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未来

  • 编号:S55·2240921·2183
  • 作者:【美】乔丽·格雷厄姆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0年04月第一版
  • 定价:79.00元当当36.90元
  • ISBN:9787208163270
  • 页数:482页

乔丽·格雷厄姆是“二战”后美国诗歌的代表性人物,与大多数女性诗歌有所不同,她的写作呈现出一种富于思辨并且更具有雄心的中性气质,足以和伊丽莎白·毕肖普媲美。有人认为,她之于1980年代以后的诗歌,就如同鲍勃·迪伦之于1960年代以后的摇滚:她改变了诗歌艺术的形式,使之能够呈现比以往更为深刻而广阔的内容,她最擅长的是用连续滚动的句子来捕捉人在特定场景中的细微体验,从静止到运动再回到静止,从完整到分裂再回到完整……《众多未来》精选了乔丽·格雷厄姆从1976年到2014年创作的诗歌,包括过去十一本诗集中的代表作和最近的新作,能够比较完整地展现格雷厄姆诗歌的面貌。在这些诗中,能看到她对幼年生活的回忆和深度情感的挖掘,她对亲人的深情,她重新改写神话传统、从中发现人类心灵秘密的努力,以及她对更平和、理智、远离暴力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海明威短篇小说选

  • 编号:C55·2240921·2182
  • 作者:【美】欧内斯特·海明威 著
  • 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
  • 版本:2019年03月第一版
  • 定价:39.00元当当18.20元
  • ISBN:9787532165575
  • 页数:218页

《海明威短篇小说选》集中收录了26篇海明威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其中包括《乞力马扎罗的雪》《白象似的群山》《印第安人营地》《在密歇根州北部》《雨里的猫》《在士麦那码头上》《禁捕季节》等。在海明威的所有作品中,让他开始成名的不是他的长篇小说,而是这些成就非凡的短篇佳作。这些短篇小说以陈述句为主,描写精准,对白简短,藏露有度,虚实结合,言有尽而意无穷,在有限篇幅中传递了蕴含无限的内涵,完美呈现出了处于高峰状态的海明威:精确、克制、神秘、忧伤。加西亚·马尔克斯说:“他的长篇小说包罗万象,与之相比,他的短篇小说的精华就在于给人以这样的印象:作品中省去了一些东西。确切地说,这正是他的作品富于神秘优雅之感的原因。”索尔·贝娄评价说:“海明威有着一种强烈的愿望,他试图把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强加于我们,以便塑造出一种硬汉的形象……”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 编号:E38·2240921·2181
  • 作者:【奥】里尔克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24年06月第一版
  • 定价:28.00元当当13.10元
  • ISBN:9787100235860
  • 页数:77页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是著名德语诗人里尔克的书信集,创作于1903至1908年间。这是里尔克写给一位名叫弗兰斯克萨危尔卡斯的年轻人的,他是一名奥地利年轻军官,得知里尔克是校友后,他写信向里尔克讨教,里尔克就教他认识诗歌,这“十封信”都是里尔克的回信。此时的里尔克正值三十岁左右,在这些书信中,里尔克回答了一个青年诗人的困惑与思考,问题与彷徨。他谈到诗和艺术,谈到两性的爱,谈到生活和职业的艰难,他认为爱是最珍贵的,同时又是最艰难、应该最后完成的事情。《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给迷茫中的青年诸多开解与鼓励,不仅启发了冯至等杰出诗人,更成为了一代代文学青年心中的经典之作,是里尔克作品中被阅读最多的一部。附有《论“山水”》和《马尔特·劳利兹·布里格随笔(摘译)》两篇文章。本书为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之一,译者为冯至。

亲和力

  • 编号:C37·2240921·2180
  • 作者:【德】歌德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22年08月第一版
  • 定价:49.00元当当22.90元
  • ISBN:9787100213509
  • 页数:287页

歌德是在按捺不住的狂热和创作冲动中,仅仅用七周时间就完成了这部篇幅比《少年维特的烦恼》多一倍的小说。写作的动因,同样是为了克服一场无望的爱情在作者心中造成的巨大痛苦:1807年冬天,年已五十八岁的歌德对十六岁的少女米娜·赫尔茨丽卜一见倾心,但自知年龄悬殊,好事难成,只得强忍伤痛不辞而别。小说的故事围绕夏洛蒂、爱德华和上尉和奥狄莉四人展开。夏洛蒂和爱德华是一对夫妻,他们过着平静和谐的生活,但自从上尉和奥狄莉先后来到他们的庄园后,一切发生了改变……与理性相一致,小说《亲和力》在表述上是冷静的、克制的,然而,究其爱情描写的精神实质,却表现出一定的与理性不相协调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带有一种非理性的意味。本书为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之一,译者为高中甫,译自汉堡版《歌德文集》第六卷,并参考柏林版《歌德选集》第十二卷。

