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6 阿凡达的“乾坤”挪移法

“潘多拉很远,张家界很近。欢迎海内外朋友来张家界走进《阿凡达》哈利路亚山,寻找真实的潘多拉世界。”1月25日,对于张家界来说,肯定是不平凡的一天,张家界南天一柱(即乾坤柱)更名为《阿凡达》哈利路亚山,虽然是“是一种民间自发的行为”,但潜台词基本一致:以此证明张家界不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我没有看过《阿凡达》,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哈利路亚山,但我去过张家界,想必在迷雾中也和南天一柱有过一面之缘,山还是那座山,柱还是那根柱,只是贴上了《阿凡达》的标签,一下子把我的湘西之旅抛到了未来的潘多拉世界,实在有点宠惊。

但更多是不解。张家界此次旅游营销的内容还不止这更名一事,还有包括“所有宣传品在改版时加上《阿凡达》的内容”、“给卡梅隆授予荣誉市民,给予全家终身免票待遇”等在内的各种营销创意办法,期望无非一个:“多措并举,以电影为契机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实现突破,营销张家界”、“走进欧美。”

反对者当然为多,有网友说,建议张家界景区改名为潘多拉国际名胜风景区;张家界市改名为阿凡达市。或者直接把张家界市长给阿凡达当。戏谑并非只是无厘头玩笑,里面有一种无奈和伤痛,阿凡达元素在张家界有所体现,这正合旅游促销的契机,但是把乾坤柱改成哈利路亚,实在有些幼稚,哈利路亚是《圣经》中赞美耶和华的专用语;而南天一柱(乾坤柱),则是上古共工因争帝位失败怒触不周山后,撞折天柱剩余的半截。东西方文明不同意味的名字,在这样一次转承改名中,活脱脱把中国文化往死里整。

历史上,地名更改一般有两大因素,政治的和经济的,1924年,苏联人把彼得格勒改名为列宁格勒,以纪念列宁的功勋。1925年,为了纪念斯大林,又将伏尔加格勒改名为斯大林格勒。政治改名当然更多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崇拜,而更多出于经济原因的更名,则是活脱脱的“打劫”文化。去年在湘西之旅中,发现张家界原本并不叫张家界,而是大庸府,后来因为旅游开发一座山的影响力超过了几千年的历史沉淀,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大庸市正式改名为张家界市。

我在新建的大庸府内还是看到了曾经的繁华和现在的寂寥,行走中,我仿佛是逃离现实的一个人,在张家界和大庸这两个被割裂的地名间行走。“名胜式地名”越来越多,有些则违背了地名的指位性、排他性规律,给当地历史、地理、文化等传统体系造成一定的混乱。但是有什么办法,张家界还是立了起来,而且影响力大大超过了大庸,仿佛历史在重生中找到了它最好的归宿。

但没想到,历史或者文化在经济杠杆撬动下却被轻易分解了,让阿凡达侵入这个缺失文化信仰的星球吧,反正在张家界已“到此一游”,影像已保留在个人的历史中,随他们怎么折腾,反正哈利路亚的尴尬不属于我这一个小小的游客。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238]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