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与梦想

  • 编号:B83·2250113·2227
  • 作者:【法】加斯东·巴什拉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4年06月第一版
  • 定价:88.00元当当40.30元
  • ISBN:9787208188549
  • 页数:297页

“质料想象力”系列是巴什拉中晚期转向诗学研究的主要项目。初探火与水的诗学之后,巴什拉选择借空气这样一种缥缈、轻盈、流动、充溢的存在,来考察一种长久被忽视的运动想象力,他通过种种空气的形象隐喻与关联母题,串联起尼采、雪莱、波德莱尔、爱伦·坡、诺瓦利斯、里尔克、米沃什等人的诗学想象,描绘出一幅动态形象的速度图。巴什拉赞美了文学不可替代的创造性与生产性,文学是想象力的涌现,文学形象教人去梦想,真实的生命、思想与意义就安居在这梦想之中,绵延地流动、消长。这些文学形象终究表达了、启发了一种动态的哲学,构筑了一种想象的形而上学。巴什拉诗意的写作本身也是对流动的想象力最恰切的诠释之一。我们需要跨越的或许不在于智识的高墙,而要进入一个崭新的界域,追随文字的引领踏上这场想象之旅,漂游在梦想、在形象之间。

论自由意志

  • 编号:B55·2250113·2226
  • 作者:【古罗马】奥古斯丁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0年05月第一版
  • 定价:59.00元当当30.00元
  • ISBN:9787208162563
  • 页数:253页

本书收录两篇奥古斯丁对话录:《独语录》是其早期对话录的高峰,是奥古斯丁与自己理性的对话,它开始于讨论灵魂,对灵魂的探讨逻辑地导向考察真理、错误、普遍的怀疑、灵魂的不可朽坏性,以及理智知识的起源问题。《论自由意志》则主要回答恶的来源问题。在其中,奥古斯丁认为恶是虚无,是善的缺乏,认为人作恶还是行善都是借意志的自由选择,而人也因此配享幸福或该得不幸。此外,奥古斯丁还针对有人把世间的苦难、痛苦、不幸等种种现象都归结到上帝身上的看法,作出了辩驳。奥古斯丁对自由意志的追问不仅开辟了哲学的新维度,而且首先为伦理学奠定了新的基础,使伦理学不再仅限于充当“生活指南”,开始了伦理学的历史性转向。而奥古斯丁对自由意志的追问则完全是出于他对基督教“原罪说”的信仰和理解,对自由意志的追问也遥远地召唤了近代哲学。

雅斯贝尔斯与生存哲学

  • 编号:B83·2250113·2225
  • 作者:【法】米凯尔·杜夫海纳 保罗·利科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2年09月第一版
  • 定价:118.00元当当54.00元
  • ISBN:9787208177765
  • 页数:434页

卡尔·雅斯贝尔斯是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在欧洲享有盛誉,影响了一大批欧洲学者。《雅斯贝尔斯与生存哲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杜夫海纳与法国著名哲学家、当代重要的解释学家保罗·利科共同解读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思想的杰作。在“二战”期间,他们二人作为盟军战俘,在战俘营共同研读雅斯贝尔斯的《哲学入门》等著作,两人合写的读书笔记,就是本书的初稿。本书精准地介绍了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的主要内容,为广大读者了解他的哲学思想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框架,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做出了尖锐的批判,为读者揭示其内在矛盾与困境,并指出了完善其哲学思想的路径,正如雅斯贝尔斯自己所言,“他们以一种惊人的清晰性,通过一些概念关系恢复了我的哲学中可被决定与领悟之物,并用一门能够确保精神一致性的语言恢复了我的哲学中可被表达之物。”

纽约巨像

  • 编号:E54·2250113·2224
  • 作者:【美】科尔森·怀特黑德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2年01月第一版
  • 定价:56.00元当当25.60元
  • ISBN:9787208171619
  • 页数:208页

