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的戏剧

  • 编号:X14·2250424·2297
  • 作者:【美】罗伯特·布鲁斯坦 著
  • 出版:三联书店
  • 版本:2021年08月第一版
  • 定价:68.00元当当31.10元
  • ISBN:9787108071163
  • 页数:415页

罗伯特·布鲁斯坦,美国当代剧坛的领军人物,兼任剧作家、导演、演员、评论家和戏剧教育家,1979年后出任哈佛大学戏剧系主任,并创办哈佛大学剧院。在《反叛的戏剧》中,布鲁斯坦认为,无论是旧式戏剧、现代戏剧还是当代戏剧,它们都处在循环的过程之中,书中所分析了九位戏剧家,包括: 易卜生、斯特林堡、契诃夫、萧伯纳、布莱希特、皮兰德娄、奥尼尔、阿尔托以及热内,基本囊括了对现代戏剧做出卓越贡献的大家。虽然这些戏剧家的创作历程和思想经历各有不同,但他们都受到同一种驱动力——反叛精神——的驱使,“正是在瓦解的阶级、消融的价值、崩溃的传统文化习俗之上,现代戏剧家才得以谋划他的反叛。”布鲁斯坦认为,反叛的精神可以分为三类: 救世性反叛、社会性反叛和存在主义反叛,三种反叛呈回环式发展,恰好反映了现代戏剧的循环发展历程。

一首诗的完成

  • 编号:S29·2250424·2296
  • 作者:[台]杨牧 著
  • 出版:三联书店
  • 版本:2022年10月第一版
  • 定价:46.00元当当19.70元
  • ISBN:9787108074140
  • 页数:212页

“人间喧嚷,众口滔滔,诗人能在这现实社会里引起什么样的作用?你这样质问我,正好碰到了我多年沉思疑惑的一艺术生命的环节,错综复杂,甚至因为我自己过分的关怀,它是生涩硬化的,我不知道怎么样来抚触它,松弛它,使它铿锵散开,趋向明朗。”杨牧的《一首诗的完成》原题《给青年诗人的信》,是杨牧对诗歌思考的整体展现,杨牧用清新、通畅的文字讨论了一个诗人创作时面临的诸多问题,同时结合中文经典诗作阐释了诗歌的奥妙。。全书结构采用书信体,共十八封信,每封信围绕诗歌的一个主题,比如诗人的抱负、大自然、记忆等等,可以说涵盖了一首诗得以完成的诸多重要方面。从目录中能够看出这些论题“平易近人”,书稿的文风质朴中透着典雅,思想仿佛随着文字自然流淌出来,极具可读性。该书被誉为台湾诗人的“圣经”,影响了几代年轻诗人的创作。

马蒂斯故事

  • 编号:E38·2250424·2295
  • 作者:【英】A.S.拜厄特 著
  • 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
  • 版本:2021年01月第一版
  • 定价:49.00元当当21.00元
  • ISBN:9787532175772
  • 页数:146页

马蒂斯旺盛的创作时期,正是那个充满灾难的“二战”年代,马蒂斯希望用绘画帮助众人找回内心的宁静,他告诉大家,“艺术应该穿过表层,帮助我们抵达更丰富的内心世界。”理解这位天才的内心世界,需要另外一位天才,英国作家A.S.拜厄特被马蒂斯的作品吸引而创作了一系列故事,从艺术、色彩、视觉、激情引申到欲望、现实、人性、心灵、智慧,《星期日泰晤士报》称他的故事“直击想象力的虹膜,仿佛颜料盒爆炸……飞溅出随处可见的色彩鲜明的场景。”她在书中对马蒂斯的画作《宁静的居所》进行了解读:“艾尔玛街49号透出一种有人居住的静谧:没有人声,但有其他的声响,有的甚至很刺耳,很喧闹,不经意的耳朵会把它当作是衬托某种静谧的背景式的嘈杂。”本书收录了《美杜莎的脚踝》《艺术作品》《中国龙虾》等三篇文章,均由马蒂斯的作品引发,是拜厄特对马蒂斯的真诚致敬与礼赞。

