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1 社员档案

它们是1963年的工分账,是1971年的劳动手册,是1972年的社员手册,是1974年的历书,泛黄、皱巴、涂改、破裂,就这样以一种隐秘的方式,沉睡在抽屉的底层,就像标注在上面的时间一样,早已在逝去中远离了一个时代。但却被偶然发现,被重新翻出,被片段阅读,使它们重新获得了一种透气的机会,只是,在沉默和远去的文本里,连主人也似乎难以找寻那一种记忆,而被唤醒的一瞬间,它们却像是活在一个新的纪年里。

偶然,也是意外。本来只想寻找那一本我曾经见到过的《热风》,或者《飞龙全传》,在刚接触的图书的时候,它们用某种存在的文字方式让我打开了一个阅读的门,这么多年过去了,忽然有一种寻找的冲动,希冀再返回现场,体验一种发现隐秘世界的惊奇。从母亲手里拿来了抽屉的钥匙,那一张一直就在他们房间的桌子几乎就藏着几十年的完整记忆,轻轻打开,是不想惊扰在里面积累下来的所有尘土,将抽屉抽出,桌子底层并不是空无一物,而是一个纷乱无序的现场,那几本书本来就在那里存放着,似乎就是在三十年前,我以这样的方式触摸到它们冰冷的身体。

依然探手向内,依然小心搜寻,那逼仄的空间里根本没有书,却在一些废纸堆里拣出了几本完整的本子,拿出,慢慢拂去灰尘,然后打开,小小的册子是不显眼的,岁月在上面已经留下了太多的印记,涂抹过的名字,褪色的字迹,发黄的书页,就这样以一种整体的方式被唤醒。似乎是太久远了,1971年的劳动手册封面是“农业学大寨”的字样,1972年的社员手册上是“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的口号,1974年的历书扉页上是“认真读书掌握革命理论 批林整风坚持革命路线”的新春联和“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的毛泽东语录。而在最早一本的1963年工分账上,是各种关于“世界和平万岁”的插页,夸张的表情,鼓动的口号,鲜艳的色彩,闪烁着那个时代最显著的特色——和平万岁是“和平代表来到北京,首都人民热烈欢迎”的盛况,和平万岁是“全世界人民一条心”的壮志,和平万岁是“我们反对准备原子战争的人,原子战争吓不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决心,和平万岁是“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雄心,和平万岁是“把和平的旗帜高举,让和平的鸽子高飞”的行动,和平万岁是“为孩子签字”的感动。

这些是父亲或者母亲作为生产队社员的劳动档案,上面按照时间记录着工数、工种、生产计划,记录着社员工分年度结算账单,记录着劳动出勤、实物支领、肥料投资、经济往来情况,包括割稻、种田、晒谷、清沟、开番薯、看牛、划田等都详细记载,出工画上圆圈,请假画上叉号,就这样成为那个时代最完整的社员日记。一切都是清晰的,也是重复的,就在这被记录的生活里,父母们认真地度过他们的青春岁月。而在这留存的文本里,处处都有着难以磨灭的时代记忆,一方面体现在手册的宣传功用和实用性上,1974年的历书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封面的场景是一场劳动展示,女手扶拖拉机手在社员面前熟练驾驶着新型手扶拖拉机,而其他社员围在几辆披红挂彩的拖拉机面前,他们的表情是兴奋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期待在农村希望的田野上一展身手,而翻开来,是《团结胜利的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万岁》的文章,再翻开,则是转载于1973年10月1日《人民日报》上的社论:“认真学习 继续前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四周年”。在每一页上,都有每月农事、常年气候的介绍,还有“介绍几个优良品种”的知识,有水稻不同密植程度下每亩基本苗或有效穗数查对表,水稻每亩总粒数查对表,水稻每亩总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关系查对表,本省早、晚稻品种千粒重查阅表,有关于新农药杀虫脒、托布津的介绍,有面积的计算方法、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口服避孕药和长效避孕针的知识普及。

另一方面,从这些小册子里也可以看见父母在那个年代的某种生活侧影,虽然大部分的记录都是按部就班,如流水账一样记载着自己一年里的出工情况,但是也有一些“业余生活”的反映。1963年的工分账是父亲记录的,那时父亲刚刚从中学辍学,除了像一个大人一样开始赚工分,也在手册的一些空余部分涂写着另外的文字,比如抄录《十六字令》(三首)、《清平乐·六盘山》在内的“毛主席诗四首”,练习诸如“毛泽东的光芒照到哪里哪里亮”的语录书写,另外还有一封1962年4月24日写给邻居的信,上面说:“我们这里的口粮很困难,我家只有两斗米了,马上就要饿肚皮了,不知你们还有多少米?”

而在这些从抽屉里翻出来的“档案”里,还有一本弥足珍贵的证书,是父亲上中学时的学生证,暗红色的证件封面已经有了剥落的痕迹,里面那张父亲年少时的照片也已经掉落,这本签发于1960年12月的学生证也是残缺不全的,除了1960年第一学期和1961年第一学期有注册信息之外,其它都是空白,而且两个学期父亲一直都在初一(一)班。有两个疑问是:为什么当时注册的时间是年末,而不是正常开学的9月份?为什么两年的这两个学期会在同样的初一?上世纪60年代发生了太多的的故事,从国家到个人,都被未知的命运改变了,或者是父亲也不愿去回忆那些逝去的岁月,拿到这本他几乎50多年没有看见过的证书,也是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而湮没在时代深处的这些印记,并不只是带来欣喜,还隐藏着某种难言的痛。

不管是1963年的工分账,还是1971年的劳动手册,不管是1972年的社员手册,还是1974年的历书,在时间序列上,它们都在我出生之前,也就意味着,这种种的生活、出工记录都发生在我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所以它们是遥远的,陌生的,神秘的,甚至完全是想象的,我无法走入那一段“生前”的历史,却在这片段的记录中,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从前,一个隐秘在抽屉底部的时代。

世界和平插画
1974年历书
各种记录和语录

上世纪60年代的学生证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161]

思前: 花开无影

顾后: 大路朝天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