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31《紫云寺》:最后一张代表着死亡

20230131-00.png

“死人的数目比活人不知要超过多少。我们活人不过是得了容忍而暂居一时,因此最好与死人和睦相处,官爷!如今说说你有何事?”

这是女巫师塔拉对马荣说的话,家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腐烂气息,坐在层层垒起的骷髅头座椅上,苍白的胴体上不见一丝毛发,以及“预言”了马荣想要调查的玉姑娘之生死日期,塔拉的存在就像死亡本身,制造着“难以名状的可怖情形”,而她言说中的死亡却以和生命并列的方式存在,死人比活人永远要多,死人保持着死亡的永恒状态,所以不要忽视每一个死者,当然生者也只不过是死者的一种形态——这种解构了生与死之关系的方式成为了高罗佩的一种命运观点,而在狄公探案故事里,对死亡的阐述,对死亡的言说,以及对死者的重视也成为狄公探案的一次心理意义的探寻。

死亡是什么?在案件层面上来说,自杀、他杀、谋杀所构筑的就是死亡事件,所以死亡是案件发生的一种现象式呈现,这就是狄公系列小说中无法逃离框架的命案。在《紫云寺》的第一章,就出现了命案的现场,在古井边,女人和男人在杀人之后面对的事幽暗湿热的寺庙后花园,是从枝头飘然落下的杏花,是灯笼照耀出的斑斑血迹,女人让男人将“东西”扔到井里,“这口古井已有多年不曾用过,想必根本没人知道。”尸身被投下古井,而用项巾包起的人头被埋到隐秘的树林里。男人和女人制造的命案是在古井、寺庙、密林中发生的,它是隐秘的一种存在。而对于狄公来说,死亡成为他进入案件的一个进口。

身为兰坊县令,狄公担心自己的三位夫人在小城中过得太过乏味,尤其是在这个偏远小县,突厥风盛行,汉人在这里总像被隔绝着,所以他要为大夫人举办寿宴,从古董店里买了一个木盒,上面用翡翠刻成的“寿”字很适合狄公的心境,但是在打开这个盒子的死后,发现里面竟然夹着一张纸条,“吾饥渴不堪,命已垂危,望速来相救,玉字。己巳九月十二。”署名“玉”的人写下的这张字条似乎是生命最后时刻发出的呼喊,它指向的就是一种死亡;兰坊的班头前来禀报,说抓到了一名叫阿刘的游民,昨晚他和一名叫曾三的恶棍发生口角,之后就杀死了他;奇怪的“玉”留下的呼救纸条,阿刘和曾三打架发生了命案,两件事情都和死亡有关。狄公想起兰坊此前发生过一桩大案,朝廷金部司库携带的金锭被盗尚未结案,在四名兵士把守的县衙司库内金锭被盗,这虽然不是一起死亡事件,但是一样让狄公寝食不安,“失踪”所代表的其实也是死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死亡提供了案件最直接的结果和形式,而随着狄公展开调查,更多的死亡构成了案件复杂的表象。根据“玉”的线索调查兰坊一年来失踪之人,洪亮得到的结果是,两人被报失踪,一个是本地突厥马贩子的女儿不见了,但是一个月后她现身了;第二个失踪的人则叫明奥,身为锁匠的他出门之后再没有回来;但是没有一个叫“玉”的人被报失踪。从木盒的纸条为进口,狄公又去调查古董店,从而引出了将木盒卖于掌柜的画师李恪,为了生计,李恪专门画那些周身半裸、面貌狰狞的密教神魔,按照他的说法,兰坊城内有不少突厥人和回纥人,他们对这类佛法的需求很大,“他们笃信新近传来的密教,认为男女交合可代表天地相互作用,并可以此而修炼成佛,实在令人不堪。”从吗,木盒引出李恪,从李恪引出密教,从密教引出那座紫云寺发生的故事:“大约八九年前,城东门外的山上有一座紫云寺,正属于这一教派,常有许多突厥人越境而来、前去参拜,还有信奉此教的其他胡人。后来官府插手进来,强行遣散了寺内的男女僧众。不过兰坊城内有些佛徒仍然信奉此教,买了这类画像挂在家中佛坛上,坚信那些凶神恶煞会保护他们,不但能趋吉避凶,还能长命百岁、多子多福。”尽管如此,这一条线索似乎并没有带出更多的死亡谜案。但是狄公派马荣深入突厥人和回纥人生活的地方,却发现了死亡有关的线索,马荣深入调查,他找到了曾经认识的回纥人吐尔贝,吐尔贝又向他推荐了古怪的突厥女人塔拉,“她是个货真价实的女巫,能知道过去和将来的事。如果族里有人想要办大事,总会先去问她一问。”当马荣找到她,发现了这个像是死亡本身的怪异之人,而塔拉就说出了玉的生死,还具体告诉马荣她死于“折断脖颈”——塔拉所讲的是亲历之事还是一种预言,神秘主义的背后是不是死亡的另一种言说?

