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编号:C55·2190617·1580 |
作者:【美】库尔特·冯内古特 著 | |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 |
版本:2018年10月第1版 | |
定价:58.00元当当25.50元 | |
ISBN:9787532778898 | |
页数:328页 |
温斯顿·伦福德乘坐私人太空飞船进入时间同向曲面漏斗后,就一直以波现象的形式存在,在起点为太阳、终点为参宿四的一条变形螺线上断续跳动,直到被地球截断。所以每隔五十九天,他就会在太阳系地球美国罗得岛的纽波特市,物质化一小时。穿梭时空的伦福德因此能通晓过去、预知未来。他预告,玛拉基·康斯坦特这个地球上的首富,即将和伦福德的太太共同前往火星;他还知道从特劳法玛多尔星来的机器人,在泰坦星上为了一个修理宇宙飞船的零件等了整整两千年。伦福德不知道的是,到底是谁设计了这荒唐命运的剧本?而依据安排踏上时空旅程的康斯坦特,又有什么在终点等着他?谜底,就在特劳法玛多尔星人手上的那封信里……
《泰坦的女妖》:在羞怯与廷巴克图之间
这封信的末尾有一份问题清单,你应该尽可能去找到答案。这些问题非常要。我在问题上花费的心思要远远多于已经掌握的答案。我能确定的第一项事实是:1.假如问题不合逻辑,那么答案也一样。
——《第五章 无名英雄的来信》
十二号营房,蓝色石块,带拧盖的铝合金圆筒,铅笔写成的长信,信里列出的一百五十八项“确定的事实”,当逃兵阿伯在火星上找到了这一封信,是不是就找到了困扰自己甚至火星的一切问题的答案?从第二项开始,所列出的事实的确是确定的:我是“一个被称为‘活着’的东西”,我在“一个被称为‘火星’的地方”,我是“一个被称为‘军队’的东西的组成部分”,而军队的计划是:去一个被称为“地球”的地方,杀死其他被称为“活着”的东西。
继续向下,在前八十一项未被划去的“事实”中,出现了一个叫波阿斯的人,第46项:“留意波阿斯,阿伯,他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第47项:“波阿斯的右裤袋里藏着某样东西,要是别人做了波阿斯不喜欢的事情,他就用这样东西让别人头痛。”第48项:“还有一些其他人也能让你头痛的东西。仅凭外表无法分辨谁是这种人,因此对所有人都必须好言好语。”未被划去的事实,应该是确定的事实,但是随着条目循序渐进,这个游戏似乎越来越复杂,而不管是46项的“不像看上去那么”,还是低47项“藏着某样东西”,第48项“无法分辨谁是这种人”,都将确定的事实带向了可能性,甚至变成了错误。
而第71条似乎揭示了这个谜底:“阿伯我的老朋友——我能确定的几乎所有事实都来自我克服了天线带来的剧痛。”写信人忍者剧痛发现了确定的事实,忍者剧痛写下了这封给阿伯的信,“我训练自己能够忍耐的疼痛越来越强烈,我找到答案就越多。”这句话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我找到的答案越多,你我就会越乐于忍受疼痛。”疼痛而发现确定的事实,发现确定的事实而忍住疼痛,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不是这种牺牲精神可以打动人,关键是,疼痛和确定的事实之间似乎走向了悖论,也就是说,当写信人告诉阿伯这些确定的事实的时候,他其实是在剧痛中走向了可能,而把答案变成了错误。
如果是错误,那么我就可能不是一个“活着”的东西,这可能不是一个叫做“火星”的地方,我也不是叫做“军队”的东西的组成部分,计划也不是去“地球”杀死其他“活着”的东西;如果是错误,那么和这套世界观混在一起的传闻、历史、天文、生物、神学、地理、心理学,甚至一个小故事都是一种虚构:关于历史的“火星上所有的人都来自地球”,关于生物的“男人和女人睡觉,女人生下新人”,关于地理的“火星诗歌圆球。火星上唯一的城市叫福柏”……如果是错误,违背划去的前八十一项都应该被划去,甚至所有的“事实”,甚至在剧烈头痛中写下错误信息的写信人本人,都是一种不确定的事实,而更推而广之,十二号营房,蓝色石块,带拧盖的铝合金圆筒,铅笔写成的长信,以及正在读信的阿伯是不是也是一种虚构?
