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三部曲

  • 编号:X38·2231217·2048
  • 作者:【法】让·季洛杜 著
  •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 版本:2023年04月第1版
  • 定价:69.00元当当34.50元
  • ISBN:9787020178544
  • 页数:340页

让·季洛杜,法国剧作家,曾参加次世界大战,战后创作了多部小说和戏剧作品,与科克多、阿努伊、萨特、加缪等人一样,以现代思想重写古希腊神话,他以古希腊经典戏剧为蓝本,重新创作了多部现代剧,包括这三部剧作《安菲特律翁三十八世》《特洛亚战争不会爆发》和《厄勒克特拉》。自索福克勒斯始,经由普劳图斯、莫里哀、德莱顿、克莱斯特等人,许多作者讲述过安菲特律翁的故事,故季洛杜戏称“顶多贡献了同一故事的第三十八个版本”;重写特洛亚战争的故事,宣称此战“不会爆发”,季洛杜究竟是背叛还是传承荷马的精神,可谓众说纷纭;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都写过厄勒克特拉神话,她身为公主做了奴隶,常年受辱,衰老憔悴,久别重逢的弟弟不敢相认……季洛杜重写这个苦难的悲剧人物,“替厄勒克特拉的雕像掸去了尘灰”。

柏格森主义

  • 编号:B83·2231217·2047
  • 作者:【法】吉尔·德勒兹 著
  • 出版:上海人民版社
  • 版本:2023年05月第1版
  • 定价:48.00元当当24.00元
  • ISBN:9787208182189
  • 页数:196页

柏格森的哲学标志着从19世纪所盛行的概念思维的理性主义转向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所掀起的直觉主义的非理性主义和生命哲学的运动,柏格森主义的一个基本论点是主张通过反求诸已对意识绵延和生命之流的直觉建立本体界的形而上学,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概念思维建立现象界的科学,他不把永恒不变的理念当作本体,而视意识绵延和生命冲力为本体。在本书中,哲学家德勒兹尝试以自己的方法解读另一位哲学家柏格森,德勒兹主要参考了柏格森的《论意识的直接所予》《物质与记忆》《创造的进化》几本重要作品,对其几个重要概念——绵延、记忆与潜能性、直观、生命冲动与绵延的繁复体等——进行了细致解读,而本书的直接目标正是确定绵延、记忆、生命冲动这三个概念间的关系及其蕴含的进展。对德勒兹而言,柏格森哲学是建立在直观上的严格的、方法论的哲学,借由柏格森,读者能清晰地看到德勒兹重要概念的痕迹。

流行体系

  • 编号:B83·2231212·2046
  • 作者:【法】罗兰·巴特 著
  • 出版:上海人民版社
  • 版本:2016年07月第1版
  • 定价:48.00元当当24.00元
  • ISBN:9787208139053
  • 页数:286页

《流行体系》是贯穿巴特前后期思想、具有转折上独特地位的著作,而且从研究(1957—1963年)到出版(1967年)历时十年。它强调以符号学理论为背景的建构方法,把流行服装杂志作为一种书写的服装语言来分析,由此解答了流行体系既是不断变异又是永恒回归的双重个性,并且认为服装作为交流工具,我们的穿着方式是根据我们时代的惯例表达我们对于自己想要成为何种人所怀的希望。在这本书里,罗兰·巴特应用他在语言学和符号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将流行服装杂志视为一种书写的服装语言来分析。将这种书写的服装看作制造意义的系统,也就是制造流行神话的系统。罗兰·巴特的《流行体系》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相当明确的商业性质,它的功能不仅在于提供一种复制现实的样式,更主要的是把时装视为一种神话来传播。从这个角度来看,罗兰·巴特认为流行服装杂志只是一台制造流行的机器。

在自然主义与宗教之间

  • 编号:B82·2231212·2045
  • 作者:【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0年05月第1版
  • 定价:58.00元当当29.00元
  • ISBN:9787208151505
  • 页数:431页

