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与实在

  • 编号:B84·2240306·2068
  • 作者:【英】怀特海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12年11月第1版
  • 定价:79.00元当当36.30元
  • ISBN:9787100094917
  • 页数:549页

怀特海是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他为人所知的是被称为过程哲学的哲学学派的定义性人物。过程哲学既是一种有机哲学,也是一种价值哲学,它一方面强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每一事物——小到一个人,大到整个宇宙——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都有其内在的价值;另一方面倡导创新,推崇开放,强调探索新的可能性。《过程与实在》是怀特海创立过程哲学或有机哲学的代表作,是一本公认的哲学名著,“本体系所要保持的一致性就是要发现:任何一个现实实有的过程(或合生)都要将其他的现实实有包括在自己的组成成分之中。”事实上,随着当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宇宙论﹑进化论﹑系统论﹑自组织论等科学新研究所带来的新思想的传播,怀特海的哲学思想——被称为现代新形而上学——越来越为当代世界所重视,也包括宗教神学界人士和从事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人士的重视。该书学术价值难以估量,是研究怀特海思想的重要书籍。

政治家

  • 编号:B31·2240306·2067
  • 作者:【古希腊】柏拉图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23年12月第1版
  • 定价:29.00元当当13.30元
  • ISBN:9787100222464
  • 页数:128页

《政治家》是柏拉图后期的一篇重要对话录,主题是统治的艺术,对德性和谐思想的阐述为其一大特色。在本篇对话中,柏拉图认为,真正的体制是具有“政治家技艺”的人居领导地位,最卓越的政治体制,唯一配得上这个名称的政制,其统治者并非是那些特意要显示其政治才干的人,而是真正科学地理解统治技艺的人。所以他试图寻找真正的政治家的定义,以便将优秀的政治家那些拙劣的统治者区别开。在发现真正的统治家的同时,柏拉图也展示了一条可行的治国之道,即通过将诸种美德,和谐地“编织”在一起,实现一种政治上的和谐,从而实现全体公民的幸福。柏拉图的德性和谐思想受毕达哥拉思、巴门尼德、苏格拉底的影响,但主要是奠基于他的理念学说之上;德性和谐的标准是“中”,其要义在于“编织”,基点在于理性。他是为人类寻求一条可资摹仿的治国之道,实现全体人民的幸福。

克利托丰

  • 编号:B31·2240306·2066
  • 作者:【古希腊】柏拉图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23年09月第1版
  • 定价:56.00元当当25.80元
  • ISBN:9787100222426
  • 页数:67页

《克利托丰》是现存的柏拉图对话录中最短的一篇,对话人物是智者克利托丰和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听说克利托丰在与吕西阿斯交谈时批评了他,而高度赞扬了他的对手特剌绪马科斯,便找克利托丰追问。克利托丰向苏格拉底解释说,这个传闻不准确,他实际上对苏格拉底有批评也有赞扬,接着克利托丰开始表达对苏格拉底的“赞扬”与“批评”。但是,他实际上半带着嘲弄的语气描述苏格拉底的形象,并且认为苏格拉底只懂得“道德规劝”,他甚至怀疑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是失败的。令人不解的是,在整篇对话的最后,苏格拉底面对克利托丰的攻击没有做出任何回应。苏格拉底的“沉默”就成为了所谓的“《克利托丰》之谜”。 古代学者忒拉绪洛斯把《克利托丰》作为《理想国》的序幕,从内容上来看,《理想国》第一卷就是这篇对话主题的重申,二至十卷则在充分展开的论辩中回应了克利托丰的批评。 

闪速前进:后电影文论选

  • 编号:Y22·2240221·2065
  • 作者:【荷】帕特里夏·皮斯特斯 等著
  • 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
  • 版本:2023年09月第1版
  • 定价:78.00元当当39.00元
  • ISBN:9787532187294
  • 页数:460页

