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激情

  • 编号:C38·2231113·2032
  • 作者:【法】安妮·埃尔诺 著
  • 出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3年07月第1版
  • 定价:45.00元当当22.50元
  • ISBN:9787208183292
  • 页数:111页

《简单的激情》讲述了作者与一位叫做A.的俄国男人的感情生活。作者描述了与A.的第一次邂逅,以及随后的数次情欲的相遇,以及这段关系在她内心所带来的愉悦与羞耻感交织的复杂心理。这本小说探讨了中年女性的情欲与觉醒,以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矛盾。作者在书写中寻求自我解放。这是一本震撼且令人不安的书,作者冒着社会的质疑,勇敢的剖析了情欲、婚姻与自由这几个主题。它提供了一个女性在中年经历情欲觉醒的独特视角。安妮·埃尔诺以其简洁、质朴的风格,记录了一颗完全被激情吞噬的人心的欲望和卑微,她模糊了事实和虚构的界限,试图描绘她与一个已婚男人之间两年的情感和身体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句话、每一件事、每一个人,要么都与她的爱人产生关联,要么她都漠不关心。埃尔诺以勇气和精确性,寻求一个完全为他人而存在的时代背后的真相。

光芒深处的光

  • 编号:S55·2231113·2031
  • 作者:【美】西奥多·罗特克 著
  • 出版: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版本:2022年09月第1版
  • 定价:78.00元当当39.00元
  • ISBN:9787559663207
  • 页数:400页

西奥多·罗特克是20世纪中期美国重要诗人,“深度意象主义”和“自白派”先驱,多位著名诗人的导师。他的作品因深邃的内省、质朴强力 的意象和独特的歌唱性自成一家。童年时期父亲经营的温室是映射在他诗歌中的天堂,情欲、自责和躁郁症催生出他复杂的内心独白,格言、童谣和语速飞快的意识流构造出色调阴暗的精神迷宫;他挣脱灵与肉、光明与黑暗的缠斗,将视野转向光明,转向壮丽的北美旷野,又将心中温情和悲悯投向一切有情生灵乃至无情之物。他是直面内心黑暗的诗人,也是爱的诗人、赞颂的诗人。纵观西奥多·罗特克的写作生涯,其作品主题广泛,既有聚焦作者童年经验的童谣,又有对人性情感的成熟探索。他总是一头扎进潜意识的池塘,提取各种湿冷、无定形的材料。本书是罗特克诗歌中译本,收录他7部诗集中几乎所有代表作,以及生前未结集的部分诗作。

凯旋门

  • 编号:C38·2231113·2030
  • 作者:【德】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著
  • 出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1年04月第1版
  • 定价:69.00元当当34.50元
  • ISBN:9787208167612
  • 页数:506页

《凯旋门》出版于1946年雷马克流亡美国期间,1948年即被好莱坞搬上银幕。《凯旋门》的主人公拉维克原是德国一家大医院的外科主任,因帮助犹太朋友藏身,他和女友被盖世太保抓捕。女友自杀,拉维克从集中营的医院中逃出,流亡巴黎,靠替别的医生代行外科手术来维持生计。他没有身份证件,没有固定住所,辗转在不需要真实姓名的小旅馆之间,随时会被驱逐出境。“二战”在即,整个巴黎笼罩在战前的黑暗气息中。拉维克接到了琼打来的电话,声音断断续续,拉维克以为琼又在戏弄他,便挂了电话。不一会儿,琼的情人来敲拉维克的房门,告诉他自己失手向琼开了一枪。拉维克赶去抢救但已无力回天。诀别时刻,两人用各自的母语倾吐爱意,语言不通却明白彼此的心意。1939年9月,“二战”在欧洲全面爆发,拉维克和其他流亡者一起被捕,囚车载着他们穿过了没有灯光的凯旋门。