科尔森·怀特黑德,1969年生于纽约,在上东区长大,童年时期就立志成为作家,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过麦克阿瑟天才奖、古根海姆奖及怀丁作家奖,2016年出版的《地下铁道》摘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2020年再次获得普利策奖。科尔森·怀特黑德创作题材广泛,风格各异,被《哈佛杂志》称为“文学变色龙”。《纽约巨像》是怀特黑德关于纽约的散文集。全书分为十三章,作者以全知视角打量纽约城内的重要地标性建筑,如港务局车站、中央公园、百老汇、布鲁克林大桥,或漫步于地铁、雨等城市中的代表性场景,或记录清晨、交通高峰等日常时刻的混乱与生机。芸芸众生的一张张面孔在诗歌般的语言中不断流动,他们怀揣着自己的激动、野心、战栗、焦灼甚至恐惧,在这座梦想之城中追逐着幻想和疲惫。怀特黑德以敏捷而锋利的语言,不断审视着一张张转瞬即逝的肖像,追问着人与城市的本质联系。

理性之蚀

  • 编号:B82·2250103·2223
  • 作者:【德】马克斯·霍克海姆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4年03月第一版
  • 定价:78.00元当当39.00元
  • ISBN:9787208187634
  • 页数:237页

马克斯·霍克海默,著名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霍克海默在《理性之蚀》中将“工具理性”概念奠基,对启蒙时代以来的理性的批判奠定了整个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基调,“本书的研究成果试图将哲学思考中的当前困境与人类未来前景的具体难题联系在一起。”霍克海默仔细梳理了“理性”概念及其表征内容在西方文化史中的流变。他认为理性分为两种,即“主观理性”与“客观理性”。主观理性的特征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也即《启蒙辩证法》中提出的“工具理性”,客观理性关注的是目的自身,比如,“至善”的概念可以发展成包容万有的体系,用来衡量个人和群体的思想和行为是否合理。主观理性与客观理性在古希腊时期是和谐共存的;在文艺复兴时期,后者逐步式微;19世纪以来,主观理性压倒客观理性,谋求掌控一切成为人们的行动指针;由此,客观理性被彻底侵蚀,成为遗迹或口号。

绘画中的真理

  • 编号:B83·2250103·2222
  • 作者:【法】雅克·德里达 著
  • 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
  • 版本:2024年10月第一版
  • 定价:88.00元当当44.00元
  • ISBN:9787532191093
  • 页数:492页

《绘画中的真理》是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探讨艺术、哲学和真理之间关系的著作。德里达运用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的理论,对艺术作品的固定意义进行质疑,强调了作品的多义性和开放性,分析了语言和图像在艺术表达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影响,同时,它挑战了我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揭示了艺术作品背后隐藏的真理,引导我们重新思考艺术与真理之间的关系:艺术作品如何表达真理,以及这种表达与哲学和科学真理的区别。德里达还与其他哲学家,如马丁·海德格尔的对话,探讨了他们对艺术和真理的不同理解。“穿过从康德到黑格尔、从海德格尔到夏皮罗、从形而上学到艺术哲学、从古典美学到当代艺术实践的宽广场域,检视一切分界、框架、内与外的建构与运作,进而令圆融自足的体系不得不面临自身的裂隙、空缺、增补、余留、深渊,即某种坍塌与瓦解、悖谬与绝境……”

盈边:安德烈·布勒东诗选

  • 编号:S38·2250103·2221
  • 作者:【法】安德烈·布勒东 著
  •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版本:2024年09月第一版
  • 定价:68.00元当当34.00元
  • ISBN:9787559650450
  • 页数:264页

安德烈·布勒东,法国诗人、作家、批评家、理论家,超现实主义领袖人物,《盈边:安德烈·布勒东诗选》是布勒东一生诗歌创作的精选集,包括了诗人从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创作的《磁场》《可溶鱼》《地光》等各个时期发表的经典诗歌及短文。布勒东的诗歌超越了梦幻和现实,并深入精神的基底,寺山修司曾说:超现实主义是唯一能够不借助爆炸装置,闭上双眼就能摧毁世界的东西。然而,在这最疯狂、最原始的自动之下,是体验与知识最精湛的紧缩与培育。道路固然是四分五裂,摇摇欲坠的,但如果不是为了诗歌的未来,就不会有这场灿烂而又孤独的革命,如果不是为了与什么东西对峙着,安德烈的诗作就不会有站住的决心,逼近的耐性,更不会有拉长的记忆,以及脚跟上沉静的柔和。无论如何理解,无论是否理解,我们看见了这位超现实主义者本人最真实的生命。