“9·11”事件之后,宗教不再是“过去时代的遗留问题”,当今时代的精神特征呈现出两个截然相反的趋势:一方面,伴随着基因科学和大脑研究的进步,一种自然科学式的、对人的客观化的自我理解,侵入日常的行为整体关联之中;另一方面,人们又可以观察到信仰传统的复兴和信仰团体的两极化。本书汇集了哈贝马斯21世纪初期发表的一系列论文,在洞察到了自然主义与宗教之间的张力后,他认为当代社会的精神状况表现为自然主义的传播与原教旨主义崛起两种相反的趋势,这两种精神状态,不仅表现在思想界的争论,而且在两方面的公民社会中演变为政治斗争。哈贝马斯主张理性与信仰在现代依然处于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他认为要解决宗教带来的社会冲突问题,就必须把宗教引入交往理性的轨道,9·11事件促成了哈贝马斯思想轨迹上的转向,通过哲学路径他重新思考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关系。

“景观”文学

  • 编号:H21·2231212·2044
  • 作者:【瑞士】樊尚·考夫曼 著
  • 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本:2019年09月第1版
  • 定价:58.00元当当29.00元
  • ISBN:9787305222870
  • 页数:248页

“景观社会”是城市批评家、电影导演、20世纪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居伊·德波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概念。于他来说,当一个社会深深地陷入了商品拜物教的泥潭,那么这个社会的真实人际关系也就被剥夺了,而景观就是商品关系取代社会真实关系的一种病态的症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随着新技术、新媒体,以及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景观的性质是否也发生了变化?曾经被广泛认为是“心灵栖息之地”的文学和艺术是否也在悄然改变?法国文学教授樊尚·考夫曼的《“景观”文学:媒体对文学的影响》一书试图回答上述问题,他向读者介绍了欧洲某些沉溺于景观的知名作家,同时也对“自我虚构”体裁作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一套崭新的当代文学批评方法论。考夫曼在书中指出,对于作者而言,如果想让自己的作品被阅读,除了书写文字,他还需要制造“景观”——在媒体上抛头露面,在社交网络上和读者互动,以说明自己是谁。

宇宙奇趣全集

  • 编号:C38·2231212·2043
  • 作者:【意】伊塔洛·卡尔维诺 著
  • 出版:译林出版社
  • 版本:2019年07月第1版
  • 定价:55.00元当当27.50元
  • ISBN:9787544722285
  • 页数:400页

《宇宙奇趣全集》首次将卡尔维诺从一九六四年起讲的所有宇宙奇趣的故事收录在同一本书中,本书也起到了一个有趣的作用,即把现代科学很难的概念变得轻松而且可见,达到建立一种更接近宇宙起源的神话而不是科学小说的文学种类。在《宇宙奇趣全集》中,卡尔维诺骑着想象之马在宇宙迷宫中漫步,奇点、空间曲率、万有引力等等科学神迹都成为了他天马行空的灵感来源。这本包罗万象的宇宙起源之书赋予文学以科学的诗意,比哲学著作更有深度,比科幻作品更有趣,卡尔维诺说:“宇宙奇趣要讲述的不是科幻故事(也就是说不是传统的儒勒1凡尔纳和H.G.威尔斯式的科幻故事——虽然我很欣赏它)。宇宙奇趣的背后所拥有的更多的是莱奥帕蒂,大力水手的连环画,塞缪尔·贝克特,乔尔丹诺·布鲁诺,刘易斯·卡罗尔,扑克中的画,有时也会有兰德尔菲,伊曼努尔·康德,博尔赫斯,格朗维尔的版画。”

玻璃星座

  • 编号:S55·2231212·2042
  • 作者:【美】施家彰 著
  •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本:2023年05月第1版
  • 定价:62.00元当当31.00元
  • ISBN:9787559858115
  • 页数:400页

作为新墨西哥圣塔菲位桂冠诗人,施家彰“以不动声色的书写技巧创造出一篇篇充满瑰丽想象、诉诸感官、情感充沛的诗歌”,自身经验的多样性使他的诗出人意料地将众多游移的元素和意象妥贴并置,从而展现世界的不同曲面及不可言说的奥妙。本书从诗人迄今为止的创作生涯中选取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分为四辑:辑收录诗人2021年出版的新诗;第二辑收录诗人《红移之网:诗选1970—1998》《结绳记事》《银杏之光》等中早期作品;第三辑收录提名普利策诗歌奖的《罗盘玫瑰》;第四辑收录2019年出版并荣获全美图书奖的《视线》。《罗盘玫瑰》和《视线》为作者风格形成后的成熟期代表作,均体现出交响乐般的整体构思。这些诗蕴藏着翻涌的意识、细微的体察,在对生存的含义与神秘的探寻中,触及自身,结合东方和美国本土文化及多领域经验,形成个人风格浓烈的意象联动和语言魅力。