隐形墨水

  • 编号:C38·2231113·2029
  • 作者:【法】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著
  • 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 版本:2023年08月第1版
  • 定价:58.00元当当25.80元
  • ISBN:9787020181735
  • 页数:134页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小说主题一直是寻找、调查、回忆和探索,中篇小说《隐形墨水》也不例外,小说出版于2019年,内容是关于记忆的取舍。小说的第一部分发生在巴黎,“我”离开侦探事务所时带走了一份悬而未决的案件:寻找名叫诺埃尔·列斐弗尔的女人,调查中,“我”在一间公寓里找到了她的笔记本,上面记载的地点和人名既是线索也是谜团,案件逐渐走入不确定的记忆的深处,令人无法放手;小说的第二部分发生在罗马,一个替朋友照看画廊的女人遇见了一个从巴黎来的男人,两人闲聊,散步,在午后的露台上,男人的侧脸让女人想起了往昔。小说的第一段:“此生之中总有空白,那些翻开‘档案’时引人猜想的空白。‘档案’是薄薄一页,装在随时间流逝而逐渐泛白的天蓝色文件夹里。曾经的天蓝色,已经发白。‘档案’一词写在文件夹中央。墨色深黑。”

拜访死者的旅行

  • 编号:X38·2231113·2028
  • 作者:【法】欧仁·尤内斯库 著
  • 出版: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版本:2023年07月第1版
  • 定价:86.00元当当43.00元
  • ISBN:9787532792184
  • 页数:391页

《拜访死者的旅行》收录尤内斯库创作后期的代表作《麦克白特》《这个乱七八糟的世界》《带手提箱的男人》《拜访死者的旅行》。尤其后三部戏的自传性质一部比一部明显,这种所谓的自传性并非指具体的经历,更多的是指人生体验。《麦克白特》是对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的改编和再创作,把这部经典戏剧置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结构中,既可以看做是具有独立思想和艺术价值的戏剧作品,也可以看做是对《麦克白》的解释和评论。《这个乱七八糟的世界》改编自尤内斯库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孤独者》。《带手提箱的男人》讲述主人公“第一人”是个漂泊者,始终带着他的手提箱在寻找,寻找母亲,寻找妻子,寻找母亲的真实姓名,寻找自我,寻找家园……《拜访死者的旅行》讲述主人公让在阴间旅行,遇到的都是他家里的亡灵,他一直在寻找母亲,但直到最后才终于与母亲相见。《拜访死者的旅行》为《尤内斯库戏剧全集》的第五卷。

伦理学

  • 编号:B35·2231113·2027
  • 作者:【荷】斯宾诺莎 著
  • 出版: 商务印书馆
  • 版本:1983年03月第1版
  • 定价:43.00元当当21.50元
  • ISBN:9787100011631
  • 页数:270页

《伦理学》全名为《用几何学方法作论证的伦理学》,该书用几何学的方法写成,认为只有凭理性的能力获得的知识才是最可靠的知识,人有天赋的知识能力,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斯宾诺莎写这部著作花费了十多年的功夫,从1662年写起,到1675年才完成。在他生前,这部著作并没有发表,死后才由他的友人出版,而出版不久,就被当时的荷兰当局视为“亵渎的、无神论的学说”,禁止发行。斯宾诺莎的世界观是在尼德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急剧发展的时期形成的,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他的哲学思想应该看作是对资产阶级自由的论证。《伦理学》从本体论、认识论开始,最后得出《伦理学》的最高概念自由,为人的幸福指明了道路,可以说,自由是斯宾诺莎哲学的核心和最终归宿。本书由《论神》《论心灵的性质和起源》《论情感的起源和性质》《论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论理智的力量或人的自由》共5部分内容组成。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 编号:H21·2231106·2026
  • 作者:【英】特里·伊格尔顿 著
  • 出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本:2018年05月第1版
  • 定价:59.00元当当29.50元
  • ISBN:9787301292914
  • 页数:328页

特里·伊格尔顿,是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和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批评家,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初版于1983年,是伊格尔顿向英国普通读者系统介绍和评论西方世纪文学理论的一本专著,作者将起自俄国形式主义的纷繁复杂的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革命梳理出从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从现象学、诠释学到接受美学以及精神分析理论三条主要的发展脉络,对其产生和流变、问题和局限进行了深入分析。本书导言《文学是什么》对文学进行了重新定义和梳理,整部书分为《英国文学的兴起》《现象学、诠释学、接受理论》《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和《结论:政治批评》六个部分,本书新版作者新增了一篇“二十五周年纪念版序言”,对文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新的反思。