寂静的剧场

  • 编号:Y35·2250103·2220
  • 作者:【美】马克·斯特兰德 著
  • 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
  • 版本:2024年01月第一版
  • 定价:128.00元当当64.00元
  • ISBN:9787532188680
  • 页数:86页

著名画家霍珀启发了无数摄影大师与电影大师,包括文德斯、安东尼奥尼、贝托鲁奇、希区柯克,几乎影响了一个时代的艺术,“所有那些因霍珀而激发的书写中,没有一部能比马克.斯特兰德这本小书更冷静、更细致入微地描述出我们是如何为画作中的形式元素而感动、而惶然的。”约翰·厄普代克说。霍珀画中的寂静品质,抒发出现代人的疏离与孤寂,引起人们的共鸣并给予疗愈。美国普利策诗歌奖得主、桂冠诗人马克·斯特兰德在大画家霍珀那里看到一个他似曾相识的世界:“常常感到霍珀绘画中的那些场景,是我自己过去经历过的”,总是被“抛置于一个完全由情绪和感觉所主导的虚像空间”,被一股莫名的张力所引导,在画作面前神游,最后却只见“自己与自己相遇”。为寻求这迷魅所在,他选取霍珀的30幅画作,从内容叙述和形式几何学上,以诗人的语言进行解读。

我身上的海

  • 编号:S29·2250103·2219
  • 作者:朱朱 著
  •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版本:2021年05月第一版
  • 定价:48.00元当当24.00元
  • ISBN:9787559649713
  • 页数:224页

“我身上的海/从层叠的沟壑间撕开豁口,/转瞬即至,扑向这一处岬角;/来,就是为了撞击礁岩,/以千万道闪电在一个词语上纵深……”扑向岬角的海其实是为了满200元的“凑单”,但是在下单后才发现,诗集的第一辑《枯草上的盐》早就阅读了单行本——那“盐”像是在“我身上的海”之前就已经结晶。作为诗人朱朱三十年写作的诗歌选集,《我身上的海》选篇来自《枯草上的盐》《皮箱》《故事》《五大道的冬天》四部诗集以及2018年后的新作,并完整收录了重要组诗《清河县》三部曲。“整体而言,这是一部有明显主观倾向的选本,以现在的理解对待了各时段作品本身的完成度,避免个人怀旧、写作动机的特殊性,以及被评论征引过的影响,早期诗也没有作为单独的部分收录。”朱朱这样评价这本诗集。

雅各布之书

  • 编号:C38·2241213·2218
  • 作者:【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著
  • 出版:浙江文艺出版社
  • 版本:2024年11月第一版
  • 定价:168.00元当当77.30元
  • ISBN:9787533975869
  • 页数:1038页

他们说,他是流星之子,带着流星降世时的耀眼光芒。十八世纪波兰一处偏远小镇,人们意外地迎来一位神秘的犹太青年。他离经叛道,宣称要打破一切俗律与桎梏,带领人们去往一个更好的世界。许多人追随他的脚步,跨越国境和语言的藩篱,甚至突破信仰的边界。在这荣耀与耻辱、规训与反叛共存的路途上,他们将迎来光明还是虚空?《雅各布之书》是托卡尔丘克迄今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盛赞为“令人印象至深的杰作”,“全景式还原了欧洲历史上一幕鲜为人知的篇章。”这部千页巨著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而成:雅各布的一生犹如彗星明灭,在黑夜中短暂而孤寂地大放异彩,照亮了启蒙运动前夜急剧变化的欧洲社会,一个灰色的失落世界。“任何的秩序都只是习惯上的问题。”中文版出场人物达200余位,史料插图超百幅,更是在1038页的厚文本中以页码倒序的方式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

