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09 向天问 指南山
多次到过太湖源景区,但是对于近旁的指南山却一直未曾去得,早听说指南山已经成为资深背包客和摄影师常爱光顾的世外桃源,所以对于指南山向往已久,在我看来,“指南山”这三个字不是地理学上的,而是美学意义上的。
从盘山公路往上,越觉深邃,已是深秋时节,山峦叠嶂之处,红叶已分外醒目,行至高处,忽见一错落村庄,村口的天池正在修缮加固中,池水因建设原因十分浑浊,白条的栏杆在这个秋意正浓的时节显得有些唐突,据说,这天池海拔约600米,面积7000平方米,本没有栏杆,但是近年来,村落的大部分废水排入池内,使池水出现较明显的富营养化迹象。此次整饬大概是为了恢复天池清秀的本质,以适应越来越开放的旅游需求。
指南村其实位于一个小盆地内,放眼望去,都是满目的秋色,三金说,这村中有三株较大的枫树,红色装点,三足鼎力,无奈没有尽红,在百树沧桑的背景下,还是有些淹没了。
闲足山后,还是看到了银杏掉落的满地黄金,今天是久雨之后的第一个晴日,银杏叶在阳光照耀下显得熠熠生辉,脚踩在上面会自然想到叶落归根的意义。其实,在这个村落里,一些古建筑还是很有历史的纵深感,庭院、青石以及端坐在门口做针线的老妇,总有一种时光倒错的感觉。听说,村中还有千年以上的古姓:郤。我不知道指南村的历史,听三金说,早几年在村子车站那边发现了战国时的青铜器钱币,虽无考证,但村子里那些古庙、古池、古墓、古宅却处处遗存着历史的印记。
对于指南村的名字来历,我没有查阅相关文史资料,也没有寻访村中长者,但是我从个人感觉出发,应是“指·南山”的句读,放眼皆山,应没有指南之理,而南山作为中国文化中的祝福语寄托了人们的真诚希望。
美好的愿望都是相似的,那些古老的麻栎、青冈、枫香、银杏,“护卫”着小村世世代代平和、宁静的生活。而指南山的秋天是安静的,是绚烂的,是成熟的。所有色彩都无法穷尽的金黄,是在指南山那一片叶子里完成秋天的告别,从此,我们将一直指望南山的祈愿。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090]
思前: 空山新雨后(色图)
顾后: 记者节 默默送别英雄
随机而读
- 1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