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7 雾里看花
从左到右,又从右到左,圆弧形地滑动,水珠被挤在一起,汇聚成水流,向下流淌,如此反复着,挡风玻璃上却还是模糊的影子。这像是根除不了的痼疾,它天生是伴随着雨水的到来而呈现模糊的一面,视野距离真是越来越远,妻说,应该换一个雨刮器了。
技术层面,遇到这类问题总是会有解决的办法。雨应该洗刷一些模糊的东西,但自身却制造着新的模糊。从这样的挡风玻璃上望出去,会发现世界很不真实地发生着,那些来往的小车、行人,仿佛是在新的表演舞台上,充满着行为艺术的趣味。但是同样会存在极大的危险,你很可能因此而躲闪不及那些潜在不清晰来到你身边的东西,对于突兀的变化毫无反应,注定是面临难以估计的凶险。
但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白日梦”的现实中,雨刮器的密封性和雨刮效果并不只是技术上的原因。早晨上班,其实就是在这样的模糊状态下行进,而在另一些城市里,这实际上是雾霾下的模糊,雾里看花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在空气弥漫的每一天,我们被遮蔽着,然后定格在灰蒙蒙的影像里。
不出门可以了吧,你就看不到从左到右又从右到左滑行产生的模糊感,你就看不到小车行人表演的行为艺术,你在密闭的房间里,会听到自己的声音,会看到镜中的自己,及时呵一口热气,也不会模糊自己的面貌。该到来的总会到来,该散去的还会散去,他说,“7·23”事故集中调查阶段已经结束,依据相关规定,技术鉴定所需时间不计入事故调查期限,因此事故调查的进度仍在法规规定的时限之内;专家说,燃烧都会产生PM2.5,工厂、燃煤、汽车尾气、烧树叶和秸秆,到人们烹饪做饭、抽烟、甚至使用发胶,都会产生PM2.5。
那么何苦压住自己的怒火,燃烧吧,火鸟!雾里看花,总是如此迷人,被挤爆的胸部埋葬着一个真理: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是真实的?还有什么不可以PS啊?眼睛匆匆滑过,就像那个老化的雨刮器,留下的影子越来越模糊。呼吸在同一个世界,我们共命运,我们一起雾里看花,一起争做白日梦。谁说我们不在污染自己,谁说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雾霾的城市?
基于Web2.0的社会化网络时代,互联网不得不面对来自信息监管、开放边界、利益多元化、复杂计算、信息安全等各个层面的挑战。这些挑战具体体现在:信息爆炸与用户体验的冲突、信息自由与不良信息的交锋、资源自由分享与版权的矛盾、网络营销与商业信用缺失的碰撞。
国内首份互联网生态研究报告,我们面对着更加复杂的世界,必须应对诸多“生态挑战”,这就是整个“e时代”的雾里看花,而我们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制造者,都是垃圾的生产者,都无法摆脱人的自我表达的欲望膨胀,在一个日益依赖的互联网世界,谁来维护秩序?
越来越难以自拔,四周都是挤压过来的数字鸿沟,以及挥之不去的雾霾,60秒之后,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雪节气,雨还在下,听不到间歇的停顿,每一滴水珠都在寻找自己的声音和下落的姿势,只是它不小心会落在挡风玻璃上,老化的雨刮器从左到右,又从右到左,圆弧形地滑动,像是在认真地从事一项行为艺术。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286]
顾后: 酒神祭
文以类聚
随机而读
- 2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