日本百名山

  • 编号:E42·2241213·2217
  • 作者:【日】深田久弥 著
  • 出版:陕西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1年04月第一版
  • 定价:29.90元当当13.70元
  • ISBN:9787224138993
  • 页数:217页

深田久弥,小说家,山岳游记作家,昭和5年大学中途退学后开始了作家生活,并去各地登山,昭和8年,与小林秀雄等人一起创刊《文学界》,战后较多发表纪行文学与随笔,主要作品有《津轻的原野》《冒牌修道院》《好友》,游记随笔集《群山》《山顶山麓》等。深田久弥一生纵情于山水,“山”是他创作的源泉,“行山”则是他人生的目标,他以自己的脚步和笔触,改写了日本的山给予人们的印象。《日本百名山》获得1964年(昭和39年)第16回读卖文学赏,是深田久弥的代表作。本书精选了日本列岛的百座名山,并以每座山为主题写下了100篇随笔,让大家重新认识了日本的山川之美。在《日本百名山》中,深田久弥笔下的日本山脉,总洋溢着穿越千年的神采,古老的气韵和文人情怀,本书成为日本登山爱好者心目中不朽的经典,也是德仁天皇十分喜爱的手边书。

想象动物志

  • 编号:C63·2241213·2216
  • 作者:【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玛加丽塔·格雷罗 著
  •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 版本:2024年02月第一版
  • 定价:78.00元当当35.90元
  • ISBN:9787532794355
  • 页数:265页

《想象动物志》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与玛加丽塔·格雷罗合作写成的故事集。故事集描绘了人类想象出来的各种生物、各种珍禽异兽,甚至是一些无法归类的存在,如阿宝阿库,形而上学动物,卡夫卡幻想的动物,植物羊博拉梅兹,百首鱼,食灵怪,分身,龙,凤凰,饕餮,狮鹫,墨猴,地精诺姆,泥人戈仑,巨人胡姆巴巴,巨牛库尤萨,独角兽,衔尾蛇……它们或存在于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神话传说中,或出现在典籍文献、文学作品里,或流传于道听途说、野史逸闻,或出现在人类的梦境里,一切似乎都有凭有据,却又是混合了好奇、想象、推演、梦境、幻象,或出于喜爱、信仰、祈盼或出于避讳、担忧、畏惧的产物。故事集包括116篇,所述之物并不止116种,有的篇目写到同类或相关联的几种动物,正如博尔赫斯所说,这本书把“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推移,人类的想象所孕育的奇怪的生灵”收集在了一起。

艺术作品的本源

  • 编号:B82·2241213·2215
  • 作者:【德】马丁·海德格尔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22年05月第一版
  • 定价:38.00元当当17.40元
  • ISBN:9787100206662
  • 页数:182页

《艺术作品的本源》原为海德格尔在1935到1936年间所做的几次演讲的讲稿,演讲在当时即激起了听众的狂热的兴趣——此事后被德国当代解释学哲学大师伽达默尔描写为“轰动一时的哲学事件”,这篇文章现已成为西方美学领域的名篇而备受关注。本书收录了三篇文章:一是《艺术作品的本源》,也是本书的主体部分,在本文中海德格尔围绕着“存在之真理”问题对艺术和诗的本质进行沉思;二是《论艺术作品的本源》,即前文的初稿,与前有一些不同之处,包含许多与定稿不同的想法;三是伽达默尔为《艺术作品的本源》单行本所写的导论,后来伽达默尔将这篇文章收入自己的《文集》并改标题为《艺术作品的真理》。作为海德格尔的具有过渡性意义的重要作品,它既立足于早在《存在与时间》中就阐述过的器具存在论,同时也远远超出对于器具的讨论,而是把器具作为独特的艺术作品以切入到对艺术作品。

黑格尔三论

  • 编号:B82·2241205·2214
  • 作者:【德】阿多诺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0年08月第一版
  • 定价:45.00元当当18.90元
  • ISBN:9787208164017
  • 页数:134页