地粮

  • 编号:E38·2240921·2179
  • 作者:【法】安德烈·纪德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22年08月第一版
  • 定价:48.00元当当22.40元
  • ISBN:9787100213547
  • 页数:177页

散文《地粮》是安德烈·纪德的一部重要作品,讲述的是作者在游历北非和意大利之后,以抒情方式,揉合传统的短诗、颂歌、旋曲等形式写成的一连串富有诗意的断想。“别人纷纷发表著作,或者工作钻研,而我却相反,漫游了三年,力图忘掉我所博闻强记的东西。这一退还学识的过程,既缓慢又艰难;不过,人们所灌输的全部知识,退还了对我更有裨益: 一种教育这才真正开始。 ”他以炽热的灵魂感应生命的花果,并将这赤诚之爱整个地化作颂歌、凝成诗语。此书可谓纪德本人激越的精神独白,被奉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全书正文八卷、颂歌一篇,寄语一篇。本书为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之一,译者为盛澄华,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完成翻译,“五年来这译稿始终搁置在我的行箧内。何以我不把它及早拿出来付印?曾治愈某一病人的药剂,未必合用于另一病人,更不必说合用于一切病人。”

视觉艺术中的意义

  • 编号:Y13·2240921·2178
  • 作者:【美】欧文·潘诺夫斯基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24年04月第一版
  • 定价:88.00元当当41.10元
  • ISBN:9787100227445
  • 页数:517页

欧文·潘诺夫斯基一生都在探索图像与观念的关系,其思想不仅奠定了现代图像学理论,也对整个人文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视觉艺术中的意义》初版于1955年,收录了潘诺夫斯基三十多年来的若干名篇,堪称20世纪艺术史中的关键性著作,也一直作为欧美艺术史学生的标准读物。它不仅揭示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细节,更主要的是,深刻讨论了视觉艺术中涉及作品内容的图像志与图像学问题。作者从“一个图像可以再现一物,象征另一物,而表达其他物”的视角出发,详尽考察了提香、普桑、丢勒的作品以及圣德尼修道院院长叙热的生平。作为欧洲语言、历史与文化的大师,潘诺夫斯基以出色的学术研究能力对“人体比例理论”和“瓦萨里编《素描集》的第一页”做出令人敬佩的阐述;还以敏锐的洞察力对英语与德语在艺术史研究与表达方面的异同做出了极具启发的比较。

论自由

  • 编号:B37·2240905·2177
  • 作者:【英】约翰·密尔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20年09月第一版
  • 定价:32.00元当当12.50元
  • ISBN:9787100189507
  • 页数:137页

《论自由》是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创作的政治学著作,是以密尔 1854年所写的简短随笔为基础撰写的,翌年开始重写,并与其妻哈雷特反复精心推敲,原来计划在1858年冬再由两人作最后的审定,但是就在这一年的冬季其妻不幸突然去世,密尔为了表示对妻子的思念,对该书未加任何润色和订正,便于第二年出版了。该书以洪堡的“人类以最丰富多彩的姿态发展,这是绝对的、本质的、重要的”开篇,中心论题有三个:第一,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第二,论个性自由;第三,论社会对个人自由的控制。通读该书,可以看到对个人和社会之间权利界限的划分是全书的核心要义之所在:一是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二是个人对社会负责的唯一条件是,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的利益。该书被誉为自由主义的集大成之作,严复在1903年译成中文,以《群己权界论》为书名。

鲍德里亚访谈录:1968—2008

  • 编号:E39·2240905·2176
  • 作者:【法】让·鲍德里亚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2年07月第一版
  • 定价:68.00元当当26.50元
  • ISBN:9787208176065
  • 页数:325页

