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03 疯狂的“例假”
十一黄金周,其实对我来说只有两天:昨天和今天。昨天是亲历的经过,今天是现在的时态,而在这两天之外,是没有明天的——明天只在路上,只在拥堵的路上,只在找不到出口的路上。
苏州之行选择在长假的第一、二天,显然更多是赶热闹。由于值班的安排在1号和3号,所以在1号早早就做好了值班的准备,比如前一天剪好视频,第二天则是五点起床发布新闻和信息,可谓起早摸黑的“奋战”,终于在早上7点顺利上路。虽然在路上总体情况还不错,只是1号离苏州20多公里的高速路上开始缓慢通行之外,基本上这两天的出行没有遇到特别的拥堵。道路尚可,但是在景区里,人山人海却是有点吓人,拙政园里几乎取景不到完全是亭台楼阁景致的镜头,几乎都是和陌生人的合影,拥挤、混乱,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品质游,只是“到此一游”便已经算是幸运了,有很多景点甚至连挤都挤不进去。在拙政园附近刚建成的苏州博物馆外,要进去参观的游客排成长长的队伍,在有些燥热的日光下已是汗流浃背。
其实所见所历都是同一种表情,今天也是值班,看新闻时才知道九寨沟昨夜今晨发生了游客滞留事件。据报道,昨天下午开始,因不满长时间候车,部分游客围堵景区接送车辆,导致上下山通道陷入瘫痪。致使大批游客被迫步行十几公里下山,这其中包括80岁老人及9个月的小孩。从中午12点到晚上11点,不少人亲历了这充满混乱、愤怒、绝望、饥寒的11小时。据说,由于对景区服务的不满,游客还攻陷了售票处。
九寨沟事件或者只是一个极端例子,但是在神州大地景区景点却无法逃脱拥堵的命运,10万游客进泰山,8万好汉登长城,18万人入故宫,23万人上中山陵……这些数字都超过了景点可容纳游客的上限,从而造成了高速堵、车站堵、景区堵、旅店堵、餐馆堵等连锁反应,坐车排队,吃饭排队,买票排队,拍照排队……在国庆黄金周出现的各种壮观的“排队”现象,甚至取代了景点原本各具特色的人文、自然景观,“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摇滚歌曲里的这句歌词不是寻找现实之外那些孤独的人,而是要将自己纳入人海的茫然之中,继而被吞灭被湮没,成为那场亲历混乱、愤怒、绝望、饥寒中的其中一个。
工作状态似乎和度假、放松、休闲隔离着,在中国的现存的度假制度里,一旦假日来临,就会像开闸的洪水,汹涌奔袭而来,没有阻挡,毫无理智,加上高速免费通行,更是抓住了难得的出行机会,疯狂了一把,但是这疯狂的背后其实是制度的人性缺失,或者说,单一的制度反而助推了人们集体式的“出逃”,是压抑后的释放,是机械式的反弹,而最终在固定的时间段,原本属于放松休闲的出游,变成了观看人山人海的一种负担。
现实的可怕在于我们总是习惯用俯视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而其实,世界就是平等地在我们周围,当我们猛然抬起头来的时候,才发现现实已经用一种疯狂向我们汹涌而来,来不及逃避就已经被覆盖被湮没,洪水猛兽般把我们拖向一种深渊。疯狂的现实,疯狂的出游,其实根本没必要选择在这一年一次的“例假”让身体去体会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其实,每天都有通向陌生世界的出口, 每个出口也都会打开我们封闭已久的心灵,只是,我们被蒙蔽的双眼,习惯了看见那些应该被看见的东西,所以即使走出去了,也只是在自己划定的那个圈里,被阻隔的精彩世界永远在对面,永远在圈子外面。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