戏剧小工具篇

  • 编号:X14·2250424·2294
  • 作者:【德】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著
  • 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本:2015年07月第一版
  • 定价:48.00元当当20.50元
  • ISBN:9787303184231
  • 页数:200页

在戏剧理论和实践中,布莱希特提出了“疏离效果”的戏剧手法,旨在打破观众对剧中情境和角色的自然认同;他提倡使用“叙述法”代替传统的“展示法”,即通过角色向观众讲述故事,而非直接呈现故事情节;他认为戏剧应该具有教育工鞥,帮助观众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布莱希特很早就开始阐述自己对戏剧新观点的文字,多系以剧本说明的形式写就的,如《关于〈马哈哥尼城的兴衰〉跋语》《关于〈三角钱歌剧〉跋语》等,希特勒上台后,布莱希特流亡国外,疲于奔命和致力于反法西斯斗争,更无暇作系统的理论梳理。《戏剧小工具篇》是作者战后回国途中在瑞士撰写的,可说是布莱希特第一篇系统的理论著作,素有“新诗学”之称。在这本书中,布莱希特以他独特的哲学视角和戏剧理念,为读者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小工具”,帮助戏剧工作者和观众以全新的方式理解和欣赏戏剧。

电影的七段航程

  • 编号:Y23·2250421·2293
  • 作者:【法】让-吕克·戈达尔 著
  •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版本:2025年03月第一版
  • 定价:69.00元当当30.40元
  • ISBN:9787559681522
  • 页数:328页

让-吕克·戈达尔不仅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奠基者,也是二十世纪最具革新性、最受人推崇的艺术电影大师之一。本书是戈达尔深入真实影史现场的经典演讲集,收录了1978年戈达尔在蒙特利尔的电影艺术学院进行的系列演讲。这十四次讲座作为戈达尔计划中的电影影像史的一部分,通过播放与讨论戈达尔从《精疲力尽》以来的代表电影作品,以及电影史上对其有重要影响的大师名作,为其后来拍摄的重要作品《电影史》开辟了道路。在收录于本书的演讲与讨论中,戈达尔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健谈、风趣、清晰与坦诚,不仅以自己的代表作与影史上的著名导演及其作品为例,全面而透彻地阐释了自己的电影理念与人生哲学,还回顾了新浪潮电影的诞生过程,畅谈自己在成为导演的道路上经历的诸多有趣的幕后故事。不仅对于理解戈达尔,而且对于了解新浪潮运动的来龙去脉,乃至整个现代电影史的发展脉络,本书都是非常重要而珍贵的材料。

在风之上

  • 编号:S38·2250421·2292
  • 作者:【法】勒内·夏尔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4年06月第一版
  • 定价:69.00元当当30.40元
  • ISBN:9787208190085
  • 页数:300页

勒内·夏尔,法国诗人,1929年加入超现实主义运动,后与之决裂,“二战”期间,夏尔投身抵抗运动,参加实际战斗,“我只是想确认一直在我身上吼叫的反抗”,他是在法国“抵抗运动”中战斗、以全部生命投入行动的反叛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勒内·夏尔的写作进入成熟期,本书即他在这一时期写作成就的代表。诗集包括1950年出版的《早起者》和1962年出版的《群岛上的谈话》两部分,这些诗具有浓烈的超现实主义色彩和戏剧性、哲理性,是抵抗运动在精神上的延续,展现了夏尔对诗歌本体的思考和诗学主张。加缪评价说:“我认为勒内·夏尔是在世的最伟大的诗人……面对那个时代的虚无主义,面对所有的否定,夏尔的每一首诗都标出了一条希望之路。”译者树才撰写了长文序言,梳理了夏尔的生平、诗歌观念、“二战”期间投身抵抗运动的实践,以及他和艺术界之间密切的互动关系。

一种法兰西生活

  • 编号:C38·2250421·2291
  • 作者:【法】让-保罗·杜波瓦 著
  •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 版本:2025年01月第一版
  • 定价:69.00元当当30.40元
  • ISBN:9787208189171
  • 页数:230页

