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02 古老的江边有一条龙?

国庆节基本没有安排什么外出活动,最好的解释无非是放松下身心,疲于奔命的生活暂且到此还些债务,于是,这原本期待的闲适生活到后来却有些无聊。

去了趟滨江,杭州跨入钱塘江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几年前来的时候那路是断头,现在则是高楼林立,各类写字楼、公寓鳞次栉比,极具现代商业氛围的星光大道也在旁边,还有休闲公园。那断头路的尽头现在是大型雕塑钱江龙,总高42米,2007年6月竣工。再往南行走,还有一个大型雕塑,名曰“钱王射潮”,头戴战盔的钱王侧面亮相,一手擒着弓,一手摆出射箭的样子,弯弓欲射,威武雄壮。《钱王射潮》整组雕像高29.6米,宽48米,全采用性能优良的锡青铜铸造,总重量302吨,创作灵感来自杭州民间故事——钱王射潮。

“钱王射潮”雕塑
“钱江龙”雕塑

钱江龙和钱王射潮都是艺术大师韩美林的作品,据说是他是“杭州女婿”,这也是献给“第二故乡”的一份珍贵礼物。两组雕塑其实是一个组合体,钱王射潮的钱王其实有弓无箭,射出的箭其实就在钱江龙身上,翻腾的龙身边就飞腾着一支支利箭,原来钱王的箭早已出手。

钱王射潮为何要射龙?这个话题曾经有过讨论,钱江龙虽然建造在前,但是韩美林应该早有了把两者设计成一体的想法,也就是在空间上造成一种互补和故事的延续性,这倒是一个创意,但从雕塑的立意来说,这龙显然应该是象征钱江潮危害百姓的“凶龙”,八月十八钱江潮,天下奇观,也造成了巨大的生命损失,在五代十国时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奠基人钱镠治理钱塘江,当然是把潮水当成是一种隐患,故有“钱王射潮”的传说,所以这“钱江龙”作为钱王射潮的目标,当然是凶恶的江龙,而争议也在于此,龙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图腾,一直被中国先民作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龙”,中国人经常自称“龙的传人”。所以把龙作为钱王射潮的象征物,实在有点曲解其意的嫁接味道。

但其实,这里根本不存在争议,韩美林在2009年接受解放周末采访时就说:在中华民族古老而悠久的历史中,龙是一个最引人注目的象征物。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几千年来,龙一直作为中华民族的形象被世人认同。中国人也常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感到激动、奋发和自豪。龙的形象更是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难以割舍的一段情结、血脉相连的一种情感。正是这样的情结和情感,催促着我不断创作龙的作品。

很明显,韩美林创作的“钱江龙”在形象和立意上就是强调民族精神,而他把钱江龙放和钱王射潮组合在一起,当然是犯了某种形而上的错误,甚至是完全割裂了两者的有机统一,这显然是很自相矛盾的做法。当然政府或者将它们作为形象工程展示出来,也是一种机械的表现。创作完成的几年了时间里,还姑且把这样的错误延续下去,实在有违城市的品味。其实,龙的形象大可以在艺术上进行开拓,甚至颠覆,但韩美林似乎缺少这样的勇气和冒险精神,而把自己推向了一个死胡同。

在江边,我原先以为可以听涛八面,可以极目四望,但是游走在这样的大江身边,视野却不能再开阔了,高楼阻碍了我们阅读城市的目光。越来越蜗居的生存状态,其实不是艺术家独有的弊病,也是我们共有的病态。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612]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