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祥的蛋·狗心

  • 编号:C38·2230520·1964
  • 作者:【俄】布尔加科夫 著
  •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 版本:2020年09月第1版
  • 定价:49.00元当当24.50元
  • ISBN:9787532783953
  • 页数:368页

《不祥的蛋》和《狗心》是布尔加科夫早期的经典讽刺作品。《不详的蛋》描述动物学教授发现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红光,“红光”国营农场场长不顾教授的反对,建议政府利用红光发展养鸡事业。场长负责制定并实行计划,向德国订购鸡蛋,可是阴差阳错,场长收到的却是鸵鸟蛋、蟒蛇蛋、鳄鱼蛋。这些蛋受红光照射数小时后,无数巨大的鸵鸟、蟒蛇和鳄鱼出壳到处横行,吞噬了场长的妻子,疯狂攻击居民,然后朝莫斯科进发,引起全国恐慌。政府出动军队、警察和飞机,都无法制止这些怪兽。意外出现的强大寒流突然袭来,鸵鸟、蟒蛇和鳄鱼才被全数消灭。《狗心》同样也是一篇荒诞不经的讽刺小说。一次人狗之间的器官移植手术实验,意外造就了一个人脑狗心的怪物。怪物驾轻就熟地适应了社会底层的暴力、色情、娼赌、贩毒等一切罪恶,并将其推到极致。最后,医生只得将狗脑移植回怪物身上,终止了一出荒唐的闹剧。

犀牛

  • 编号:X38·2230520·1963
  • 作者:【法】欧仁·尤内斯库 著
  •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 版本:2022年12月第1版
  • 定价:86.00元当当43.00元
  • ISBN:9787532792016
  • 页数:395页

本书为《尤内斯库戏剧全集》第三卷,共收录八部剧作:《犀牛》《学走路》《怒气》《煮鸡蛋》《学会煮鸡蛋》《二人妄想症》《空中行人》《饥与渴》,写作于1959至1964年。其中《犀牛》是“贝朗热系列”的第二部,讲述了普通人小人物贝朗瑞和朋友在咖啡座聊天时,看到一头犀牛出现在城市的大街上横冲直撞,随后他们身边的人陆续变成了犀牛……《犀牛》代表着荒诞剧的一次转折,向更成熟阶段的一次转折。《空中行人》是“贝朗热系列”里的第三部,讲述贝朗热来到英国乡间度假,不料德国轰炸机扔下了炸弹,贝朗热奇妙地登上了天,在空中行走、滑行、骑自行车……但他从空中降落后,描述自己在天上看到的可怖景象,犹如地狱一般——尤内斯库称之为“反世界”。其余几部剧作也都反映了尤内斯库在这一时期日臻成熟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论晚期风格:格格不入的音乐与文学

  • 编号:B86·2230520·1962
  • 作者:【美】爱德华·W. 萨义德 著
  • 出版:三联书店
  • 版本:2022年06月第1版
  • 定价:49.00元当当24.50元
  • ISBN:9787108073679
  • 页数:221页

《论晚期风格:格格不入的音乐与文学》是萨义德晚期作品。萨义德在书中探讨了濒临死亡的艺术家怎样使“不合时宜与反常”进入自己的作品,正如托马斯·曼、理查德·施特劳斯、让·热内、朱塞佩·托马西·迪·兰佩杜萨等人的晚期作品所表现的那样。此外,萨义德还考察了贝多芬的《庄严弥撒》、莫扎特的《女人心》,以及欧里庇得斯的《酒神的女祭司们》和《伊菲革涅亚在奥利斯》等。萨义德指出,人们当然可以在晚期作品里发现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使得(作者)毕生的美学努力臻于圆满”,但在这本书里,他所讨论的是那些作为“不妥协、艰难和无法化解之矛盾”的艺术的晚期。萨义德认为这些作品都充满深刻的冲突和一种几乎难以理喻的复杂性,与当时流行的作品形成鲜明反差,然而它们在每位艺术家所属的特定领域中都是真正的天才之作。

宋诗选注

  • 编号:S25·2230520·1961
  • 作者:钱钟书 著
  • 出版:三联书店
  • 版本:2019年12月第1版
  • 定价:49.00元当当24.50元
  • ISBN:9787108066053
  • 页数:480页

《宋诗选注》,是钱钟书集中的一册,书中收入了宋代诗人柳开、郑文宝、梅尧臣、欧阳修等人的作品,每部作品除原文外均附有较为详尽的注释。李慎之回忆说,他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读到《宋诗选注》时,曾为书注语里“偶尔爆发的狂言大语”而捏一把汗,还说乔冠华认为《宋诗选注》是“那年头唯一可看的有个性的书”。《宋诗选注》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一是诗史脉络的建构。《宋诗选注》的81篇诗人小传,均注重从诗史源流的角度给诗人以评论与定位;二是诗歌体派的认识。钱先生在著述中,不但论述诗人个体与体派的关系,更关注“体”之特性与内涵,“派”之形成与影响。三是诗人风格的评定。钱先生醉心于具体的文艺鉴赏,诗人无论大小,风格的优缺点均加以品藻,揭示源流,论定特色。除此之外,对诗法艺术的抉示、诗学生态的关照、诗集文献的考订,都充分展示出钱氏宋诗学所达到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诠释与过度诠释

  • 编号:E38·2230520·1960
  • 作者:【意】翁贝托·埃科 著
  •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 版本:2023年04月第1版
  • 定价:69.00元当当34.50元
  • ISBN:9787532791279
  • 页数:185页

“不错,所有诠释者都是平等的,但有一些要比另一些更平等。”一九九〇年,在剑桥大学著名的“坦纳讲座”上,翁贝托·埃科与理查德·罗蒂、乔纳森·卡勒和克里斯蒂娜·布鲁克-罗斯就有关“诠释”的问题展开生动热烈的辩论,这场社会文化胜景吸引了众多知名学者、批评家和剑桥学子。埃科是所有这些辩论与演讲的主角,作为小说家和符号学家,探讨所谓“诠释的极限”具有双重意义,因为他本人的小说极其引人入胜的复杂性恰恰激起了读者和文学批评家对意义的各种猜测。埃科以“神秘主义”的漫长历史为起点,从但丁的《神曲》谈到《玫瑰的名字》《傅科摆》,再延伸至乔姆斯基和德里达,幽默而富有启发性的讨论带有他独特的个人风格。三位世界哲学、文学理论和批评领域的领军人物接受了与埃科就“诠释”问题展开辩论的挑战,各自为这个极富争议的话题添加了独特的观点,促成了该领域理论家之间令人兴奋的思想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