保罗·布利科从小便生活在死去哥哥的阴影下,粗暴的祖母是他儿时难以挥去的梦魇,为了毕业证书而学习,青春时期的消遣和放纵,被一个好婚姻拘囿,成了两个孩子的保姆,然后因意外的成功致富。不知不觉中,保罗跨越了小资产阶级生活的全部阶梯,然而,在生命行将步入尾声时,他却遭遇了一系列打击:父亲病逝,妻子婚外恋并与其情人坠机身亡,女儿精神失常,母亲逝世……那些本以为至关重要的生命存在,最后只是某种完全虚无的东西。小说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为背景,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保罗·布利科的人生遭遇。从1950年代到2000年初,以保罗的哥哥年幼夭折开篇,又以保罗陪着受精神疾病困扰的女儿登山收尾,中间是他平凡又跌宕的一生。小说也借不同角色之口将这一时期法国一系列的国家大事、社会阵痛、观念冲突讲述出来,真实历史事件与保罗的私人生活相融合,重构了当今时代的种种矛盾、冲突和幻灭。

奇妙的工作

  • 编号:C41·2250421·2290
  • 作者:【日】大江健三郎 著
  •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 版本:2022年03月第一版
  • 定价:42.00元当当18.50元
  • ISBN:9787020164134
  • 页数:246页

《奇妙的工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的短篇小说集,共包含其创作早期的六部短篇小说,分别为《奇妙的工作》《死者的奢华》《他人之足》《饲养》《人羊》《突然变成的哑巴》。其中《饲养》获得第三十九届芥川文学奖,大江健三郎成为当时年轻的芥川奖得主,小说以战争期间山谷中的村民俘获美国黑人军人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反对不义战争的初期的民主主义思想的萌芽。其他几篇,既有反映战后日本年轻人生活的故事,也有描写驻日美军劣迹的精悍之作。这六部短篇小说,是大江健三郎的创作起点,是其文学才华的初步展露。作者之后的创作主题、创作思想以及创作手法已经初现端倪,是研究大江创作生涯一系列作品的原点。《奇妙的工作》第一句:“沿着附属医院前宽阔的马路,朝着钟塔行走,便能到达视野豁然开朗的十字路口。”

法哲学原理

  • 编号:B36·2250421·2289
  • 作者:【德】黑格尔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1961年06月第一版
  • 定价:56.00元当当24.60元
  • ISBN:9787100019101
  • 页数:409页

《法哲学原理》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创作的哲学著作,该书于1821年正式出版。《法哲学原理》包含三大部分:抽象法、道德、伦理。其中伦理部分又包括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三个环节。在导论中黑格尔辨析了法哲学的概念,法和自由意志的关系;在抽象法中,黑格尔阐述了抽象的权利,是自由意志借助外物实现本身,该篇又包括所有权、契约、不法三章内容;在道德中,黑格尔认为道德是自由意志在内心的实现,所以道德是一种特定内心的法,该篇又包括故意和责任、意图和福利、善和良心三章;在伦理篇中,黑格尔认为伦理就是自由意志既通过外物,又通过内心得到充分的现实性。《 法哲学原理》从哲学的角度解析法,用辩证的思维探悉法、道德与伦理之间的奥秘,从而迈向自由的意志。本书是黑格尔的经典哲学著作之一,书中系统地反映了黑格尔的法律观、道德观、伦理观和国家观。

纯粹现象学通论

  • 编号:B82·2250421·2288
  • 作者:【德】胡塞尔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1992年11月第一版
  • 定价:98.00元当当43.10元
  • ISBN:9787100021807
  • 页数:697页

《纯粹现象学通论》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哲学著作,为《纯粹现象学与现象哲学的观念》的第一卷,通称《观念Ι》。本书提出了现象学的方法和理论,阐述了通过现象学还原排除本质认识的障碍,获得先验纯化的自然视野,进入现象学领域的先验现象学基本立场。在胡塞尔看来,哲学应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现象学为其方法,他认为,摆脱自然的观点和思维态度,采取哲学的观点和思维态度,使人面对纯粹的意识活动和意识对象,本质就成为先验的纯粹的东西,通过本质直观或本质还原对意识活动的内在反思达到对本质的把握,这一本质就成为知识确实可靠的基础。书中分为事实和本质;自然主义的错误解释;自然主义的错误解释;自然态度的设定及其排除;现象学还原;纯粹意识的一般结构;关于理性理论问题系列的一般性层级等数章内容。

