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来到观念的上帝

  • 编号:B83·2230105·1912
  • 作者:【法】列维纳斯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04年06月第1版
  • 定价:32.00元当当22.40元
  • ISBN:9787100172769
  • 页数:286页

在一个所谓“上帝已死”的时代,上帝如何有意义?作为现象学哲学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论来到观念的上帝》总结和提炼了《总体与无限》、《异于存在或本质之外》的要旨,展示了列维纳斯在其思想的收官时期对现象学方法、他者、伦理、超越等问题的沉思。在其中,列维纳斯借助于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方法,讨论了上帝,邻人,存在,意义,自身意识等问题,从中推出了他的关于他人,对他人的无可告免的无限责任等问题的伦理学:在卓越的现象学意义上,上帝来到观念不仅是实事,而且是以本己的方式早于“能指-所指”这一意义结构的。循此,主体之核心就不再是其认知权能,而是异质触发所标志的真正的被动性。在第二版作者前言中,列维纳斯说:“本书所论将止于这一点:人在存在中的出现使得存在在存在中的顽固的坚持、使得普遍的‘耽于存在’以及因此而来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得以中止或停止。”

总体与无限

  • 编号:B83·2230105·1910
  • 作者:【 法】列维纳斯  著
  •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本:2016年08月第1版
  • 定价:75.00元当当37.50元
  • ISBN:9787301272497
  • 页数:340页

他者与我何干?屠杀者与死难者莫非不相干?《总体与无限:论外在性》是著名现象学家列维纳斯的代表作,是其前期思想的核心,对现象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本书中,列维纳斯把西方传统的存在论哲学视作一种总体哲学。这种哲学以作为总体的存在为终的意义来源,抹杀作为个体的个人的意义与价值,充满了对于他者的暴力。与这种总体哲学相反,列维纳斯通过对面容的现象学分析表明,在面容中呈现出来的他人标志着绝对的外在性,是真正的无限,不可还原为内在性。他进而证明,自我与他人的伦理关联既先于自我与他人的存在关系,也先于自我与对象的存在关系。在此意义上,伦理学先于存在论。本书终表明,自我与他人之间有着一种不可还原的非同一性,自我与他人的面对面是存在中的终极关系,因此,哲学必然是“多元论”的,世界的本原是多元,是每一个表达着的自我,这多元之间则通过作为主体性的善良而终走向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