因为最后阿伯看到了签名,三个大写字母,“每个字母高六英寸宽两英寸,黑色的笔迹,笨拙的字体,其实就是自己的签名,也就是说,这是阿伯写给自己的信,签名上方那一句充满情感的话就是注解了这条线索:“我永远是你忠实的——”忠实的自己,自己的英雄。当读信和写信归于一个人,所有一切似乎都在不可能中具有了同一性:逃亡即自由,死去即活着,逃兵即英雄,或者最为关键的是:火星即地球。但是当悖论变成同一性,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有一条线索却被忽略了,那就是写在最前面的第一条:“假如问题不合逻辑,那么答案也一样。”同一性是建立在悖论基础上的,那么同一性只不过是悖论意义上的同一性,同一性也只不过是同一性的悖论——在这个充满逻辑推论的信件里,似乎一切都变成了圈套,而阿伯是不是在这个圈套里永远找不到出口?
现在的问题是:阿伯,逃兵,火星,英雄,是在哪一个意义上存在?也就是说,这个逻辑从何处开始产生的?在找到答案之前,一定先有问题,“伦福德和哥萨克在火星上的出现并非毫无规律,他们受困于时间同向曲面漏斗,现身时间和哈雷彗星一样容易预测。他们每隔一百一十一天在火星出现一次。”沿着这条线索,呈现的最重要一个关键词是:时间,伦福德和哥萨克出现在火星上是受时间规律支配,是可以被预测的,那么在火星上的阿伯也可以找到这个规律。而时间带来的意义取决于那个叫做“时间同向曲面漏斗”,什么是“时间同向曲面漏斗”?西里尔·豪尔博士收录在《儿童奇迹必做之事百科全书》里的文章是这样解释的:“时间(Chrono)的意思是与时间有关。同向曲面(Synclastic)代表一件东西在各个方向上都朝同一面弯曲,就像橙子的外皮。”
时间同向曲面漏斗,在同向中呈现不同的曲面,但都属于时间,所以,当有个孩子的老爸是地球有史以来最聪明的人,他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他对一切的判断都准确无误,他能证明对一切的判断都准确无误,但是在一百万光年外的另一颗美丽的小行星上,也有个孩子,也有个老爸,也是那颗星球有史以来最聪明的人,也永远是正确的,也永远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是当跨越时间当两个人见面,他们会可能爆发出最可怕的争吵,因为他们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不一样,也就是说,正确的老爸和错误的老爸都一起存在,他们一样认为是正确的,“因为通往正确的道路夺得数不胜数”——所以也就没有正确和错误,他们一样在时间同向曲面漏斗中存在,“两个老爸同样聪明,同样都正确。”于是,逻辑再次陷入到不可知之中,而这次是和时间有关。
于是,在时间层面上可以揭开这个问题不合逻辑的原因,在阿伯被发射送上火星之前,他叫玛拉基·康斯坦特,如果把之前的时间定义为“人类前”时代,进入火星最终成为“阿伯”的时间则是“人类后”时代。在人类前时代,也就是在地球上的时间里,玛拉基·康斯坦特是美国最有钱的人,是最声名狼藉的浪子,来自加利福尼亚好莱坞,康斯坦特拥有这一切都来自于他的父亲诺尔·康斯坦特,他创立了总部设在洛杉矶的杰作公司,他建造了三十一层高的大厦,他把建筑设置为十二面,“象征着全世界的十二个主要宗教”,而他做的这一切是想要成为宗教的统治者:一方面建筑上的特色已经显示了他的野心;他改写了基甸《圣经》版的第一句话:“起初神创造天地”这句话被他重写了一边,然后用逗号将字母两两分开,于是整句话变成了:“I.N.,T.H.,E.B.,E.G.,I.N.,N.I.,N.G.,G.O.,D.C.,R.E.,A.T.,E.D.,T.H.,E.H.,E.A.,V.E.,NA.,N.D.,T.H.,E.E.,A.R.,T.H.”而且在这句自创的“创世纪”里建立了投资体系,那个垫中间抽屉的报纸就是十四年前的股市指数,“联合煎饼就很好”成为他虚构的公司,当人们请教他如何在六周内让资金倍增,他告诉他们吃进这个公司的股票。