让·鲍德里亚是一位深邃冷静的批判者,他运用拟像、仿真、诱惑等概念,揭示了现实消失后的虚拟、冷漠和空无,而他自己则运用这种冷漠和空无,在后现代世纪中寻找真实,这是他所独有的乐观主义。作为农民之子,他继承了慵懒和反抗的习性。他没有走上一条十分传统的学术道路,亦在学院中拒绝传统知识分子的角色和立场,“二十岁时是啪嗒学家,四十岁时是乌托邦主义者,五十岁时跨界,六十岁时成为病毒的与转义的。这就是我的整个故事。”在访谈者和听众面前,鲍德里亚成了一位优秀的演说家,饱含热情与哲思地分享自己关于理论、现实、人生的看法。本书首次收录了涵盖他整个职业生涯的25篇访谈,时间横跨了从1968年到2008年这40年。这些访谈的主题广泛,既涉及《消费社会》《致命策略》《论诱惑》《拟像与仿真》等主要作品,也涉及他的学术生涯、美国之旅、摄影实践等丰富人生经历,更涉及他对恐怖主义等当代话题的回应。

保罗·利科六访马赛尔

  • 编号:E39·2240905·2175
  • 作者:【法】保罗·利科 加布里埃尔·马赛尔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4年01月第一版
  • 定价:65.00元当当25.30元
  • ISBN:9787208184534
  • 页数:334页

列维纳斯和利科都是马赛尔的学生,他们创立了“哲学星期五”,这个组织聚集了一群哲学爱好者,每周一次,在马赛尔的指导下,深入切磋哲学的问题。本书收录了保罗·利科与马赛尔的六次对话的文字成果。1968年,保罗·利科多次拜访了业师马赛尔,并与他讨论有关形上学、存在主义、戏剧、神圣、死亡、科技等问题。在这六次讨论中,他们少有意见不一之处,二人有着基本的共识。利科采用了马塞尔的存有论立场作为自己的立场。马赛尔认为,谦逊是“存有”的真实见证人的记号,而见证,则是为光作见证。利科说马赛尔首创了“光的形上学”,光照明、引导、吸引旅途之人与其他路人同步前行。这光也许变得黯淡,但它仍能指示晨曦的方向,给人带来希望。此外,本书还收录了马赛尔的四幕剧本《破碎的世界》,在利科与马赛尔的对谈中,曾多次提及马赛尔的这部剧作,它是马赛尔存在哲学的文学性体现,也博得了利科的诸多赞誉。

流放的老国王

  • 编号:C39·2240905·2174
  • 作者:【奥】阿尔诺·盖格尔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14年12月第一版
  • 定价:52.00元当当20.30元
  • ISBN:9787208124455
  • 页数:184页

奥地利作家阿尔诺·盖格尔1968年出生于布雷根茨,成长于福拉尔贝格州的沃尔福特,曾在维也纳及因斯布鲁就读德语文学、古代史和比较文学专业,1993年成为自由作家。“因为父亲再也无法从桥那头走到我的世界来,因此我必须走到他那里去。爱父亲,为他朗读这本书。”这是一本关于父亲的书:家里有患上老年痴呆症的老人,那家庭会变成什么样?书中的这位父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但依然充满活力,拥有不失幽默的智慧。只是疾病让他慢慢丧失了记忆和理智,他逐渐失去了他的生活。他就在家里,可“要回家”的渴望无时不在。他的话语,表面上看毫无意义,但听上去却常常如诗般美妙。这些简短的句子中,魅力、幽默、自信和尊严,让我们相信这一切在人年老时仍然存在。家庭并没有因此瓦解,家人更紧密地连结起来。这场疾病,也让他们重新认识了彼此。

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

  • 编号:E39·2240905·2173
  • 作者:【土】奥尔罕·帕慕克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12年09月第一版
  • 定价:45.00元当当17.50元
  • ISBN:9787208107410
  • 页数:176页

2009年奥尔罕·帕慕克应邀在哈佛大学做了六场演说,即著名的诺顿演说,大家熟悉的博尔赫斯的《诗艺》,卡尔维诺的《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也一样出自这里。诺顿演讲六场分别为《阅读小说时我们的意识在做什么》《帕慕克先生,这一切真的都在你身上发生过吗?》《文学人物,情节,时间》《词语,图画,物品》《博物馆和小说》《中心帕慕克说》。在完成《纯真博物馆》之后,他觉得自己在做了三十五年小说家之后,好像回到了原点,他也意识到,这原点并不是他的出发点,这也是许多人的共识。他慢慢地在心中有了一个他所经历的文学旅程的意象,他觉得是时候谈谈了。“我希望谈论我的小说创作旅程,沿途经过的站点,学习过的小说艺术和小说形式,它们加于我的限制,我对它们的抗争和依恋。同时,我希望我的讲座成为小说艺术的论文或沉思,而不是沿着记忆的巷道走一趟或者讨论我个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