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31 能见度

几乎每年的春节都会在同一个节奏里,比如早上被鞭炮爆竹声惊醒,比如要奔赴单位去值班,只不过,今天打破了以往用方便面开启新春早餐的固有模式,妻烧好了一碗热腾腾的水饺,这也算是在温情里被改善的生活。

热腾腾的水饺

只是,当驾车出门的时候,才发现城市完全被浓雾包裹着,路上车辆稀少,茫茫一片,仿佛就在“仙境”之中,只是这样的仙境让人感到孤立无援,仿佛周围弥漫着令人恐惧的东西。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远处只有模糊的红绿灯在交替闪亮着,不得已,只好开启车子的双跳灯和大灯。手机收到了短信,早上5时33分发布了大雾红色预警:“预计未来2小时内本市将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浓雾,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应急准备。”

能见度只有50米,对于这新春的第一天,有一种虚妄的隐喻。发布的红色预警是关于大雾的,而不是霾,但其实,由于昨夜烟花盛开,空气中一定含有大量的霾,果不其然,墨迹天气的空气污染指数已经上窜到了600多,完全属于爆表数值。不敢开窗,只是缓缓而行,用一种虚构的方式进入了马年,所有美好的心愿都在这浓重的雾霾中解体。而其实,从下午公布的数字来看,这个小城的PM2.5的浓度甚至排名全国第一,这种“荣誉”和这个绿色城市来说,仿佛就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真的有一种“仙境”的感觉

是雾还是霾?是烟花导致还是自然的天气状况?在这新春第一天的恶劣天气中,几乎都将矛头对准了烟花爆竹,作为大气重污染防止的内容之一,有关部门出台规定,这个春节只有四天可以燃放烟花爆竹,除此之外的其他日子都为违规燃放,很多人也倡导,今年过年不放烟花,不放“开门炮”。而从市场销售来看,烟花爆竹的生意下滑明显。减少烟花爆竹燃放量,这对于改善空气质量,杜绝空气污染,的确有明显的作用,但是不是用这种规定可以减轻甚至消除雾霾,可以彻底改变空气污染?

在某种程度上,出台这样的规定也是懒政之一,或者说用种种禁止的方式让百姓为空气污染埋单。空气污染问题是一个综合复杂的问题,从最初由局部的、短时间的自然变化开始,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向大气中持续排放的物质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复杂,引起大气成分发生急剧的变化。所以作为对应的空气污染防治,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人、集体、国家、乃至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而最主要的是减少污染排放量,改革能源结构,多采用无污染能源和低污染能源等,或者改变工业产业布局,合理进行厂址选择、烟囱设计、城区与工业区规划等。

作为个体的人,其不科学、不环保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确是会造成空气污染,但是总体来说并不是主要的因素,但是在很多地方,将汽车尾气排放、炒菜烧饭的油烟排放作为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污染源,实在有点本末倒置。所以即使除夕和往年一样燃放烟花爆竹,它可能会对当日的空气质量产生影响,但绝不是罪魁祸首,其实,昨夜的烟花爆竹燃放量从自我感觉来说,应该比往年都少,而且一个小城的燃放量不可能和那些大城市相比,但是为什么以往大年初一没有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浓雾,为什么今年的空气污染会飙升而跃居全国第一?

其实,从个人意愿来看,我甚至支持在过年燃放烟花爆竹,这是中国人仅剩的一点仪式,这是表达喜庆、吉祥和热闹的最直接方式,在一个完全物质化的生活里,还有什么能让人感受过年的气氛。小五这两天几乎天天都和同学一起在燃放鞭炮,除了提醒他们注意安全,我几乎没有阻止,看着他们快乐的表情,我仿佛也回到了童年的美好记忆中。摔炮、水炮、擦炮,他们在这些不同类型的鞭炮响声里感知过年的趣味,甚至他们还将鞭炮摆放成各种不同的造型,他们用某种想象和行动来享受自由和快乐。这是他们实践的生活,这是他们制造的惊喜,在来回奔跑中,在满头大汗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记忆最深刻的童年。

在能见度小于50米的新春,在浓雾弥漫和雾霾爆表的现实里,“爆竹声中一岁除”,只有他们还在鞭炮情结里充满享受,在鞭炮声响里感受热闹。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806]

思前: 变奏曲

顾后: 春光短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