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编号:Y36·2000906·0532 |
作者:(德)埃·奥·卜劳恩 | |
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 |
版本:1999年5月第一版 | |
定价:15.00元 | |
页数:254页 |
二战前问世的《父与子》连环画曾经风靡世界,并且成为德国文化的特定符号。在这个系列漫画中,卜劳恩以他乐观主义的思想创造了一对父与子的平凡经历,这是他与自己的儿子克里斯蒂安的写照,主人公的善良、正直、宽容的形象使其成为德国幽默的象征。本画册共收《父与子》的94个系列,另附图80幅。
![]() |
编号:Y36·2000906·0532 |
作者:(德)埃·奥·卜劳恩 | |
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 |
版本:1999年5月第一版 | |
定价:15.00元 | |
页数:254页 |
二战前问世的《父与子》连环画曾经风靡世界,并且成为德国文化的特定符号。在这个系列漫画中,卜劳恩以他乐观主义的思想创造了一对父与子的平凡经历,这是他与自己的儿子克里斯蒂安的写照,主人公的善良、正直、宽容的形象使其成为德国幽默的象征。本画册共收《父与子》的94个系列,另附图80幅。
![]() |
编号:C37·1950728·0156 |
作者:(俄)屠格涅夫 | |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 |
版本:1979年9月第一版 | |
定价:赠送 | |
页数:458页 |
“凡是不想使自己的作品产生社会影响的人,他自然就不需要屠格涅夫。”这句加里宁的幽默评语多少使屠格涅夫的地位上升为社会小说的代言人。这是俄罗斯文学的传统,关注民生 ,关注民族,19世纪的屠格涅夫无疑使这一传统发扬光大,这位俄罗斯贵族主义者在社会转折时斯有意无意地表明了自己矛盾的立场,《前夜》的英沙罗夫、《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 都成为时代的一个典型,体现了屠格涅夫自己所理解的堂诘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