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12 《岁月神偷》:幻变的生命无须救赎

冬天的午后有一种懒慵的感觉,我似乎对暖暖的阳光不能有任何可以抒情的理由,它存在,它照耀,然后它移动,影子都在变化,像一个日晷的原始记时,不经意间便带走了大半时光。“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粗读这句话的时候,我一直觉得它就像这暖日一样,告诉我们一个时光流逝的规律,浅显易懂,不需要什么影像的演绎,所以懒散如我,会把上映快一年的《岁月神偷》只是当成午后无聊时光的一次简单浏览。但是当110分钟的电影的舒缓中结束的时候,忽然有一种很失落的感觉,那种感觉像把你身上原本以为充实的生命都掏空了,久久回不过神来,久久便把那日光移动的变化给忽略了。

久久是一个要命的状态,它很深地扎进心里,然后就是怅然若失,而若失的背后倒是想挽留点什么,想争取点什么,抑或想改变点什么,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很疑惑的感觉,一部电影还从来没有如此让我强烈感觉到这样的触动,那些我们原本拥有的东西会倏忽从身边消失,真的像我们不经意的岁月,偷走了我们珍藏的东西,那种东西可能是爱情,可能是生命,可能是亲情,但一定是我们心爱的,而当罗进二最后重复奶奶的话说,“如果你肯放弃所有最心爱的东西,把它全都扔进苦海里,把苦海填满,就可以和你的亲人重逢了。”仿佛那些心爱的东西原本就是我们不小心偷来的,幻变的生命里,我们只是用这种轮回的方式抵抗岁月的流逝。

如果必须抛弃这么形而上的哲理性命题,那么我们就应该还原电影中的现实元素,这是一幅“香港往事”的影像画卷,这是一个家庭的变故,这是一个街区的变迁。抛却影片深深打上导演罗启锐童年经历的烙印,影片其实就是用“岁月”来还原一个时代老去的记忆。做鞋的小人物、清贫的永利街、势利的鬼佬“白长官”,以及苏菲的举家迁徙,无不折射出60年代香港的混乱和无奈,而10号台风吹坍店铺的场景就是要把一个仅能糊口度日的下层家庭推向风暴的旋涡中心。于是,平安幸福的普通家庭在一夜之间陡生变故、支离破碎……

而电影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展现历史,而是用一种温情来化解时间留下的印痕,化解那个时代的风暴,于是被岁月偷走的同时,罗进二也在实践着还原童真的偷,整部影片都以他的童年视角作为基点,可爱的旁白一下子让人感觉温暖,透过鱼缸的世界,被饰以儿童的单纯和美好,也巧妙地避开历史背景下的重大事件。鬼佬差人是盘剥的吸血鬼,也可以是他嬉戏的对象,孙悟空和英国旗可以代表文化冲击与政治环境,也可以仅仅是书包里的玩具,而除此之外,是音乐,是收音机,是夜光杯,是冯宝宝的明星相,也可以是敲着桌子吃着掉下来的碎末,可以说,在这里所有呈现的东西都是美好的,而正是孩子天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抵抗岁月的侵蚀,也正是这种对抗,让我们发现的不是凄苦,而是坚毅,不是悲情,而是感动。罗爸说,做人,最紧要系保住个顶;罗母说,做人,总要信;他们一起说:一步难一步佳,难一步佳一步,小人物的悲欢离合透出一丝泪,那泪里有着凄风冷雨,更多的却是信念和坚持,所以幻变的生命,根本无须救赎,再苦海边,要的就是面对彩虹的未来。

罗进一的血癌自然是没有什么创新,而且用他的死来煽情,的确很老套,这是难得抽离出现实的凄风冷雨,但它却是一个伏笔,在一个个体无奈的死亡背后,反而更多呈现着生命中的美好,更多呈现出永留心间的那些彩虹、热带鱼等梦幻符号。这样的桥段背后就是传递这样的信念:岁月流逝中,要不忘来时路的坚强与乐观。

催泪是有段位的。低级的,是跪在你面前,杂耍般炫烂地向你展示人间所有的惨事,用同情心来要挟你的泪腺。高端的,是不动声色地击中你最隐秘的心事,你感到温暖而又伤感,一颗泪珠滑下来,脸上还有着怕被别人识破的仓惶与不好意思。

这话我大致是同意的,而当从影像中抽离出来的时候,其实冬日的阳光已经重重移动了,“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这话里分明是我欲哭无泪的心痛,而我们没有什么好偷的东西来抵抗和还债,所以芸芸,最好还是把记忆抹去,把时间还给时间,再不要让心头伸出一点皱纹和不安,“所有鱼都很开心的,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鱼的记忆力很短才3秒钟,当它从鱼缸一头游到另一头,再回头时已经不记得自己刚刚游过,以为又到了新的地方。”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808]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