编号:C38·2221105·1890
作者:【荷】高罗佩 著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版本:2021年08月第1版
定价:48.00元当当24.00元
ISBN:9787532786244
页数:265页

木盒引出的线索似乎停留在和紫云寺、和塔拉、和密教相关的神秘主义中,但是曾三的命案却牵涉出更多的死亡。曾三被发现死在紫云寺旁,班头带人前去发现死者的脑袋被砍下,旁边扔着一把突厥人的双头斧,阿刘则在花园一角的树下大睡,外卦上沾着血迹,但是阿刘只承认昨晚喝醉酒和曾三有过争吵却并没有杀他,而从曾三的死牵出一个名叫老五的兄弟,老五和他因为女人的事发生争吵,老五曾扬言要杀了曾三,但是后来老五带着女人去了邻县同康,而同康正是司库金锭运送时那只箱子边缘裂开的地方,狄公判断金锭的风声就是从同康被传出去的。而实际上,曾三命案牵涉出另一个死者,因为被砍去了头,狄公查看后认为,死去的人并不是曾三,“就在今早,我说过此案只是地痞流氓的逞凶斗殴,却是大错特错了!如今看来,此乃一起双尸案。”紫云寺旁的尸身不是曾三而是另一个人,而曾三的尸身又不见了,那么另一个死去的人又是谁?紫云寺无疑又成为狄公关注的重点,他联系金锭被盗案,认为紫云寺可能就藏着失窃的金锭,“每逢时局动荡,僧人们常会将金佛像与其他贵重法器—并埋起,免得被人偷去。若是紫云寺中也有类似的宝藏,倒不失为一个合情合理的作案动机。唯一麻烦的是我此处藏有什么宝物!”

紫云寺本由天竺僧人在二百八十年前所建,寺内的法事从未长期中断过,三十年前,有三个信奉新兴密教的法师越境而来,还带着三名尼姑,他们将紫云寺改换门庭,僧人皈依了密教,从此密教在胡人中像野火一般迅速传播,就在十五年前,当地名流土告发紫云寺内以信佛为名大行淫乱之事,于是紫云寺被封,住持被套上锁链解送京城,寺内僧众也被悉数流放。就在去年,县令还打算永久关闭旁边的庵堂,但是一个姓张的银匠病故,妻子由于虔心向佛,于是出家为尼请求在庵内修行,官府同意了。这就是紫云寺的历史,它和密教有关,它也最后留下了住持。狄公进入荒废的紫云寺,却发现地板被人撬过,似乎在寻找什么,而马荣深夜进入密林,竟然发现了古井,并在古井里发现了一个尸身,从背后的纹身来看,他就是曾三——还有一个被发现在紫云寺旁的尸身到底是谁?

从阿刘德口中得知,曾三曾与一个男子暗中筹划敲诈银钱的事,那个男人就是杨茂德,而杨茂德也已经失踪不见,从发现的尸身上狄公抖落了灰色小片,这些不是平常的尘土,而是细小的碎屑,它们是作画的颜料,所以此人就是李恪叫来帮忙的杨茂德。双尸案似乎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但是背后的凶手为什么将他们的头都砍下?调换的背后有什么企图?狄公想到了紫云寺被敲掉的地砖,想到了凶手在寻找什么,于是他和金锭失踪案联系了起来,但是仅仅是逻辑上可能得联系,在没有更多线索的情况下,案子依然被搁置在那里。关键的是“玉”案件的突破,狄公主动出击,贴出告示,明确玉的失踪,就在贴出告示之后,致仕刺史吴宗仁赶到了县衙,同时带来了钱庄掌柜李迈,揭开了关于女儿的一段隐秘故事。