《黑格尔三论》包含了三篇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的论文。在本书中,阿多诺提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黑格尔理论形象,如思辨唯心主义的极致就是唯物主义,黑格尔对事物的尊重和敬畏前所未有,黑格尔哲学实质上是非体系的等等。在《黑格尔哲学诸方面》一文中,阿多诺试图解读出黑格尔哲学的“整体”,“与其他封闭的思想体系相似,黑格尔哲学利用了那可疑的优势,即其根本不允许任何批判。每一种细节上的批判都终究是局部的,也即错失了整体,而这个整体总归会把这个批判考虑在内。”《经验内涵》可以被视为对海德格尔解读黑格尔的回应;《晦涩,或者该如何阅读黑格尔》一文则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文学性解读,这个角度在黑格尔研究中并不多见。在阿多诺看来,黑格尔哲学是“真”与“不真”的复合体,正如其作为意识形态是必然的虚假意识,而这些都通过社会性劳动及其构成的社会总体获得了解释。

最后的故事

  • 编号:C38·2241205·2213
  • 作者:【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著
  • 出版:浙江文艺出版社
  • 版本:2023年03月第一版
  • 定价:52.00元当当26.00元
  • ISBN:9787533971694
  • 页数:296页

《最后的故事》由三代女性发生在不同时空的三个故事组成:伊达因车祸来到一间乡野小屋,她与一条垂死的狗滞留在了这个她度过童年的地方;帕拉斯凯维亚常年居住在山上远离尘烟的房子里,她的丈夫在星期日的晚上去世了;玛雅离婚后带着儿子前往位于中国南部的小岛旅游,遇到一位患病的魔术师。母亲、外祖母、女儿,她们的道路早已分开,生命却又紧密相连,现在,她们将独自面对避无可避的“死亡”,这是她们“最后的故事”。这是三代女性来自不同时空的心灵私语,茫茫雪地里的乡野小屋、山上远离尘烟的阳光房、中国南部的热带小岛,母亲、外祖母、女儿,她们的道路早已分开,生命却又紧密相连;这是一部关于死亡的隐喻纪事,垂死的狗、逝去的丈夫、患病的魔术师——三个故事、三种面对死亡的方式,存在与孤独,历史与生存,个体与世界,“死亡”会将她们引向何处?

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

  • 编号:B82·2241205·2212
  • 作者:【德】尼采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0年04月第一版
  • 定价:48.00元当当20.10元
  • ISBN:9787208163041
  • 页数:137页

“一个哲学家对自己的最初和最终要求是什么?在自己身上克服他的时代,做到“不受时代限制”,要凭借什么来克服这个难题呢?凭借他身上恰恰让他是其时代产儿的东西。妙极了!我和瓦格纳一样是这个时代的产儿,可以说是颓废者:但只有我领会这个事实,只有我与之抗争。我心中的哲学家与之抗争。”本书是尼采晚年代表作之一,由《瓦格纳事件:一个音乐家的问题》和《尼采反瓦格纳:一个心理学家的笔记》两个篇幅较小的部分组成。瓦格纳在很大程度上是尼采的引路人,一度是亲密的“战友”,后来又是尼采树立起来的主要“对手”。从 “战友”到“对手”,瓦格纳伴随尼采思想生涯的始终。尼采对瓦格纳所做的最后的清算是在1888年,是他思想生涯的最后一年,在一年内完成了《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两本著作。《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一书对瓦格纳的批判,标志着尼采与德国著名作曲家的决裂。

褶间生活

  • 编号:S38·2241205·2211
  • 作者:【法】亨利·米肖 著
  •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 版本:2024年08月第一版
  • 定价:69.00元当当34.50元
  • ISBN:9787020188123
  • 页数:200页

