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9 只是一场海量的狂欢
外面阳光的确很丰盛,是秋天最好的诱惑,这个时节坐在培训课上,感觉是错过了外面的精彩和温暖。并不是想要拥抱阳光和陌生的庭院,而是想走近一种开放的空间,对面的马路,再过去的山野和河川。总之一双眼睛就够了,就能装下整个秋天。
但我还是要把目光收回来,收回到这个会议室,几十个人坐在下面聆听的会议室,我在上面,受宠若惊般将一种叫做“网络新闻”的课,其实只是限于文字和案例,限于基础的讲解和传授,不是更开放的空间,是上下的错落,是关于网络新闻的一次集体接近。
实在讲不出什么东西,于我来说,网络新闻在深度发展中,却也是丧失了必须的机制和体制,看起来热闹,其实很孤独,是一种走在陌路的感觉;看起来很丰富,其实是喧嚣,是一场海量的狂欢,最后可能剩下的只是泡沫。在“全民记者”慢慢成为事实的时候,很多人以为改变了中国新闻的传播方式,“自媒体”、“平民化”、“一个人的通讯社”,这些引号的下面是一个时代的偶然事件,而更多的还是我们不能跨越的围墙,不能跨越的GWF,真相离我们多远,是一个空间和另一个空间的隔离带,关上门就是相安无事了,最大的悲剧在于即使打开了门,你也看不到外面的马路,看不到更远的山野和河川,甚至你走不出微小的一步。
还有一个内容是关于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我说,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高度媒介化的透明社会,一个舆论监督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社会,一个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意识空前提高的社会。面对突发事件,想再搞封锁消息,回避媒体,隐瞒真相或者以对抗的方式回避舆论监督那一套注定会失败。无数案例表明,在当代社会,一个不重视媒体,特别是不重视网络舆论,不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舆论监督而搞监督舆论的政府,最终都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其实还是流于理论,流于偶然事件带来的革新实践,但更多的是把网络视作洪水猛兽,把网民当成是地痞流氓,官与民的对立本身就是网络时代最大的误区,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ID的世界,后面所有的东西都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我们对待舆论最常用的仍然是打压、辟谣和封锁,“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这样处理危机,使我们生活的网络仍然是和谐、诚信和高雅的虚拟。
所以,网络是一潭死水的存在,看上去很泛滥,其实是泡沫,下面已经干涸,甚至你找不到源头了,这是最寂寞的悲哀。我们只是认真做一个“社会主义网民”,在高度统一的空间里丧失最后的话语权,围在私处的只是一块遮羞布,一阵风过,我们就是没有保护,赤裸裸被围观的一群。
网络是一种幻想,看起来,“网络无边界的特征使得过去基本的政治、法律和经济决策赖以生存的基础都变得难以维系。”但其实,是一种假象,是碎片化生活带来的混乱,是人肉搜索带来的不安,是强大舆情监控下面的“五毛党”,除此之外,就是寂静得让人感到恐惧。
还好,等我结束讲课,外面阳光还是那么丰盛,山野河川还是那么井井有条,在回家的路上,我重重地打了一个瞌睡。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