天空之蓝

  • 编号:C38·2231212·2041
  • 作者:【法】乔治·巴塔耶 著
  • 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本:2017年10月第1版
  • 定价:32.00元当当16.00元
  • ISBN:9787305190186
  • 页数:192页

《天空之蓝》是巴塔耶结稿于1935年的小说,正值西班牙内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故事以主人公亨利·托普曼为第一人称,讲述了这个青年纠缠于三个女性之间,在欧洲城市中酗酒、狂欢、哭泣、迷茫、绝望的黑色流浪生活。整个故事沉浸在压抑、阴沉而绝望的氛围之中,影射了法国知识分子阶层在动荡的时局与暗流涌动的政治势力面前,茫然无措的精神状态。除去创作背景的政治色彩,小说内容洋溢着浓厚的历史氛围,包含着关于20世纪30年代法国左派知识分子的政治寓言。《天空之蓝》是一本“失常”之书,恰如巴塔耶自己所说,“《天空之蓝》中种种骇人的异常之举都源于当时撕扯我的苦难,失常是《天空之蓝》的根基。”巴塔耶试图以为狂怒所裹挟的主人公、悖于伦常的越界行为、赤裸裸的暴力和权力关系,这样令人心神不安的故事来揭露生活多面的真实,探求故事可能的面貌,革新小说的样式。

哲学片段

  • 编号:B89·2231212·2040
  • 作者:【丹】克尔凯郭尔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12年12月第1版
  • 定价:35.00元当当17.50元
  • ISBN:9787100086400
  • 页数:146页

本书是克尔凯郭尔思想的基本要素的简洁明晰的表达,亦是其五部主要的基督思想论著的第一部,被视作“存在主义的第一经”。书名虽为《哲学片段》,实以基督信仰为论述主题。在本书中克尔凯廓尔以哲思的方式来考察或描述基督教的信仰,将主耶稣的信仰叙事与苏格拉底之求知相并置,在知识与信仰、苏格拉底遗训与福音书之间的紧张中,揭示了基督教信仰的根本出发点和立场,论述了信仰是什么,解释了在信仰中永恒与瞬间的关系:信仰是神对人的爱、降卑的神对人寻找和拯救;而在人的这一方面,永恒和历史统一在一种悖论中,需要作为跳跃的信仰去把握。据此,克尔凯郭尔批判了其生活时代基督教信仰知识体系化及世俗权威泛滥等倾向。全书在知识与信仰、苏格拉底遗训与福音之间的紧张中展开思想论辩,力图确立思想认知—信仰、新的思想预设—罪的意识、新的思想决断—瞬间和新的思想之师—在时间中显现的上帝。

说苑(上、下)

  • 编号:H62·2231212·2039
  • 作者:【西汉】刘向 著
  • 出版:中华书局
  • 版本:2019年12月第1版
  • 定价:95.00元当当47.50元
  • ISBN:9787101142075
  • 页数:1180页

《说苑》又名《新苑》,是古代杂史小说集,原20卷,成书于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是西汉刘向根据皇家藏书和民间图书加以选择、整理而成的一部杂著类编,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刘向“以著述当谏书”,希望据以实现国泰民安的政治理想,从体例上看,类似后世的《太平御览》等类书。刘向的思想是儒家,但《说苑》以儒家为体,以老庄墨名法诸家为用,更像是杂家著作;表现形式颇具故事性,多为对话体,很多篇章甚至可以视为古代短篇小说。三全本《说苑》是译注者在其《说苑全译》的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的,共20卷723则,皆按卷次独立编排每则序号,并辑录佚文72则。按照丛书体例,吸收了新近的研究成果,每卷原文之前加题解,对本卷内容进行总括式介绍;增加了大量注释,改正了以前的错误;调整润色了译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语言清晰畅达。