等待戈多

  • 编号:X38·2231106·2025
  • 作者:【爱尔兰】萨缪尔·贝克特 著
  • 出版: 湖南文艺出版社
  • 版本:2022年08月第1版
  • 定价:49.80元当当24.90元
  • ISBN:9787572605826
  • 页数:176页

1952年《等待戈多》问世,次年1月在巴黎巴比伦剧院上演时获得了巨大成功,连演了三百多场,成为二战后法国舞台上叫座的一出戏,它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欧、美、亚许多国家同时上演,一直上演不衰,确立了贝克特作为荒诞派代表戏剧家的地位。《等待戈多》写的是发生在两个黄昏的事情,但是没有什么情节可言。在这部剧中,两个流浪汉一直在乡间的小路上等待戈多,他们日复一日地等待着。没有人知道戈多是谁,他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等待戈多?他们不知道,没有任何人知道。他们一直等待的戈多,仿佛一个巨大的隐喻,象征人类无法摆脱的虚无与宿命感。《等待戈多》表现的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的悲剧。作品着重表现人的心态、心理活动过程以及人的心理活动障碍,作品中的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作品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

拆词

  • 编号:S29·2231106·2024
  • 作者:多多 著
  • 出版: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版本:2020年10月第1版
  • 定价:49.80元当当22.40元
  • ISBN:9787559468017
  • 页数:168页

“我从未把语言当成工具。如果把语言当成艺术,也是很低层次的一个说法。语言其实,是我生命中的一个困境。”这次多多将重点放在了“拆词”上,拆词的核心是“打破—发明—重铸—创造”,代表着多多近期重要的诗学精神,传达出他对词与义关系的全新认知,提倡回到原点,不落窠臼,不被固有认知所限制,回到事物初的面目,如《想要说》:“想要说:说出/说出来吧/说出它来吧/说最短的/说词/说出这个词。”本书为多多全新诗集,收录了多多创作于1996年至2022年期间122首作品,包括《墓园仍在接纳》《穿越日常》《词语磁场》《拆词》等。诗集之中除了诗歌作品之外,还收集了17幅珍贵的诗人油画作品及诗歌手稿,是一部具有艺术广度与诗学深度的作品。诗歌是他的触角,而绘画却是其诗歌创作的另一种艺术延伸,二者互为补充,互为观照。

图像学

  • 编号:Y13·2231106·2023
  • 作者:【美】W.J.T.米歇尔 著
  • 出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本:2020年06月第1版
  • 定价:62.00元当当31.00元
  • ISBN:9787301311424
  • 页数:328页

什么是图像?图像与文字的关系如何?文字之外,图像如何传达思想和情感;图像之内,文字怎样佐助读图,塑造思想形象?这是古今中外众多文人学者试图解决的问题,本书建构的就是关于如何读图、解决图文之间张力的一种理论。“我的目的是探讨我们对形象的‘理论’理解何以置身于社会和文化实践中,置身于一种历史中……”文学批评家W.J.T.米歇尔在书中《什么是形象》一文中说,“不管形象是什么,思都不是形象……”他在书中通过把形象与词语相比较,或更准确地说,通过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待形象而探讨了形象的本质。米切尔以颠倒的历史顺序分别论述了四位理论家:古德曼、贡布里希、莱辛和埃德蒙·伯克。讨论了文本与形象、眼与耳、自然与习俗、空间与时间之间的结构差异。全书包括《形象的观念》《形象与文本:差异的比喻》《形象与意识形态》等三部分组成。

历史及其图像(上、下)

  • 编号:Y11·2231106·2022
  • 作者:【英】弗朗西斯·哈斯克尔 著
  • 出版: 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20年10月第1版
  • 定价:138.00元当当69.00元
  • ISBN:9787100168168
  • 页数:922页