当数字时代来临,电影的形态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们不再局限于在电影院的黑暗之中观看影片;电影出现在银幕之外的其他媒介上,而影像本身成了便携的、开放的、可编辑的视频;在每一台电视、手机、电脑、iPad上,任何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观看和剪辑电影。身居所谓的后电影时代,视觉和声音的表达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电影应当如何适应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与风格?《闪速前进》收录了西方电影和媒介研究学者关于后电影的十五篇代表性论文,作者包括托马斯·埃尔塞瑟、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弗朗西斯科·卡塞蒂、帕特里夏·皮斯特斯、史蒂文·沙维罗等。“后电影”可被理解为对21世纪电影新形态、新发展、新问题进行理论化的一种命名,它聚焦于21世纪的媒体如何帮助塑造和反映新的情感形式。后电影理论的建构者人数众多,且表达出几乎完全相同的问题意识,即数字时代对电影制作和电影研究的影响。

  • 编号:C44·2240221·2064
  • 作者:【马来西亚】黄锦树 著
  • 出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18年03月第1版
  • 定价:38.00元当当19.00元
  • ISBN:9787220105135
  • 页数:272页

离开故土下南洋的一个小家庭,栖身并扎根于马来半岛胶林间,四周环伺着凶猛的野兽、怀有异心的外人及徘徊不散的亡灵,伴随着家庭成员突如其来的失踪、离奇的死亡,缓慢而抑郁的步调积累到了某一天,迸发出爆裂性的奇诡突变,暴雨带来的洪水有时通向彼岸,从死神的指掌间他们脱离了现世,旋即变为异物投向下个轮回,不断循环往复。“无边无际连绵的季风雨,水獭也许会再度化身为鲸。”马来西亚作家黄锦树的创作参照在故乡的生活经验,承接以往几近于失传的“异史”,经营一个幻魅的历史叙事学,以文学的方式使人重新省视过去,扣问未来该何去何从。《雨》笔调魔幻,刻划细致,在一个篇章里死掉的人物,下一个故事中又复活了;看上去是同一个角色,却在不同故事里有不一样的性格,读着让人迷失在潮湿溽热的南洋雨林深处中,同那个小家庭一起畏怖惊惧,一起轮回转生。

爱伦·坡诗集

  • 编号:S54·2240221·2063
  • 作者:【美】爱伦·坡 著
  • 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
  • 版本:2022年07月第1版
  • 定价:58.00元当当29.00元
  • ISBN:9787540485559
  • 页数:380页

爱伦·坡的文学生涯始于诗歌并终于诗歌,一生共出版四本诗集:《帖木儿及其他诗》(1827)、《阿尔阿拉夫、帖木儿及小诗》(1829)、《诗集》(1831)和《乌鸦及其他诗》(1845),他的诗形式精美、辞藻华美、音韵优美。《爱伦·坡诗集》完整收录了爱伦·坡留存于世的全部60余首诗作,以“美国文库”版《爱伦·坡集》为底本翻译而出。除了历来为读者所传诵的《乌鸦》《梦中之梦》《安娜贝尔·李》等诗歌名篇,本书还附有《创作哲学》和《诗歌原理》两篇经典的创作谈,以及代译序《爱伦·坡其人其文》和《爱伦·坡年表》;更配以法国插画大师埃德蒙·杜拉克精美绝伦的28幅全彩插画,埃德蒙·杜拉克,法国插画大师,出生于法国南部图卢兹,20世纪初来到英国发展,与亚瑟·拉克姆、凯·尼尔森并称为插画“黄金时代”的三大巨匠,代表作有《一千零一夜》《鲁拜集》《安徒生童话》《爱伦·坡诗集》等。

河流之上

  • 编号:S55·2240205·2062
  • 作者:【美】詹姆斯·赖特 著
  • 出版:浙江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3年11月第1版
  • 定价:98.00元当当49.00元
  • ISBN:9787213111563
  • 页数:816页

马,蜥蜴,海鳝,火炬树,珍妮,罂粟花,炼钢高炉,寡妇,矿工,饥饿的影子……从现实中提炼神秘,再造一个盛大、多情、蓬勃的世界。詹姆斯·赖特被称为“深度意象派”“新超现实主义”大诗人,他是普利策奖获得者,他热爱书写自己的家乡——俄亥俄河边的马丁斯费里小城,写它的贫困荒凉,写农场的牲畜,工厂的穷人,后来法国和意大利的阳光照进他的诗歌,诗中满是奇异的动植物和古典雕塑。这本厚达800多页的诗集,收录近400首诗歌,系统收录了赖特的诗歌、散文诗和翻译作品,忠实再现了诗人的成长、探索与蜕变。全书共十部分:前两部分是传统作品,呈现了传统诗歌声音和结构之美;中间五部分记录了赖特创作的突变,传统格律与修辞几乎荡然无存,简单的语言和自由的节奏释放了诗人强大的意象塑造能力;后三部分,诗歌形式更加自由多变,诗人用包容的态度构建出独属于自己的风格。