改写《圣经》创世的第一句话,制造虚假公司的股票,让每天读两本书的佛恩为公司工作躲开国税局的监管,这便是诺尔·康斯坦特构建的帝国,而这个帝国的虚伪性、投机性甚至对于宗教的某种亵渎,在康斯坦特那里变成了对于火星物质化行动的觊觎。当他以最富有的美国人而进入伦福德庄园的围墙一睹伦福德夫人的丈夫温斯顿和他的狗哥萨克物质化的过程,其实这个时间同向曲面漏斗就已经打开了:物质化持续发生了九年,每个五十九天就发生一次,这是时间的记录;伦福德夫人曾出版过一本诗集《在羞怯与廷巴克图之间》,羞怯是timid,廷巴克图是Timbuktu,在这本诗集里,所有的单词都和时间(time)有关,即使邀请康斯坦特前来目睹物质化过程,邀请函上也写着:“所以千万要守时。”而在这所房子里,他看到了斯基普博物馆里专门收藏的活物遗蜕,那一具成年男人的完整骨骼就是斯基普,“谁是斯基普?”康斯坦特问,而伦福德的回答是:“我是斯基普,曾经是。”
康斯坦特为何要目睹物质化的过程,为什么又决定让自己发射到火星?诺尔的影子无处不在,或者说,玛拉基就是未来的诺尔,就是一系列宗教和经济计划的实现可能,那条已被物质化的哥萨克在康斯坦特进来的时候,“闻到了暴发户的血肉气息”,暴发户的康斯坦特进入时间同向曲面漏洞,为的只是一个目的:“信使在等待。”也就是说,他自称是上帝的信使,他的计划就是获得上帝的信息,玛拉基·康斯坦特的一句名言便是:“我猜天上有人喜欢我。”天上是巨大的诱惑,但是当进入到时间同向曲面漏斗的时候,同样聪明同样正确的老爸可能就是同样聪明同样错误的老爸,于是时间取消了先后,就像伦福德所说:“我驾驶太空船开进时间同向曲面漏斗,瞬间我领悟了一个道理:曾经发生过的一切事情将永远如此,而将要发生的一切事情则早已注定。”
过去就是未来,未来也是过去,时间变成了一个只是标注在那里的符号,而据伦福德所说,他也会有一个叫比阿特丽斯的妻子,他们将有一个叫克洛诺的儿子,而克洛诺Chrono的意思就是时间——时间成为儿子,在一个由诺尔和玛拉基组成的地球谱系和由玛拉基和克洛诺组成的火星谱系,是不是反而变成了种循环?循环或者只是逻辑上的推论,当星期二的鲸鱼号改名为伦福德号,当火箭发射升空,时间同向曲面漏斗便打开了通道,于是“人类后”时代开启,而康斯坦特的未来的生活将这样展开:“火星不但有人居住,而且早就建立了一个效率至上、军事优先的大型工业化社会。火星居民从地球招募而来,受招募者乘坐飞碟前往火星。”
时间通向未来,信使寻找上帝,火星,军事优先,工业化社会,是不是就是人类的明天?当康斯坦特进入到火星,却遭遇了事故,物质化让他变成了40岁的阿伯,他的记忆都被医生清除,“人生就是这样,阿伯尝试着告诉自己:空白和短暂的清醒,偶尔因为做错事而疼得死去活来。”阿伯看到的火星正和地球开展激烈的战争,火星上有不尽忠而被处死的红发士兵,火星人经历了集体自杀……对于阿伯来说,当那封信被发现,当自己变成写信人,其实在寻找遗失的自我:他找到了儿子克洛诺,找到了妻子比阿特丽斯,但是火星不适合爱情,火星上“父亲”两个字没有感情,“火星上只有这个受困于现实的男人写出了哲学,火星上只有那个受困于自我的女人写出了诗歌。”而身为逃兵的阿伯甚至在火星上失去了一切,和记忆一样变成了无时间的存在。
