  • 页数:380页

爱伦·坡的文学生涯始于诗歌并终于诗歌,一生共出版四本诗集:《帖木儿及其他诗》(1827)、《阿尔阿拉夫、帖木儿及小诗》(1829)、《诗集》(1831)和《乌鸦及其他诗》(1845),他的诗形式精美、辞藻华美、音韵优美。《爱伦·坡诗集》完整收录了爱伦·坡留存于世的全部60余首诗作,以“美国文库”版《爱伦·坡集》为底本翻译而出。除了历来为读者所传诵的《乌鸦》《梦中之梦》《安娜贝尔·李》等诗歌名篇,本书还附有《创作哲学》和《诗歌原理》两篇经典的创作谈,以及代译序《爱伦·坡其人其文》和《爱伦·坡年表》;更配以法国插画大师埃德蒙·杜拉克精美绝伦的28幅全彩插画,埃德蒙·杜拉克,法国插画大师,出生于法国南部图卢兹,20世纪初来到英国发展,与亚瑟·拉克姆、凯·尼尔森并称为插画“黄金时代”的三大巨匠,代表作有《一千零一夜》《鲁拜集》《安徒生童话》《爱伦·坡诗集》等。

河流之上

  • 编号:S55·2240205·2062
  • 作者:【美】詹姆斯·赖特 著
  • 出版:浙江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3年11月第1版
  • 定价:98.00元当当49.00元
  • ISBN:9787213111563
  • 页数:816页

马,蜥蜴,海鳝,火炬树,珍妮,罂粟花,炼钢高炉,寡妇,矿工,饥饿的影子……从现实中提炼神秘,再造一个盛大、多情、蓬勃的世界。詹姆斯·赖特被称为“深度意象派”“新超现实主义”大诗人,他是普利策奖获得者,他热爱书写自己的家乡——俄亥俄河边的马丁斯费里小城,写它的贫困荒凉,写农场的牲畜,工厂的穷人,后来法国和意大利的阳光照进他的诗歌,诗中满是奇异的动植物和古典雕塑。这本厚达800多页的诗集,收录近400首诗歌,系统收录了赖特的诗歌、散文诗和翻译作品,忠实再现了诗人的成长、探索与蜕变。全书共十部分:前两部分是传统作品,呈现了传统诗歌声音和结构之美;中间五部分记录了赖特创作的突变,传统格律与修辞几乎荡然无存,简单的语言和自由的节奏释放了诗人强大的意象塑造能力;后三部分,诗歌形式更加自由多变,诗人用包容的态度构建出独属于自己的风格。

聋哑剧院之夜

  • 编号:S55·2240205·2061
  • 作者:【美】伊利亚·卡明斯基 著
  •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本:2023年07月第1版
  • 定价:50.00元当当25.00元
  • ISBN:9787559859334
  • 页数:176页

《聋哑剧院之夜》是美国诗人卡明斯基的第二本诗集。这本2019年出版的带有抒情诗剧性质的英文诗集,从自己的“聋”出发,从他所归属的“人民”的沉默和拒绝出发,虚构了一个“瓦森卡”小镇聋哑人木偶剧团和居民们反抗占领的故事。但这不止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甚至也不同于一般的“诗剧”,它就是诗——是带有叙述性的诗,但也是富有最奇绝的想象力的诗,是“冬天里的童话”,最后也是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是折磨人的良心的“刑讯室”,但也是“夏加尔式的”天使蹦跳的楼梯。卡明斯基的诗歌具有“白银”诗人的纯正抒情,“流亡”主题在其后现代诗学中演化为“美好的礼物”和“疯狂而美丽的自由”。《聋哑剧院之夜》包含有很出色的饶有意味的插曲,其中有暴力、温柔、欢愉和苦痛,种种混杂成民间剧,使人感受到原型,但又深入揭示了人类的当下,曾入围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家奖。

奥斯维辛:寂静的城市

  • 编号:C38·2240205·2060
  • 作者:【意】普里莫·莱维 著
  •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 版本:2023年07月第1版
  • 定价:39.00元当当17.30元
  • ISBN:9787020180189
  • 页数:156页

《奥斯维辛:寂静的城市》是意大利普里莫·莱维国际研究中心于2021年推出的纪念文集,以不同的体裁和风格呈现了莱维对20世纪最为惨重的灾难之一的独特记录和思考。普里莫·莱维是奥斯维辛幸存者,第174517号囚犯。全书由十个短篇故事和两首诗歌组成,既包括作家此前收入《元素周期表》充满自传性的《铈》和《钒》两篇,以及《自然故事》(1966)中三篇技术科幻小说《天使蝴蝶》《冰箱里的睡美人》《反向胺》,也有正面冷静记录集中营黑暗的《卡帕纽斯》《犹太人的王》《不可抗力》《奥斯维辛:寂静的城市》《集中营的“侦探故事”》,更特别收录了前后跨度逾三十年的两首诗歌《棕色的队列》《无辜死者之歌》。对莱维而言,奥斯维辛不仅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炼狱,更是一种超历史的生存隐喻。这座“寂静的城市”,在时间和空间中不停地延续和重现,是人类遭受的终极屈辱的象征。

元素周期表

  • 编号:C38·2240205·2059
  • 作者:【意】普里莫·莱维 著
  •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 版本:2017年04月第1版
  • 定价:75.00元当当33.40元
  • ISBN:9787020122981
  • 页数:244页

《元素周期表》是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风格最强烈的文集,既有自传因素,又糅合了寓言、想象,甚至历史,作者通过阐释二十一种元素的特性,钩沉了自己在二战前后的成长、生活,对人类道德和物质世界的隐蔽关联进行了深邃动人的追问。对于莱维而言,化学是“一所政治的学校”,化学的物质世界向他呈现诸多微妙的伦理和道德隐喻,帮助他面对在法西斯岁月中经历的诸般流离。莱维用惰性气体“氩”来隐喻他成长的犹太社区和皮埃蒙特地区其他族裔之间的隔膜;用“汞”这种不稳定、易挥发的气体来指代当时服膺于希特勒的意大利知识分子;而用元素“锌”“惰性、必须要有杂质才能进行化学反应”的特性来有力讽刺了当时希特勒鼓吹的“犹太人是一种必须要去除的杂质”的荒谬言说。而莱维对生命的看法也在最后一章“碳”中揭露无遗,作家以超历史的视角还原了一枚碳原子在天地万物和人体之间的传递和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