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8 九一八,口号中国
![]() | “九一八!九一八……”更为熟悉的旋律现在已经被更为激昂和狂热的口号所代替,国耻日,在81周年后的今天,在钓鱼岛事件的不断升级中,已经逐渐成为一团熊熊燃烧的火,这火可以摧毁一种势力,亦可能不小心伤及自身,在一种微妙的燃烧中,“九一八”成为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又一次历史演出。 其实,随处可见这样的“国家意志”,昨日上街,在这个小城市里只是随意而行,便可看见那些挂在店铺门前的横幅和LED,都在“响亮”地表达着爱国情怀,除了“钓鱼岛是中国的”、“抵制日货!”、“捍卫主权完整”等大众化的表达之外,更多的是一种仇恨,“日本人和狗不得入内”“日本人滚出钓鱼岛!”等“怒吼声”,而还有些则更多是戏谑:“吼一声:钓鱼岛是中国的,打85折!”“钓鱼岛是中国的,苍井空是世界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今天,因事到杭州,一直在猜测,作为非常时期的“国耻日”,作为大都市的杭州,会有涉日游行吗?一早开着Toyota花冠,备着Cnaon相机,内心还是有着某些惶然,虽然在9·15的游行中,杭州被报道成理性、守法的游行典范。车行驶在杭州大街,一切风平浪静、风和日丽,未见紧张未见游行,甚至也没有听到防空警报声传来。于是怀疑,所谓的国耻日是不是只是一个传说。 而对于个人来说,“现场”真的可能只是一个传说,因为你无法永远在场,永远记录发生的一切。个体只是所见所闻而已,在宏大的“国家叙事”中,钓鱼岛也完全成了一个符号,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符号化”,所以在国耻日,即使开日系车能平安回家,备着的日产照相机拍摄下那些影像,也只是和一个人的生活有关,爱恨情仇也都是个人意志和个人感情,既不凌驾也不盲从,就像我没有在街上喊过爱国口号并不代表祖国不在心中;就像那些在街上激昂怒吼的人,也可能走向“流氓”的极端。一个人,只是个体,即使群体的洪流夹带他,也需要清醒认识水的流向。 个人的“九一八”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平常的生活一如既往,而在个人叙事之外,是被覆盖的“国家声音”:“81年前的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华民族与日本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持久战’,让日本在1945年宣布无条件地投降。今天,在钓鱼岛问题上,我们还应该有与日本打‘持久战’的准备。81年前的‘九一八’,日本没有能够征服中国;81年后,我们不妨把‘钓鱼岛’作为一个新的出发点,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沉着对应。试看明日钓鱼岛,竟是谁家之天下!”试看明日钓鱼岛,竟是谁家之天下?霸气的声音里往往传递着国家意志,而在今天这个国耻日,一切似乎箭在弦上,一触即发:2名日本人今天早上登上钓鱼岛;美防长帕内塔将晤梁光烈调停中日争端;北京优衣库7-11等日资店停业;中国千艘渔船开赴钓鱼岛海域;中驻日福冈总领馆被掷2枚发烟筒…… 见证,或者记录,个人生活,或者国家意志,在这些口号的呈现中,似乎我们能读到更多。 | ![]() |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604]
思前: 八月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