词品

  • 编号:S95·2231212·2038
  • 作者:【明】杨慎 著
  • 出版:中华书局
  • 版本:2020年04月第1版
  • 定价:45.00元当当22.50元
  • ISBN:9787101144048
  • 页数:566页

《词品》六卷,拾遗一卷,创作于明代,作者是杨慎。《词品》内容丰富庞杂,涉及面广。书中尽可能搜罗考证历代词人词作本事以及前人品评之语。六卷基本按照时代顺序布局:卷一多记六朝乐府曲词,考证词调来源,论述词调与内容的关系,六朝乐府与词体的用韵等,甚至认为填词用语“非自选诗乐府来,亦不能入妙”,试图从各方面论述六朝乐府与词的同源关系。杨慎认为词体起源于六朝乐府,因此他的记述从六朝乐府歌词始。卷二以记述唐五代词人词作和闺阁、方外之作及故实为主,并解释考证词体中的生僻字词。卷三至卷六记述两宋、元代及本朝词人词作及故实。拾遗一卷多记歌妓、侍妾等女生之词作及故实。《词品》除了摘录、引述他人的词话外,共评论唐五代、宋、元词人八十馀人,涉及到词体的特性、风格、用韵、创作等诸多方面,在词学史上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与理论价值。

佩特森

  • 编号:S54·2231204·2037
  • 作者:【美】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著
  • 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 版本:2023年11月第1版
  • 定价:108.00元当当54.00元
  • ISBN:9787020182213
  • 页数:224页

“一个男人像一座城市,而一个女人像一朵花/——他们在恋爱。两个女人。三个女人。/无数的女人,每一个都像一朵花。//但是/只有一个男人——像一座城市。”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在《佩特森·巨人们的轮廓》中写到。威廉斯在文学创作上曾受大学时期的好友埃兹拉· 庞德和其他意象派作家的影响,同时继承了惠特曼的浪漫主义传统,并在诗歌形式方面进行了实验,发展了自由诗体。他反对感伤主义的维多利亚诗风,坚持“美国本色”,力求用美国本土语言写作,很少使用普通读者所不熟悉的词汇。《佩特森》是一部富于地域乡土色彩的史诗,将自我与广袤美国融为一体,包容了各种各样的情感与经验,实践了他对史诗“作为事件之诗”的认识,其灵感既来自佩特森城的地理风貌,也来自该地区的历史,展现了现代人的心灵与城市之间的相似性。此长诗诗文混杂,引录不少地方史资料,结构颇为特殊,但被认为是现代美国哲理诗的代表作品之一。

荒野呼啸

  • 编号:S37·2231204·2036
  • 作者:【英】艾米莉·勃朗特 著
  • 出版: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版本:2021年08月第1版
  • 定价:56.00元当当28.00元
  • ISBN:9787559652355
  • 页数:224页

艾米莉·勃朗特长久以来因名著《呼啸山庄》屹立于文学史,闻名世界,而她的诗歌成就丝毫不在小说之下,甚至更伟大。她只活到三十岁,多病、孱弱,却在诗歌中展现出一个巨人的灵魂。她与荒野为伴,仅凭想象力创造了一个宏伟的冈达尔帝国。英国著名诗人及评论家马修·阿诺德曾评价:她心灵中非凡的热情,强烈的情感,忧伤与大胆,是“拜伦之后,无人能与之媲美的”,维吉尼亚·伍尔夫评价说:“在她的诗中,她都已经利落地做到了。她的诗也许要比她的小说更能传诸久远。”《荒野呼啸》是艾米莉·勃朗特诗作选集,精选诗歌98首。艾米莉生前常独自徘徊在荒野中,体验大自然与人灵息相通的那一瞬。她的诗在内容题旨和艺术手法上都有着创新和超前,节奏韵律自然明快,堪称“诗作的精品”。通过这些作品,能够走进艾米莉的心灵世界,亦能更加全面地认识、理解她的文学成就。

未来之书

  • 编号:H21·2231204·2035
  • 作者:【法】莫里斯·布朗肖 著
  • 出版: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本:2015年11月第1版
  • 定价:58.00元当当29.00元
  • ISBN:9787305158254
  • 页数:360页