时间与自由意志

  • 编号:B83·2250421·2287
  • 作者:【法】亨利·柏格森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1958年08月第一版
  • 定价:25.00元当当11.00元
  • ISBN:9787100005173
  • 页数:165页

意志自由是近现代哲学争论的一个焦点。在经院哲学中,意志自由被看作是上帝赋予人的特征,随着近代自然科学解释的扩张和普及,物理决定论和心理决定论逐渐占据统治地位,自由意志的概念受到严重挑战。此书1889年正式出版,柏格森首先讨论意识状态的强度,他指出数量上的差异只适用于有大小的东西,就是说,在后的分析里,只适用于空间;他又指出强度自身完全是质量性的。在讨论个别意识状态之后,他研究它们所构成的众多体;他发现众多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数量性的,或无连续性的,它意味着人们对于空间有了直觉;一种是意识所构成的,而它完全是质量性的。这个在开展着的众多体就是绵延;绵延是先后无别的陆续出现,是一堆因素的互相渗透,而这些因素是那样地各式各样,以致过去的状态无法重新出现。他指出纯一性的、可被测量的时间是人为的一个概念,这概念的构成乃是由于空间这个观念侵犯到纯绵延的领域里。

哲学史教程(上、下)

  • 编号:B82·2250414·2286
  • 作者:【德】文德尔班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1987年04月 1993年10月第一版
  • 定价:144.00元当当51.40元
  • ISBN:9787100005265 9787100008839
  • 页数:465+523页

威廉·文德尔班,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的创始人。在《哲学史教程》中,文德尔班用新康德主义观点系统地阐述了以往的哲学体系及其发展史,并对黑格尔的哲学史做出伟大的改造,确立了十九世纪“科学的”哲学史观念。在编排上,该书打破传统以哲学家为章节的编排方式,转而按‌哲学问题‌(如认识论、道德原则)和‌概念流变‌(如“物自体”“理性体系”)划分章节,例如启蒙哲学部分分为“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德国哲学部分将康德体系拆解为认识论、道德律等专题‌书中全面而精练地描述了欧洲种种哲学观念的演变。通过这种描述 旨在表明:我们现在对宇宙和人生作科学的理解和判断所依据的原理原则,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是由于什么样的动机,为人们所领悟并发展起来。本书着重于阐述哲学问题和哲学概念的发展史,并将这种发展史理解为连贯的、相互关联的整体。

神正论

  • 编号:B35·2250414·2285
  • 作者:【德】莱布尼茨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18年09月第一版
  • 定价:72.00元当当25.70元
  • ISBN:9787100164238
  • 页数:691页

《神正论》是莱布尼茨在世时发表的第一部大部头著作。本书名为谈神,实为谈人和人的自由,作者在“序言”中曾指出:“有两个著名的迷宫,常常使我们的理性误入歧途:其一关涉到自由与必然的大问题,这一迷宫首先出现在恶的产生和起源的问题中;其二在于连续性和看来是其要素的不可分的点的争论,这个问题牵涉到对于无限性的思考。第一个问题几乎困惑着整个人类,第二个问题则只是让哲学家们费心。”如果说莱布尼茨的其他著作主要阐述的是“单子论”或“连续性”与“不可分的点”关系问题,则本著着重阐述的则是“几乎困惑着整个人类”的“自由与必然的大问题”或“人的自由”问题。莱布尼茨是西方哲学史上提出“神正论”范畴第一人,这一范畴便一直受到哲学家和宗教思想家的普遍关注,并成为现当代宗教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论神性

  • 编号:B32·2250414·2284
  • 作者:【古罗马】西塞罗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12年06月第一版
  • 定价:42.00元当当15.00元
  • ISBN:9787100085892
  • 页数:216页