聋哑剧院之夜

  • 编号:S55·2240205·2061
  • 作者:【美】伊利亚·卡明斯基 著
  •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本:2023年07月第1版
  • 定价:50.00元当当25.00元
  • ISBN:9787559859334
  • 页数:176页

《聋哑剧院之夜》是美国诗人卡明斯基的第二本诗集。这本2019年出版的带有抒情诗剧性质的英文诗集,从自己的“聋”出发,从他所归属的“人民”的沉默和拒绝出发,虚构了一个“瓦森卡”小镇聋哑人木偶剧团和居民们反抗占领的故事。但这不止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甚至也不同于一般的“诗剧”,它就是诗——是带有叙述性的诗,但也是富有最奇绝的想象力的诗,是“冬天里的童话”,最后也是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是折磨人的良心的“刑讯室”,但也是“夏加尔式的”天使蹦跳的楼梯。卡明斯基的诗歌具有“白银”诗人的纯正抒情,“流亡”主题在其后现代诗学中演化为“美好的礼物”和“疯狂而美丽的自由”。《聋哑剧院之夜》包含有很出色的饶有意味的插曲,其中有暴力、温柔、欢愉和苦痛,种种混杂成民间剧,使人感受到原型,但又深入揭示了人类的当下,曾入围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家奖。

奥斯维辛:寂静的城市

  • 编号:C38·2240205·2060
  • 作者:【意】普里莫·莱维 著
  •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 版本:2023年07月第1版
  • 定价:39.00元当当17.30元
  • ISBN:9787020180189
  • 页数:156页

《奥斯维辛:寂静的城市》是意大利普里莫·莱维国际研究中心于2021年推出的纪念文集,以不同的体裁和风格呈现了莱维对20世纪最为惨重的灾难之一的独特记录和思考。普里莫·莱维是奥斯维辛幸存者,第174517号囚犯。全书由十个短篇故事和两首诗歌组成,既包括作家此前收入《元素周期表》充满自传性的《铈》和《钒》两篇,以及《自然故事》(1966)中三篇技术科幻小说《天使蝴蝶》《冰箱里的睡美人》《反向胺》,也有正面冷静记录集中营黑暗的《卡帕纽斯》《犹太人的王》《不可抗力》《奥斯维辛:寂静的城市》《集中营的“侦探故事”》,更特别收录了前后跨度逾三十年的两首诗歌《棕色的队列》《无辜死者之歌》。对莱维而言,奥斯维辛不仅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炼狱,更是一种超历史的生存隐喻。这座“寂静的城市”,在时间和空间中不停地延续和重现,是人类遭受的终极屈辱的象征。

元素周期表

  • 编号:C38·2240205·2059
  • 作者:【意】普里莫·莱维 著
  •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 版本:2017年04月第1版
  • 定价:75.00元当当33.40元
  • ISBN:9787020122981
  • 页数:244页

《元素周期表》是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风格最强烈的文集,既有自传因素,又糅合了寓言、想象,甚至历史,作者通过阐释二十一种元素的特性,钩沉了自己在二战前后的成长、生活,对人类道德和物质世界的隐蔽关联进行了深邃动人的追问。对于莱维而言,化学是“一所政治的学校”,化学的物质世界向他呈现诸多微妙的伦理和道德隐喻,帮助他面对在法西斯岁月中经历的诸般流离。莱维用惰性气体“氩”来隐喻他成长的犹太社区和皮埃蒙特地区其他族裔之间的隔膜;用“汞”这种不稳定、易挥发的气体来指代当时服膺于希特勒的意大利知识分子;而用元素“锌”“惰性、必须要有杂质才能进行化学反应”的特性来有力讽刺了当时希特勒鼓吹的“犹太人是一种必须要去除的杂质”的荒谬言说。而莱维对生命的看法也在最后一章“碳”中揭露无遗,作家以超历史的视角还原了一枚碳原子在天地万物和人体之间的传递和循环。

什么叫思想?