“一个疯狂存在者,/一个灯塔存在者,/一个被删除千次的存在者,/一个从地平线深处流放的存在者,/一个在地平线深处赌气的存在者,/一个从地平线深处呐喊的存在者……”《在等待中》,亨利·米肖为存在者画像,而作为灵魂实验的创作者,亨利·米肖又如何为自己画像?出生于比利时那慕尔的亨利·米肖,二十五岁时到巴黎,接触到超现实主义运动,结识菲利普·苏波和安德烈·布勒东,开始在文学杂志上发表诗歌作品。此后十年间,他在南美和亚洲长途旅行,二战期间隐居在法国南部。1984年10月19日,亨利·米肖在巴黎去世。亨利·米肖挖掘潜意识深处的诗意图景,将自己吸收的东方文化和旅行经验融入写作,描述他想象的世界、迷离的梦境以及内心世界的种种历险。《褶间生活》包括《行动自由》《幻象》《米多逊的肖像》《不可名状之地》和《波拉哥拉斯的衰老》,1972年首次于由法国伽利玛出版社结集出版。

论原罪与恩典

  • 编号:B55·2241119·2210
  • 作者:【古罗马】奥古斯丁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12年12月第一版
  • 定价:78.00元当当35.10元
  • ISBN:9787100086394
  • 页数:494页

《论原罪与恩典:驳佩拉纠派》主要收录了奥古斯丁反对佩拉纠派的书信,与此紧密相关的是“原罪论”和“预定论”,并涉及“自由”等重要范畴。奥古斯丁,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在《论原罪与恩典》中,奥古斯丁详细阐述了原罪的根源和影响,他认为原罪导致了人类的无知、贪婪、骄傲等恶劣品性,使得人们在道德选择上偏离正轨。他认为,原罪并非无法救赎,人类可以通过信仰和恩典获得救赎,恩典是上帝赋予人类的礼物,能够使人恢复原本善良的天性,从而在道德上得以提升。奥古斯丁的《论原罪与恩典》不仅揭示了人类的原罪本质,同时也指出了救赎之路,他的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法哲学导论

  • 编号:B42·2241119·2209
  • 作者:【美】庞德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20年08月第一版
  • 定价:28.00元当当12.60元
  • ISBN:9787100183826
  • 页数:166页

庞德,美国著名法学家、教育家、哲学家,二十世纪“社会学法学”的奠基人之一。本书原为庞德在1922年的一篇演讲稿,基于宏大的历史社会视野、以雄辩的语言极为精炼地概括了庞德的法哲学思想。在本书中,庞德基于宏大的历史社会视野、以雄辩的语言精炼地阐述了其法哲学思想。本书的特色有三:其一,本书是法哲学的历时性研究。侧重于法哲学总体及其主要论题(法律的目的、法律的应用、责任、财产、契约)的历史演变过程,总结提炼了法哲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其二,本书是法哲学的社会学(社会理论)研究。偏重法哲学思想的社会基础,以社会变迁为出发点解释法哲学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其三,本书是法哲学的社会功效式研究。以社会功效作为评判法律的基本准则,为法哲学诸多重要的、争议性议题提供了答案。

论第一原理

  • 编号:B55·2241119·2208
  • 作者:【苏格兰】约翰·邓斯·司各脱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24年06月第一版
  • 定价:24.00元当当10.80元
  • ISBN:9787100164122
  • 页数:95页

约翰·邓斯·司各脱,13世纪方济各修会经院哲学家,著作丰硕,曾在牛津、剑桥、巴黎诸大学任教。本书是司各脱的一部重要著作,在其中探讨了上帝与第一原理之间的关系,并且从第一原理的角度谈了对上帝的认识,完成了其上帝学说的系统描述,涉及哲学基本概念和问题。对于于上帝存在之证明的问题,经院哲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论述,而司各特司各脱在书中对存在概念的讨论,在中纪纪经院哲学家中是非常独特的,尤其是对上帝是否“存在”——或者说存在这个概念是否适用于上帝——的精细分析,找出安瑟伦的先天证明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动摇了阿奎那的“后天证明”。此外,本书所涉及的一个形而上学新进路,在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贡献。本书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原理的三重首要性:论第一是者的简单性、无限性和精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