吴宗仁说起自己的女儿,她是三年前过世的发妻所生,在快满十八岁时许配给了李迈,但是家中请了年轻书生担任书记,那人就是杨茂德,不想杨茂德竟是个恶棍,“居然在背地里勾引小女。”但是狄公刚接待完吴宗仁,夫人又告诉他说吴夫人也找她,而吴夫人说吴宗仁怀疑她将女儿藏了起来或者卖给了妓院,吴夫人当然矢口否认,但是她说到了杨茂德,说自己和杨茂德有来往,“他深通人情世故,看出我平素日子过得无滋无味,于是请我去一处地方散散心,不消说全是光明正大的。”吴宗仁、吴夫人、吴小姐以及李迈、杨茂德之间构筑了复杂的关系,狄公认为,吴小姐失踪案,紫云寺内人命案,这两件事都与杨茂德有涉,这当然不是巧合,而且塔拉也知道吴小姐,“可见此事与突厥人亦是不无干系。”为了得到和突厥人之间存在的关系线索,马荣再次深入,他认识了和曾三敲诈有关的丐王,从丐王女儿春云那里得到了紫云寺的草图,而且在紫云寺的密林里发现了一颗人头,那人头就是杨茂德的。

线索不断丰富,死亡气息也已经越来越浓厚,之后除了乱子,突厥人想用石头砸死塔拉,塔拉最后对马荣说的一句话是:“等我死后……将尸体焚化。”到了这个时候,狄公显然已经从纷繁复杂的关系中梳理出了重要线索,“我们所遇到的,其实只有一桩案子。”一年前的司库金锭被盗案、玉的失踪案和紫云寺命案就是一个案子,只不过从案子里衍生出许多枝节,“开端便是黄金被盗,正是围绕这五十锭黄金,渐次生出了一长串极为复杂离奇的纠葛与纷争。”为此,狄公开始玩一个纸片游戏,他将嫌疑人的名字写在纸片上,从而进行案件的推断。从吴宗仁到吴夫人,从明奥到吴小姐,从曾三到李迈,和钱有关,和情有关:或者吴宗仁、吴夫人、明奥合谋盗走了黄金,又被明奥藏了起来,之后发生内讧,明奥被杀死,吴小姐知情也被杀死,当然还有曾三,还有杨茂德。

第七张纸片被翻起,却没有任何名字,漆黑的纸片代表着什么?狄公说:“我曾经试图写过,或许是个幽灵的名字,佛寺幽灵,后来又将其抹去。这一张代表着死亡。”按照塔拉的说法,活人必须和死人和谐相处,活人本就在坟墓里,这出自一个女巫之口,其实也道出了死亡并非远离现实,而狄公正是从最后的死亡纸片中发现紫云寺命案的最后一个线索,当他们进入地窖,发现了一具女尸,她就是失踪的吴小姐,还发现了一具男尸,他就是死去的明奥——他们既是实施者和知情人,也是牺牲品,而凶手还有一个,那就是丐王,正是他最后杀死了杀死了明奥的杨茂德,而他之所以这么干,和紫云寺的过去无关,和密教无关,“塔拉已经不在人世,我也是将死之人,为何不能对老爷讲呢?”

三起案件汇聚成一起案件,所牵涉到的死亡是狄公系列小说中最多的,而高罗佩在这里除了让死亡成为一种现象、一种线索之外,更是阐述了死亡代表的意义,塔拉的那些话就是打开了生者和死者的世界,而他的死也成为死亡的一个预言,按照丐王的说法,“她与大殿正中的莲花图案有着神秘的联系,那是生命力的永恒象征,由于不断献祭而十分神圣,每逢月圆之夜,她总要去那里燃起一堆圣火。”但是生命的圣火在案发那一夜熄灭,无法绕开情,无法避开欲,塔拉为心爱的男人而死,丐王也为心爱的女人而犯下作孽,他也在失去了爱的希望之后选择了死,“虽然我们知晓太多东西,但并不知人总是在不停地打转,以为自己走到了尽头,将要达到终极神秘时,却忽然发觉又回到了起点。塔拉通晓所有秘术,修为甚高。她爱上了李恪,从此离我而去。”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4355]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