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13 雪还没有下
如此三番五次说到雪,并且经历雪,实在有些匪夷所思,不如把2011年的天空称作诡异。早上天气预报说,下午可能会有飘雪。“可能”这个词含着太多的谨慎,天气预报也会因为不准而致歉,似乎雪已经完全变成了我们的期望。这个上午,天气很晴朗,阳光很通透地照射下来,完全没有预兆。我是不相信奇迹,仅仅几个小时之后会有雪花飘落,只是那么无意地等待,那么无意地验证预报。是的,下午开始,天有些变了,云层在增厚,暗暗的似乎是前兆,但我相信这样的等待还是会失望的,雪在千里之外,雪在我们一次次的想象中,仅此臆想,便是把自己从某种状态中抽离出来。
新年之后,短短几天,雪已经光顾了三次,但几乎都是软弱无力的,来得快化得快,甚至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像不曾发生过的故事,匆匆,抵不过消失的宿命。留存下来这个冬天的记忆也只在去年岁末的那片白,那片可以抒情的白。不是我多么渴望大雪纷飞,而是不给力的雪花像碎末一样会掩盖它应有的颠覆意义。我是喜欢完全被覆盖的状态,那就是一种生存的革命,你只需扒开一个出口来呼吸,而余下的都是一色的景致,那些现实带来的突兀和不安便会暂时脱离视线,那时便会感觉人是单一的存在,没有岔口,没有方向,甚至没有影子。
但雪还是宿命的,它其实不曾改变我们什么,只是我们太习惯被某些东西覆盖,重新寻找自己,那仿佛是一次新生,仿佛是一次蜕变,这倒是雪之外的一种感情。其实,雪的象征意义已经越来越淡化了,在一个碎雪极度频繁光临的这个冬天,意义也逐步碎片化。这个城市,雪甚至在被制造中,大明山的滑雪场即将开业,一场声势浩大的“造雪运动”正在蓬勃开展,据说,现在厚度已经超过了一米,在这样的商业利益下,雪已经完全消解了它的象征意义,而成为一种批量生产的产品。
作为一种商业行为,当然不必去指责这意义的沦落,雪,由冰晶聚合而形成的固态降水,英文:snow,从雨、从彗,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的意义原本就是过多地被我们劫持,被我们抒情,而越来越偏离了它的基本属性。“松品落落,雪格索索。”、“于时始雪,五处俱贺。”、“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我们的世界里,太多的东西被赋予了象征意义,玫瑰的爱情,寒梅的傲骨,钻石的永久……这样的象征当然是为了做一些抒情的需要,但长久了,我们就会麻木,甚至连颠覆的勇气也没有了。
很多事情已经变成了一些习惯,包括等待。雪还没有下的这个午后,阳光打在身上,我静静地坐在冬天里,保持着多年以来的状态,或悲或喜,都不因雪而改变。那年,他说:“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151]
思前: 《岁月神偷》:幻变的生命无须救赎
顾后: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