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3 乌龙启幕的“奥斯卡”之夜
2014年巴西世界杯第一日战报:
·巴西3-1克罗地亚
如果说它是看不见的大陆,只因为我们看不见。但或许这就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了……
——【法】勒克莱齐奥《看不见的大陆》
We are one,是四年轮回到一个新的起点;We are one,是全世界关注一个飘飞的球;We are one,也是从深夜到黎明独坐在沙发上呼吸着的一个人。所有人是一个人,是看见的一个人,是听见的一个人,是无限消除空间和时间的距离合二为一的一个人。
所以当午夜2点的闹铃把我从一个零碎的梦中唤醒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了走向了唯一的“巴西时间”,和那无数个“We”一样,用一个小小的电视屏,用一个小小的手机屏,连接起来。那连接的动作只是压下电视机开关,按下遥控器按钮,圣保罗瓦蓝的天、温暖的阳光,斑斓的色彩便出现在面前。那连接的动作是打开手机,在墨迹天气里添加城市“圣保罗”,这个巴西最大城市便以“天气晴,气温20-28℃,气压1021百帕以及那个大大的26℃实时温度”呈现在我的面前。
没有距离,11个小时的时差被涂抹了,南与北,冬与夏的隔阂也被涂抹了,甚至那球场上“中国莫利”的广告牌和“光伏入户”的广告语,让人感受到了最接近的中国元素,但是在国界之外,在汉语之外,则是全世界都能读懂的情境。圣保罗的天是我们的天,圣保罗的足球是我们的足球,圣保罗的音乐是我们的音乐,圣保罗的激情也是我们的激情。科林蒂安足球场里是“宇宙洪荒”的主题,是南洋杉、蕨类、凤梨树、帝王莲的植物志,是划独木舟的瓜拉尼人、吹阿比豆乐器的土著人、跳桑巴舞者组成的人类生活,是裁判、红牌、哨子有关的足球世界,自然、人类和足球是一个夜晚的浪漫主题,是一个城市的激情主题,是We are one的普世主题。
![]() |
我们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进球 |
或者桑巴舞过于保守、沉静,或者那叫阿比豆的乐器更像是男人的阳具,或者开幕式过于单调,或者放飞和平鸽、残疾人开球已无悬念,而当美国流行天后詹妮弗-洛佩兹用另一种激情点燃球场气氛,知名说唱歌手Pitbull以及巴西音乐人莱特在“We Are One”的主题曲中将足球的大同以理想主义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时候,25分钟的“同一首歌”只不过是这个夜晚的序曲,世界杯已经开幕,当目光最终聚焦在一起的时候,是东道主五星巴西的亮相,是“格子军团”克罗地亚的演出。是的,他们对于我是陌生的,没有肥罗,没有小罗,没有卡卡,没有苏克,或者只有最近才听说的内马尔,这个18岁就当爹,有头发,没龅牙的巴西前锋无论如何给人一种青涩的感觉,而这种青涩也是巴西队带给人的整体印象。
所以当第11分钟那个巴西队98场世界杯首粒乌龙诞生的时候,你丝毫不会觉得唐突,马塞洛用脚把那颗叫做“桑巴荣耀”的足球踢进自家球门,他的脸上现出尴尬的表情,露出苦涩的笑,像极了邻家的男孩不小心打碎了别人的玻璃,有些懊恼,有些无奈,却也充满了游戏的味道。但是这个充满随机和偶遇的世界有时候却并不以游戏的方式代替争抢和攻守,在乌龙、黄牌之后,完全变成一幕戏剧,22岁的内马尔以一个禁区弧顶的低射把巴西带向了重新出发的起点,1:1更大的意义或者是让马塞洛可以消除尴尬和苦涩,可以重新面对自己和敌人。
这是第29分钟的射门得分,而对于克罗地亚来说,从乌龙送分到进球追平,格子里跳起的就是那暗藏杀机的桑巴舞。但是,这还不是结束,第69分钟,那个名叫奥斯卡的球员一次右路低传,把球传到了弗雷德脚下,而当他停球转身的时候,一只手搭在他肩上,然后便是应声倒地,便是吹罚点球的哨声,便是克罗地亚的争议,便是洛夫伦的黄牌,便是内马尔主罚点球命中。一丝犹豫,几脚碎步,当脖子文有某个人签名的内马尔将“桑巴荣耀”推射向球门,又被普莱蒂科萨侧身扑到,却最后滚入大门左侧的时候,2比1的比分将一幕掺杂着表演的进攻演变成内马尔走向巨星舞台的开始。
但这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戏剧,连同马塞洛的乌龙,连同弗雷德的摔倒,还有最后奥斯卡的推射,补时阶段的反击,突破两人包夹的射门,距离门线18米的最后得分终于让五星巴西在3:1的比分面前,在狂欢的球迷面前,制造了一个有些传奇有些精彩有些做作的“奥斯卡之夜”。而不管是乌龙还是扳平比分,不管是超出比分还是锁定胜局,4粒进球全都由巴西队员完成,揭幕战似乎只有这一支陌生、青涩的球队,那一首“We are one”更像是对于他们“一统天下”进球欲望的生动阐释。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124]
顾后: 飞翔的复仇终结斗牛士神话
文以类聚
随机而读
- 1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