  • 编号:B82·2240119·2058
  • 作者:【德】海德格尔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21年07月第1版
  • 定价:60.00元当当30.00元
  • ISBN:9787100211635
  • 页数:329页

《什么叫思想?》是海德格尔在弗莱堡大学所做的两个讲座,“这两个讲座均为一课时,课名相同,分别做于1951-1952年冬季学期和1952年夏季学期。”1954年由德国马克斯尼迈耶出版出版单行本,2002年收入《海德格尔全集》出版(第8卷),为海德格尔生前出版的少数几部讲课稿之一。第一个讲座展开为对作为西方形而上学之“完成”的尼采之基本立场的争辩,第二个讲座包含着一种与巴门尼德的存在历史性的对话。前者为“形而上学之完成”,而后者为“开端性的思想家”中的标志性人物。该书从哲学史角度对“哲学”之特性作了形而上学意义上的规定,同时形成了对非哲学意义上的“思想”的期许,其中包含着后期海德格尔围绕“存在/存有”而展开的有关思想史、时代的命运、前哲学和后哲学的“思想”前景等问题的思考。

科学与假设

  • 编号:B83·2240119·2057
  • 作者:【法】彭加勒 著
  • 出版:商务印书馆
  • 版本:2021年02月第1版
  • 定价:38.00元当当19.00元
  • ISBN:9787100183284
  • 页数:206页

《科学与假设》是法国伟大的数学家、数学物理学家、理论天文学家、科学哲学家彭加勒的一部科学哲学经典名著。在该书中,作者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科学和哲学的理论前沿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其首创的约定论思想在书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像彭加勒的其他科学哲学著作一样,《科学与假设》也是多由已发表的短论、讲演、书评、科学著作的序言或绪论串接而成。《科学与假设》虽不是一部十分严整、十分系统的著作,但却贯穿着一条明晰的、深邃的思想主线,彭加勒在书中精辟地阐述了他的一系列富有创见和智慧的思想要点:经验约定论、关系实在论、科学理性论、科学中的假设、统一性和简单性、数学归纳法、相对论的前瞻、进化认识论、操作论、科学中的语言翻译和空间问题等。本书出版后已成为科学哲学领域的经典,深刻影响了爱因斯坦等科学家。

三部曲

  • 编号:C38·2240119·2056
  • 作者:【挪威】约恩·福瑟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4年01月第1版
  • 定价:65.00元当当32.50元
  • ISBN:9787208186620
  • 页数:288页

小说从年轻的情侣阿斯勒和阿莉达离开家乡、前往比约格文(卑尔根市)开始:阿莉达已有身孕,但他们很难找到住处,不得不在寒冷秋雨中飘荡。后来他们找到了居所,生下了儿子小西格瓦尔。在阿斯勒外出的一天,来自故乡的人认出了他,并指出了他过去犯下的罪行……多年之后,阿莉达的女儿爱丽丝也老了,她重新看到了已经死去的母亲,还回忆起了同母异父的哥哥西格瓦尔。后代和祖辈的人生经历,在难以挣脱的宿命中交叠重合。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言说不可言说之物”的作家约恩·福瑟代表作,也是福瑟“慢散文小说”的一次书写。这部小说书写了每一个现代人在荒凉大地上寻找家园的孤独感,成为我们生存境况的象征——和书中主人公一样,我们都在一个看似有很多选择、很多不同生活方式的世界中寻找安顿我们精神的事物。

我偏爱读诗的荒谬

  • 编号:S18·2240119·2055
  • 作者:[香港]廖伟棠 著
  • 出版:北京燕山出版社
  • 版本:2022年02月第1版
  • 定价:59.00元当当29.50元
  • ISBN:9787540262495
  • 页数:312页