西塞罗,古罗马共和国末期一位颇有影响的政治家,实际参与了贵族共和派与独裁者的殊死斗争;他又是罗马史上最著名的演说家,其演说词结构严谨,文采斐然,逻辑性强,富有说服力,并且建立了所谓的“西塞罗文体”;他还是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和神学家,曾大力呼吁创建拉丁文化,建立罗马人自己的哲学和神学,是基神督教诞生以前最重要的拉丁理性神学家,为后世留下了一批重要的哲学和神学著作,《论神性》为西塞罗神学方面的代表作。西塞罗以虚构的威莱乌斯、巴尔布斯、科塔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与学园派对神的本质的看法。威莱乌斯从伊壁鸠鲁学派的角度批评了古典时期哲学家的神学和宇宙论观点,巴尔布斯阐述了斯多亚学派的神学观点。科塔则从学园派的角度,批评了两者的论证。至于西塞罗自身的神学观点,由于本书的对话特征,比较难以确定,或可看作是介于斯多亚派和学园派之间。

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

  • 编号:B82·2250414·2283
  • 作者:【德】马丁·海德格尔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21年02月第一版
  • 定价:58.00元当当20.70元
  • ISBN:9787100192644
  • 页数:358页

《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主要著作之一,该书的出版正是为了矫正对《存在与时间》的表面化理解,借康德之口直指存在论的核心问题,可以视为通往理解《存在与时间》,乃至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最重要的通道。海德格尔在本书中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阐释成形而上学的一次奠基活动,其目的在于将形而上学疑难作为一种基础存在论的疑难问题展现出来。基础存在论就是对有限人的本质作存在论上的分析工作,是人的亲在的形而上学,它与所有的人类学,甚至与哲学的人类学都保持着根本性的区别。因此,出于何种意图和以怎样的方式对基础存在论的观念做阐释工作,在什么范围之内以及在什么样的前提条件之下提出“什么是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以及这一问题如何导向存在问题的重新发问,此乃本书探究和思考的主题。

黑暗中的人

  • 编号:C55·2250414·2282
  • 作者:【美】保罗·奥斯特 著
  •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 版本:2018年04月第一版
  • 定价:39.00元当当14.00元
  • ISBN:9787020134816
  • 页数:180页

七十二岁的书评家奥古斯特·布里尔遭遇车祸,在女儿家修养,却常常失眠。为了打发漫漫长夜,更为了遗忘妻子去世和外孙女男友泰特斯横死他乡的悲痛,他躺在床上给自己讲故事。在他想象的世界里,“九·一一”事件没有发生,二〇〇〇年的总统大选造成美国分裂,新的内战爆发了,而士兵布里克被迫执行的任务,就是杀死讲故事的人……布里尔渐渐向外孙女敞开心扉,讲述自己荒唐的婚外恋,也触及泰特斯遇害的真相。两个同命相怜的人在讲述故事中互相医治心灵的创伤,寻找生活的光明,也让读者庆幸在残酷的世界中还存在寻常的快乐。《黑暗中的人》出版于二〇〇八年,是保罗·奥斯特继“纽约三部曲”后献给纽约的挽歌:你是否想象过平行世界?欧文·布里克醒来,发现周围的一切都陌生无比;奥古斯特·布里尔与夜为伴,骨折的腿不能动弹,伤痛在啃噬神经……

猎鲨记

  • 编号:C38·2250414·2281
  • 作者:【英】刘易斯·卡罗尔 著
  •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 版本:2018年09月第一版
  • 定价:42.00元当当15.00元
  • ISBN:9787020134502
  • 页数:128页

刘易斯·卡罗尔,英国著名数学家、作家,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在小说、童话、诗歌、逻辑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猎鲨记》讲述了贝尔曼和他的一帮古怪的船员出发去猎捕那神秘而又诡异的生物——蛇鲨。1959年,姆咪系列图书的作者和插画家托芙·扬松亲自操刀为刘易斯·卡罗尔的经典名作《猎鲨记》,她的绘图总是散发着一种神秘莫测的魅力,在充分表达了卡罗尔小说中的美丽意境和静默高冷之外,也为小说注入了新的活力。阅读起来,就像看到过去150年里最优秀的两位儿童作家在纸上相遇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扬松的姆咪谷系列在全球范围内的巨大成功以及由此产生的市场效应,其参与编辑的《猎鲨记》瑞典语独特版本被遗忘,以至于在过去五十年里市面上都很难找到。此次英语版本中,由扬松本人亲自做插图,配以卡罗尔原始、完整的文字,《猎鲨记》以*完美的样子与读者见面。