《历史及其图像》初版于1993年,是英国著名艺术史家弗朗西斯·哈斯克尔撰写的一部具有开创性的艺术史巨著。本书对西方史学界长久关注的“图像的历史想象”问题做了深入探讨,对“图像证史”的传统进行了全面梳理。图像在历史阐释中一直扮演着作为史料的重要角色,无论是钱币、绘画、雕刻、建筑,还是其他历史遗物,都在传达着文字记载所无法传递的信息,但图像的意义又不仅仅局限于其史料价值,更在于它背后隐藏的历史事实,甚至“历史本身”。作者以16、17世纪钱币学家、古物学家,18、19世纪历史学家、文化史家、艺术史家在这一领域的重要著作为线索,通过考察瓦萨里、温克尔曼、黑格尔、布克哈特、米什莱、罗斯金和赫伊津哈等历史学家的著作与观点,揭示了“图像证史”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指出了其中无法避免的思维和情感陷阱,这些陷阱既是西方艺术史学史中的经典问题,也是艺术史学科引人入胜的地方。

试论疲倦

  • 编号:C38·2231106·2021
  • 作者:【奥】彼得·汉德克 著
  • 出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16年10月第1版
  • 定价:49.00元当当24.50元
  • ISBN:9787208140813
  • 页数:384页

《试论疲倦》收录了汉德克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2013年创作的5篇独具风格的叙事作品,即《试论疲倦》、《试论点唱机》、《试论成功的日子》、《试论寂静之地》和《试论蘑菇痴儿》。这五部“小说”对传统叙事形式的解构,比之汉德克之前所有的作品都要走得更远,几乎可以说是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它们是内心的独白,也是心灵的旅程。无论叙事形式如何变化,汉德克始终关注是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试论疲倦》中的疲倦是一种重要的感知世界的方式;《试论点唱机》则回忆和召唤逝去的时光;《试论寂静之地》所说的“寂静之地”竟然是厕所,作者以独到的表现风格完全超过了人们习以为常及不言而喻的东西;《试论蘑菇痴儿》塑造了一个虚构的对蘑菇着迷发狂的人物,从好奇、追寻、痴迷、癫狂,再到逐渐冷静、抽离、解脱,汉德克借此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回顾和反思。

摄影小史

  • 编号:Y51·2231106·2020
  • 作者:【德】瓦尔特·本雅明 著
  • 出版: 北京日报出版社
  • 版本:2022年11月第1版
  • 定价:49.00元当当24.50元
  • ISBN:9787547743867
  • 页数:176页

本书收录本雅明的《摄影小史》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等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本雅明着重论述了摄影在19世纪的发明对美学理论、艺术活动,乃至整个现代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在他看来,以摄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技术“能够运用在一切旧有的艺术作品之上”,并“以极为深入的方式改造其影响模式”。在《摄影小史》一书中,瓦尔特·本雅明对诸如“灵光”、“机械复制/灵光消逝”、“政治的美学化/美学的政治化”等影响深远的文化批评概念做出了澄清。作为对摄影、电影的批评实践中的丰碑,《摄影小史》一书不仅为人们理解这两个媒介提供了一种全新且富于启发的视角,对尼塞福尔·尼埃普斯、欧仁·阿特热乃至奥古斯特·桑德这样的摄影先驱及他们的美学、技术成就做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评判,也极为深入地讨论了摄影、电影与绘画之间纠缠不清、若即若离的关系。

简论上帝、人及其心灵健康

  • 编号:B35·2231106·2019
  • 作者:【荷】斯宾诺莎
  • 出版: 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10年07月第1版
  • 定价:29.00元当当14.50元
  • ISBN:9787100068758
  • 页数:175页

本书分为两卷和两个附录,卷为“论上帝”,第二卷为“论人和属于人的东西”,附录一为“论实体、自然、上帝”,附录二为“论人的心灵。第一卷有十章内容,对上帝的存在、上帝是什么、上帝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二卷有二十八章内容,阐明了他关于人的境况的看法,对人如何受被动感情的影响、人的理性的御用以及用什么方法能够达到人的康乐和完善的自由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这部著作各部分的确切著述年代,是为注释家纷争颇多的一个问题,尤其是被插入第一卷第二章以后的两个《对话》,绝大多数注释家认为是斯宾诺莎思想最早的萌芽,它的著述年代最早估计推溯到1651年以前,并认为是研究斯宾诺莎思想形成的重要材料。第二个对话的著述年代,一般认为有可能在全书之后。但是也有认为这两个对话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同样写成于全书之后,是斯宾诺莎本人所附加,以阐明正文的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