为什么我们要读懂现代诗?“擦亮生活感受力,更新母语美学,进而提高我们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审美力。”读现代诗与读古典诗有什么不同?“新的时代需要全新的诗意表达,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需要先读懂现代诗。”三十堂现代诗入门课,一次擦亮语言的旅程,著名诗人廖伟棠带领读者深入现代诗的核心地带,解构我们日常使用语言的习惯,呈现那片辽阔又易被忽视的诗意沃土。从策兰、米沃什、奥登,到北岛、张枣、西西……以诗人的视角,探索现代诗的群星闪耀,围绕着对新诗的十种误会,以二十种现代诗意为注脚,挑选七十余首杰出诗作,与你一起重新发现独属于我们时代的诗心,“现实如何爱,诗就在那之上爱,现实如何残破,诗就在那之前残破,诗比幸福更幸福,比不幸更不幸,读诗,就是以诗的荒谬对抗现实的荒谬,以诗的永恒召唤心灵永恒。”

阳台

  • 编号:X38·2240119·2054
  • 作者:【法】让·热内 著
  • 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
  • 版本:2018年08月第1版
  • 定价:39.00元当当19.50元
  • ISBN:9787532167494
  • 页数:265页

在一所名叫“大阳台俱乐部”的高级妓院里,顾客扮成自己最渴望成为的人物:主教、法官、将军等;穿上自选的戏服、念着自编自演的台词,对为自己配戏的扮成罪女、女贼、母马的妓女们大施淫威……妓院之外正在发生革命暴动,法院、教会、王宫被攻陷摧毁,在一片混乱中,妓院里的假法官、假将军、假主教被拥立为真的,而妓院老鸨伊尔玛夫人则摇身一变为女王。《阳台》的作者是让·热内,弃儿,早年流浪、偷窃,多次被捕入狱,在狱中开始写作诗歌和小说,纪德、科克托联合萨特、巴塔耶等数十位作家联名向法国总统请愿,要求终身赦免仍在狱中服刑的热内,最后获准,出狱后,热内转入戏剧创作。1956年创作的《阳台》是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品,与贝克特《等待戈多》、尤内斯库《椅子》、品特《生日派对》等齐名,在伦敦、柏林、巴黎、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纽约等世界各地频繁上演,影响深远。

西西诗集

  • 编号:S29·2240119·2053
  • 作者:[香港]西西 著
  •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本:2019年09月第1版
  • 定价:69.00元当当34.50元
  • ISBN:9787559820310
  • 页数:304页

西西是小说家、散文家、专栏作家,也是译者和编剧,新世纪还成为集手工、布艺、造型设计、写作一体的多媒体艺术家,她建构出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现实及奇幻世界:《我城》《像我这样一个女子》《浮城志异》《飞毡》《手卷》《哀悼乳房》《胡子有脸》……一般人视西西为小说家,很少有人把她当诗人。其实早在1982年,她的诗歌处女作《石磬》就已经是诗歌爱好者的珍藏品,西西的诗歌,“只淡淡地写来,似乎直白,却以一种亲切的调子,由实入虚,由俗入雅,意象清晰,含义却朦胧”,被称为诗歌中的夏加尔。她把香港陌生化,以孩童般的好奇眼光审视香港,不服从类别,没有标签。从1959年到1999年,《西西诗集》是跨度40年的天真与经验之歌,诗集的封面猫图、内页猫图,均为西西手绘,理想国布面精装典藏本,“中国*美的书”评委陆智昌装帧设计之作。

霍乱之书

  • 编号:B82·2240108·2052
  • 作者:【德】叔本华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2年10月第1版
  • 定价:62.00元当当31.00元
  • ISBN:9787208177604
  • 页数:255页

