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7 末端的终结
那里,或说在这里,或在她所在的地方,既无空间,也无时间。只有连接。万物都被连接起来。人类的所有知识都汇集起来,被链接,被超链接,这个网站通向那个网站,这个事实关联那个事实,敲一下键盘,点一下鼠标,输一组密码——无边无际的世界,阿门。
——唐·德里罗《地下世界》
红色的“×”如此明显地出现在浏览器任务栏的通知区域里,它的注解是:“本地链接已断开”。一种回归到没有网络连接的原始状态中。万物没有被连接,像是一个在岁末必须进行的行为艺术,在被悬置的状态中,时间是时间,空间是空间,它们单独存在,它们互不干涉,即使敲一下键盘,点一下鼠标,世界依旧在它应该的位置上。
我也在我应该的位置上。我的面前是不被连接的电脑,我的面前是一本不被连接的书。它们也单独存在,它们也互不干涉。只有当阅读变成记载,变成摘录,它们才有限地结合成一个终端。家里断网已经快一个星期了,底下的猫或者路由器的灯只是象征性地跳跃着,但是没有意义。我检测不到问题所在,索性也就随它而去。但是这仿佛也打开了一个岁末的启示,说出“阿门”的时候,世界根本没有无边无际的淹没感,只有真实的存在,只有可触摸的存在,蔓延开来,成为一个无法更改的标记。
死去,是因为必须死去。搬家计划已经倒计时,终点就写在即将到来的2015年的开头,所以在新的一页即将翻开的时候,老去的一页就一定要埋葬在再也回不来的时间和空间里。无法连接原本是猝然降临的事故,而在即将告别的旧房子里,却像是已经走到的末端。是的,新的一页要翻开,就意味着旧有的一切都将离去,不管是正常还是病态,都无法逃避被淘汰、被置于一旁的命运。所以,只有通过那个小小的U盘,一切才象征性地被连接起来,图书的字句被扫描成电子版的文字,文字用通过U盘拷贝到可以连接的网络上,从一台电脑到另一台电脑,从一个终端到另一个终端,只有在U盘的即插即用中才能实现。
而所有的线路也只是一根根没有数据的普通线路,从端口里拔出,从电脑中移除,它们就是没有数据流动的线,然后整理到袋子里,加上猫,加上路由器,一一回归到物的状态中。而接下来,连同这一台电脑也将彻底从生活中告别。已经记不清面前的这台电脑购置于何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它似乎总是落后,极小的内存早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缓慢的打开速度也完全没有了利用率。所以它的命运早就在无法连接的状态中,而从最开始的Windows98到Windows2000,再到Windows XP,每一个系统都变成了过去式,变成了一个在记忆中出现的图景。
这是一个时代的标记,似乎生活永远落后在“万物都被连接”的状态中,只有原始的录入,只有原始的存储,只有原始的即插即用。而电脑似乎并不是孤独的存在,还有家里的电视机,也是14年前的产品,不是平板,不是高清,也没有复杂和丰富的功能,就这样简简单单存在,就这样烙下着记忆。而在这时代到来之际,连同不能上网的电脑,都被推到了沉默的边缘。是的,网络要移机,电视要移机,固定电话要停机,新陈代谢或者转型升级,就像一个生命体,在经历了诸多改变之后必然要从微观的历史中退场。
而眼前,却依然是一个无边无际的世界,新的电脑,新的电视,新的房子,新的生活,键盘、鼠标,以及那一组密码又将起死回生,“万物都被连接起来”。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502]
顾后: “人人”是个危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