《未来之书》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莫里斯·布朗肖的文论集,汇集了布朗肖为复刊后的《新法兰西杂志》写的文论。布朗肖以一种充满激情和焦虑的学识向我们谈论了普鲁斯特、阿尔托、布洛赫、穆齐尔、亨利·詹姆斯、萨缪尔·贝克特、马拉美以及其他一些作家,甚至是将来某一天的最后一位作家。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家的品评,表达了他对文学观念、文学创作系列问题的看法, 《未来之书》可谓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渊薮。“对小说而言,第一层是预备的航行,把奥德修斯带到那,遇见塞壬。这一航行完全是人类的故事,它关系着人类的时间,与人的激情相联,极其丰富多变足以吸收叙述者的一切力量和注意力。”开篇莫里斯·布朗肖回归神话,以“塞壬之歌”引出写作的神髓,海妖塞壬用歌声引诱人们,造成船毁人亡,歌的源头处也是听者的死亡地。

等待,遗忘

  • 编号:C38·2231204·2034
  • 作者:【法】莫里斯·布朗肖 著
  • 出版: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本:2015年10月第1版
  • 定价:35.00元当当17.50元
  • ISBN:9787305159374
  • 页数:134页

《等待,遗忘》是布朗肖的中篇小说。遗忘自哪里开始?记忆自哪里结束?思考遗忘,让人意识到思考自身之开始的不可能。思考遗忘就是思考记忆。这种辩证将等待置于显而易见的地方。在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对话中,什么也没有说,一切都消失了。“小说”“叙事”和“批评”在布朗肖的世界里不断减弱,使得在《等待,遗忘》里仍被容许说话的只有语言本身——那不是任何人的,既不是虚构的,又不是反思的,不是已被说出者的,也不是仍未被说出者的语言,而是“在它们之间,像这片有固定空旷的地方,事物在它们潜在状态的蓄聚”。思想静默的迷途,在等待中从自身回到自身。通过等待,离开思想的事物回到已成迷途的思想,等待,是不失去方向的迷途之地,是没有游荡者的颠沛流离,“在等待的尽头,需要等待的事物长久以来只能维持等待,或是到最后一刻,或是到无限远的瞬间:我们之中的人。”

最后的言者

  • 编号:S38·2231204·2033
  • 作者:【法】雅克·德里达 等 著
  • 出版: 上海文艺出版社
  • 版本:2023年06月第1版
  • 定价:88.00元当当44.00元
  • ISBN:9787532187287
  • 页数:484页

保罗·策兰的命运上横亘着二十世纪可怖的灾异,作为生命个体,策兰被那场骇人的灾祸深深撕裂,他的生命充斥着无以言表的痛苦、不可磨灭的死亡印记,以及一种毁灭性的内在矛盾:他生来所在的那门语言,宣布并组织了对其父母和同胞的谋杀,他的母语也是刽子手的母语。在死亡的灰烬中,策兰与诗歌结契,向刽子手发起挑战,他对德语精雕细琢,挖掘词语的源头,与这死亡大师的语言展开激烈搏斗。策兰的诗歌同他的个体命运一起,成为苦难、记忆、存在之见证。本书由一系列铭记的文本组成,它们共同承担了对诗人保罗·策兰的缺席之在场的见证:见证他在奥斯维辛之后书写的“毁灭的诗学”,他于无人见证之处完成见证的不可能之使命;见证他于托特瑙堡与海德格尔展开的对话,他迫使哲学不得不经受严酷的挑战和拷问。见证也是对相遇的见证,如同诗歌从灭绝的灰烬中升起,他的生命沉入了孕育的水波——带着他的母语,在异邦……

简单的激情

  • 编号:C38·2231113·2032
  • 作者:【法】安妮·埃尔诺 著
  • 出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3年07月第1版
  • 定价:45.00元当当22.50元
  • ISBN:9787208183292
  • 页数:111页

《简单的激情》讲述了作者与一位叫做A.的俄国男人的感情生活。作者描述了与A.的第一次邂逅,以及随后的数次情欲的相遇,以及这段关系在她内心所带来的愉悦与羞耻感交织的复杂心理。这本小说探讨了中年女性的情欲与觉醒,以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矛盾。作者在书写中寻求自我解放。这是一本震撼且令人不安的书,作者冒着社会的质疑,勇敢的剖析了情欲、婚姻与自由这几个主题。它提供了一个女性在中年经历情欲觉醒的独特视角。安妮·埃尔诺以其简洁、质朴的风格,记录了一颗完全被激情吞噬的人心的欲望和卑微,她模糊了事实和虚构的界限,试图描绘她与一个已婚男人之间两年的情感和身体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句话、每一件事、每一个人,要么都与她的爱人产生关联,要么她都漠不关心。埃尔诺以勇气和精确性,寻求一个完全为他人而存在的时代背后的真相。