《霍乱之书》是叔本华手稿系列之一种,选自胡布舍尔编五卷本《叔本华手稿》第4卷,收录了叔本华从1830年到1860年之间的随笔、哲学思考片段和评论。叔本华于1831年8月为了躲避霍乱从柏林抵达法兰克福后,撰写一本新的思想笔记,取名为《霍乱之书》,因为“写在逃避霍乱的路上”。在叔本华哲学形成的过称中,《霍乱之书》连接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卷和柏林时期的《讲演录》,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中的部分话题做了预备性思考,比如,《霍乱之书》的开篇讨论的“性爱形而上学”,随后的“续写有关意志优于智力的论述”,都部分地被拆解、改写到《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等书之中。但是,《霍乱之书》的价值体现在能让读者窥探叔本华在思考一些重要哲学话题时头脑里的原始想法,而且体现在那些被他自己放弃、修改乃至不愿公开示人的东西,这些内容巧妙地透露给我们一个不知道的叔本华,甚至叔本华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叔本华。《霍乱之书》材料的文献价值独一无二,行文结构比较松散,内容广泛,既有非常扎实与深刻的哲学、美学与形而上学思考,也有对人和人性的挖苦与嘲讽;还有箴言与抒情札记,多体现了可读性和趣味性。

认识论元批判

  • 编号:B82·2240108·2051
  • 作者:【德】阿多诺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0年10月第1版
  • 定价:59.00元当当29.50元
  • ISBN:9787208165922
  • 页数:224页

在《认识论元批判》中,阿多诺试图揭示胡塞尔现象学作为认识论所呈现的种种二律背反及其社会根源。为此,在“导论”中说明了批判方法及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态度后,阿多诺随后用四章内容展开论证。在*章“对逻辑*主义的批判”中,他指出这一立场切断了社会历史与认识有效性的联系,其实质是一种科学主义的物化意识;在第二章“种类和意向”与第三章“关于诸认识论概念的辩证法”中,阿多诺集中于意向性理论及相关概念,并指出这一理论未能实现对认识过程的真正说明,不过是反映了物化社会的主客关系;在第四章“本质和纯粹自我”中,阿多诺指出纯粹自我观念并不能真正支撑起现象学体系,它的原型是异化的现实主体。本书从开始写作至完整出版历二十余载,见证了阿多诺转向马克思主义并走上社会批判理论之路的历程,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象学关系时不可绕开的重要文献。

电影与伦理:被取消的冲突

  • 编号:Y22·2240108·2050
  • 作者:【英】丽莎·唐宁 莉比·萨克斯顿 著
  • 出版:重庆大学出版社
  • 版本:2019年11月第1版
  • 定价:48.00元当当24.00元
  • ISBN:9787568918114
  • 页数:272页

希区柯克与精神分析?《末路狂花》与女性主义?《杀死比尔》与后现代主义?《异形》与后人类主义?从电影诞生时起,围绕电影的伦理争论就没有停息过,从是否应该在电影中展现接吻,到如何正确地表达暴力,从电影分级的标准,到私人生活的呈现方式,伦理问题伴随着世界电影每个历史时期。然而,电影研究却迟迟不愿明确采用伦理学来观照电影,《电影与伦理:被取消的冲突》作者之一的丽莎·唐宁,为伯明翰大学教授,主要关注性别研究和批评理论,另一作者莉比·萨克斯顿,为伦敦大学玛丽王后学院教授,主要关注后现代主义理论。试图改变这种状况,展现当前电影批评中这种“被取消的冲突”。“在开始考查这些彻底抛弃伦理学的常识性概念的做法之前,我们需要质疑表现的伦理与身份政治的潜力。这也涉及它们自己抵制身份/认同范畴的观点,正如在酷儿理论、女性主义和后殖民思想的解构成分中发现的一样。”

羞耻

  • 编号:C38·2240108·2049
  • 作者:【法】安妮·埃尔诺 著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本:2023年07月第1版
  • 定价:45.00元当当22.50元
  • ISBN:9787208182080
  • 页数:125页

“六月的一个星期日,中午刚过,我的父亲想要杀死我的母亲……”安妮·埃尔诺在书中这样写道,这本书以作者十二岁那年发生的骇人场景为开篇,此后,在家庭中这件可怕的事情从未被提及,埃尔诺被迫在余生中独自应对她的恐惧和羞耻。“我用真实存在的物来制造将来,但同时也会令人失望,因为我一直想不出该如何使用一整天。”本书女孩以羞耻为框架开始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直面生存的不适,成为自己的人类学家,是一本“让他人的目光无法承受”的书,将自传写作推向极限。安妮·埃尔诺以文学家的丰富情感和锐利眼光,对生活经验和暴力记忆的力量进行了强有力的反思,展示出对生活的洞察如何成为写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