按照这个计划,康斯坦特在去往火星和水星,然后返回地球。在火星上没有爱情没有父亲,人之存在也在集体自杀中死去,而背后的主使就是温斯顿·尼尔斯·伦福德,“他希望能用这场令人难忘的集体自杀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好。”更好是为了土地投资、有价证券、百老汇演出和科技发明的资本收益,更好是为了建立属于自己的新宗教“上帝彻底冷漠教会。”而所有更好的实现都是因为知道了时间同向曲面漏洞规律的伦福德能“遇见未来”,也就是说,未来在他的掌控之中,“钱生钱对他来说轻而易举。”伦福德的计划,是不是诺尔暴发户的一次翻版?而已经被掌控、去除了记忆而成为阿伯的康斯坦特,在通向自己未来的道路上,才逐渐得到关于时间的全部逻辑。
火星上成为逃兵,飞船降落到水星,被围困之后又利用水星上唯一已知生命形态和谐子在舷窗上拼出的字母获得了信息,当在火星上曾经拥有一切的阿伯和一无所有的波阿斯从水星逃出来之后,他们才真正以太空流浪者的身份进入到泰坦星,而在这个土星的卫星上,在这个太阳系里唯一有大气层的卫星,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地球。但是这也是一种未来,萨罗作为泰坦星上唯一的一个人,其实是已经活了以前一百万年的机器,机器人的世界里没有侵略性的爱,也不会是同性恋,在去除了爱的物质性之后,萨罗其实指出了地球人的罪恶,“这台机器已不再是机器,”萨罗说,“这台机器的焊点已经腐蚀,轴承已经淤塞,线圈已经短路,齿轮已经磨平。他的意识嗡嗡震动、噼啪炸裂,就像人类的心智——翻腾冒泡,过热超载,因为各种各样的念头:爱、荣誉、尊严、权力、成就、诚实、独立——”
在泰坦星上,康斯坦特成为了一个老男人,比阿特丽斯成为了一个老女人,他们最后死于七十四岁,而“时间”克洛诺则逃出住处加入到了泰坦蓝鸟的行列,在那里,他成为一种人类之外的存在,“他披着它们的羽毛,孵它们的蛋,分享它们的食物,说它们的语言。”死亡,或者成为原始存在,泰坦星成为他们最后的归宿?或者未来真的在同向曲面漏斗中和克洛诺一样,回到了原始社会?无论是诺尔建立的帝国,改写《圣经》的第一句话,还是伦福德建立新的宗教,在地球、火星甚至水星构建的过去和未来中,人类似乎都在寻找一个自设的上帝,康斯坦特所说“等待信使”无疑也是要在天上找到爱自己的人,但是“在羞怯与廷巴克图之间”,在所有无时间的时间里,根本没有未来,“人类希望在向外拓展中找到两个问题的答案:掌管一切造物的究竟是谁,一切的造物又究竟是为了什么。”因为未来都在人类自己的手里,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将如此。
“人类向外抛掷探索先锋,抛掷得越来越远。最后,人类将他们抛进太空,抛进无色无味无重量无边际的外部海洋。”这一种人类的命运也许不是科幻意义的,甚至当库尔特·冯内古特用科幻的方式书写未来的文本,其实指向的就是现在,“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梦魇时代,前后加减几年,大致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大萧条之间的那段时间。”真实是时间的真实,那里有暴发户,有美国太空计划,有美苏争霸,当然也有信仰的缺失,当人类用征服的方式探寻外部世界,爱、荣誉、尊严、权力、成就、诚实、独立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是不是都在物质化的欲望中丧失殆尽?所以,“假如问题不合逻辑,那么答案也一样”指向的其实永远是现在的时间,永远是现在的人类,当未来只不过是过去的重演,当过去会在未来重复,“在羞怯与廷巴克图之间”的唯一时间里,没有通往灵魂的53个进口,没有每1000万年的清屋行动,没有12面象征12个宗教的帝国大厦,没有158项确定的事实,“有人类的灵魂依然是未知疆域。这就是良善和智慧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