光芒深处的光

  • 编号:S55·2231113·2031
  • 作者:【美】西奥多·罗特克 著
  • 出版: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版本:2022年09月第1版
  • 定价:78.00元当当39.00元
  • ISBN:9787559663207
  • 页数:400页

西奥多·罗特克是20世纪中期美国重要诗人,“深度意象主义”和“自白派”先驱,多位著名诗人的导师。他的作品因深邃的内省、质朴强力 的意象和独特的歌唱性自成一家。童年时期父亲经营的温室是映射在他诗歌中的天堂,情欲、自责和躁郁症催生出他复杂的内心独白,格言、童谣和语速飞快的意识流构造出色调阴暗的精神迷宫;他挣脱灵与肉、光明与黑暗的缠斗,将视野转向光明,转向壮丽的北美旷野,又将心中温情和悲悯投向一切有情生灵乃至无情之物。他是直面内心黑暗的诗人,也是爱的诗人、赞颂的诗人。纵观西奥多·罗特克的写作生涯,其作品主题广泛,既有聚焦作者童年经验的童谣,又有对人性情感的成熟探索。他总是一头扎进潜意识的池塘,提取各种湿冷、无定形的材料。本书是罗特克诗歌中译本,收录他7部诗集中几乎所有代表作,以及生前未结集的部分诗作。

凯旋门

  • 编号:C38·2231113·2030
  • 作者:【德】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著
  • 出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1年04月第1版
  • 定价:69.00元当当34.50元
  • ISBN:9787208167612
  • 页数:506页

《凯旋门》出版于1946年雷马克流亡美国期间,1948年即被好莱坞搬上银幕。《凯旋门》的主人公拉维克原是德国一家大医院的外科主任,因帮助犹太朋友藏身,他和女友被盖世太保抓捕。女友自杀,拉维克从集中营的医院中逃出,流亡巴黎,靠替别的医生代行外科手术来维持生计。他没有身份证件,没有固定住所,辗转在不需要真实姓名的小旅馆之间,随时会被驱逐出境。“二战”在即,整个巴黎笼罩在战前的黑暗气息中。拉维克接到了琼打来的电话,声音断断续续,拉维克以为琼又在戏弄他,便挂了电话。不一会儿,琼的情人来敲拉维克的房门,告诉他自己失手向琼开了一枪。拉维克赶去抢救但已无力回天。诀别时刻,两人用各自的母语倾吐爱意,语言不通却明白彼此的心意。1939年9月,“二战”在欧洲全面爆发,拉维克和其他流亡者一起被捕,囚车载着他们穿过了没有灯光的凯旋门。

隐形墨水

  • 编号:C38·2231113·2029
  • 作者:【法】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著
  • 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 版本:2023年08月第1版
  • 定价:58.00元当当25.80元
  • ISBN:9787020181735
  • 页数:134页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小说主题一直是寻找、调查、回忆和探索,中篇小说《隐形墨水》也不例外,小说出版于2019年,内容是关于记忆的取舍。小说的第一部分发生在巴黎,“我”离开侦探事务所时带走了一份悬而未决的案件:寻找名叫诺埃尔·列斐弗尔的女人,调查中,“我”在一间公寓里找到了她的笔记本,上面记载的地点和人名既是线索也是谜团,案件逐渐走入不确定的记忆的深处,令人无法放手;小说的第二部分发生在罗马,一个替朋友照看画廊的女人遇见了一个从巴黎来的男人,两人闲聊,散步,在午后的露台上,男人的侧脸让女人想起了往昔。小说的第一段:“此生之中总有空白,那些翻开‘档案’时引人猜想的空白。‘档案’是薄薄一页,装在随时间流逝而逐渐泛白的天蓝色文件夹里。曾经的天蓝色,已经发白。‘档案’一词写在文件夹中央。墨色深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