德意志人

  • 编号:H42·2250414·2280
  • 作者:【德】瓦尔特·本雅明 著
  • 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本:2014年10月第一版
  • 定价:45.00元当当16.10元
  • ISBN:9787303175130
  • 页数:352页

《德意志人》是本雅明精心编选并作导语的书信集,收集了1783-1883年间27封德国人的书信,书信以时间排序,有的来自法兰克福汇报;有的来自名人书信,比如约翰·海因里希·康德致伊曼努尔·康德的信、萨穆埃尔·科伦布施致伊曼努尔·康德的信;有的就来自普通市民阶层,比如格奥尔格·福斯特尔致他的妻子的信。这些书信集中展示了德国在欧洲地位的变迁和自法国大革命以来德国市民阶层的巨大思想变化,尤其有意思的是,本雅明特别注意德国市民在法国大革命后词汇使用的变化,他对每封书信尤其是这些变化进行了点评,展现出的是这一历史时期德意志人尤其是市民阶层的风云变迁,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而且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这一重要历史时期进行重新阐释。该书通过微观文本折射宏观历史,是本雅明“拱廊街计划”式碎片化写作的早期实践‌,为理解19世纪德国社会转型提供了独特入口。

康德与鸭嘴兽

  • 编号:B89·2250414·2279
  • 作者:【意】翁贝托·埃科 著
  •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 版本:2018年12月第一版
  • 定价:68.00元当当24.30元
  • ISBN:9787532777075
  • 页数:418页

当鸭嘴兽初抵欧洲的时候,没有任何词语可以用来命名这种动物,如今,我们用鸭嘴兽来解释那个连康德都不曾解决的认知论问题。《康德与鸭嘴兽》是意大利著名小说家、符号学家翁贝托·埃科有关认知、语言哲学、符号学的哲学论著集,1997年出版,也可以视作其七十年代专著《符号学理论》的补充和延伸。全书按照主题和内容分为《论存在》《康德、皮尔士和鸭嘴兽》《认知类型和核心内容》《介于词典和百科全书之间的鸭嘴兽》《关于指称即契约的笔记》《像似论和次生像似符》六章,从语义学思考到哲学的基本问题,从亚里士多德到海德格尔,纷繁杂陈,无所不包;特别的是,埃科从康德与鸭嘴兽的奇妙组合出发,在哲学思考中加入了轶闻趣事作为例证,比如蒙特祖玛二世“指鹿为马”的故事,大天使加百利的传说,鸭嘴兽命名的寻根溯源,海德与杰基尔故事的新版本……读来颇有趣味。

正义论

  • 编号:W53·2250414·2278
  • 作者:【美】约翰·罗尔斯 著
  •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本:2001年06月第一版
  • 定价:32.00元当当11.40元
  • ISBN:9787500402442
  • 页数:627页

功利主义在现代道德哲学中占主导地位,其它理论,如直觉主义,没有提供能与之抗衡的道德观,应当以一种更抽象的社会契约论来替代功利主义,其出发点是:社会基本结构是正义的主题,人们在达成其它协议之前,首先要就社会制度的原则达成协议。然而这种缔约不是一种实际的历史行为,而是在假定的原初状态中的选择的结果。对这种选择的哲学描述只能是:它是相互冷淡的个人在无知之幕背后的选择,对所选择的原则的直接检验是看按它们安排的社会制度是否符合人们的直觉判断;另一个检验是看它们是否适合人们的目的,由此产生了本书的三个部分:理论、制度、目的。这就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一书的主要观点,本书自1971年问世后,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广泛重视,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政治哲学、法学和道德哲学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