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2 CCAV色情监管下的矫枉过正

4月18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色情演出的推手”,曝光浙江几个地方演出市场存在的色情演出等问题,临安作为其中一个标本却首当其冲,而且吸引了大量公众的质疑目光,原因是在接受央视记者电话采访的时候,文化执法大队的一名工作人员用不一般的口气反击了记者,大致意思是,临安是有经营性演出场所,但我们一直在监管,有摄像头,有侦查员,不可能出现什么色情节目。那位工作人员的口气当然不是一般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作为执法人员暴露了其一贯的作风,那就是横,比如说,“不知道那你问什么呢?什么意思呢?”、“你不要问我这些,我告诉你,我24小时这个地方都有监控的。”诸如此类,当然,执法人员是不知道电话那头是被录音的记者,他或许只是当做一般反映问题的咨询电话而已。

而这基本上把这名工作人员的问题完全暴露了出来,在临安掀起了巨浪。很少看央视节目的我,那天不小心是凑到了《焦点访谈》,也看到了对临安的曝光,但我没有看后面的录音采访,所以对这次曝光没有想到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以为只是一件小事而已。后来在网上网民开始讨论这一临安事件,主要观点无非是两个:一是临安的那名工作人员讲话态度不对,是这个事情的严重程度加倍;另外一派的观点是,这个问题在临安早就存在了,也有过其他媒体的曝光,但一直没有彻底解决,如今央视的曝光恰好是打了一记重重的耳光。

也的确如此,这记耳光打响的是行政监管的缺失。演出的场所在市中心,而且就在每年开两会、开全市性大会的剧场旁边,大幅挑逗性的广告牌总是会吸引人们的目光,这种对政治尊严亵渎的演艺活动却从来没有取缔过,但是似乎谁也没有去监管监督过,以致让央视盯上,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曝光。当晚,相关部门便闻风而动,取缔了演出场所,宣传部门就针对此事发布了新闻通稿。这看起来也像是一种行为艺术,而且明显是在讨好网友,从新闻通稿来看,几乎就是就事论事,也正是这样的就事论事,甚至是作秀行为,使这篇通稿看上去漏洞百出:一是全面清查营业性演出场所,而执法人员对涉嫌低俗演出的临安剧院演艺吧进行查封的时间是19点58分,而《焦点访谈》的结束时间是19:45的样子,也就是用了13分钟的时间快速地解决了几十年来未曾解决的形象问题;二是市委市政府做出的要求上说:“依据舆论监督,查清事实、快速查处,坚决杜绝低俗演出,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查处的原因是“依据舆论监督”,也就是说如果央视不报道,也就不会查处,也就会让低俗演出继续丰富临安的文化市场。

市委市政府甚至宣传部门在短时间内作出反应,在应急预案上或许有有可取之处,而被央视曝光后的这一事件已经不只是简单的浙江文化的管理问题,震动了浙江的高层领导,当晚,省委书记赵洪祝就指示要求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演艺市场的管理,坚决打击色情低俗演出活动,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员,并于次日组织召开省委专题会议进行研究,作出总体部署,要求深化新一轮“扫黄打非”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今天的消息传来,临安文化行政执法大队的那名工作人员被撤职,负责文化市场工作的的文广新局副局长也被撤职。

这一轮行政“地震”也完全是央视曝光后的产物,地方对事件涉及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其实是得了所谓的央视综合症,这种综合症是国家媒体放大监督之后制造的神话。这样的观点并不是要减弱事件背后暴露的官员态度和行政监督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实在是觉得央视此次出手完全是一副CCAV的嘴脸。说实话,在全国范围来说,这样的演出并不会少,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央视不去曝光其他地区而单单选择浙江,一定有他的利益诉求。我们当然不能用这样的猜想去包容低俗甚至色情的演出,而是央视在所谓的监督中扮演的CCAV是缔造了一个国家神话。长期以来,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颠倒黑白,避重就轻,选择性公布真相是CCAV的特色,在这期节目中有着非常浓厚的味道,甚至把那些穿着衣服的低俗演出明知故犯称作色情,实在是一种夸大。长期以来,CCAV就一直扮演着审判者的角色,在人治、法治之后而形成了所谓的“媒治”,即媒体治理,这和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监督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从实践中,我们一直强调的媒体监督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其解决的一种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各界通过广播、影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形成舆论,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但是在CCAV在实践中却越来越把这种监督戴上“行政”的帽子,使监督成为行政意义上的“监管”,丧失了作为媒介的独立性。去年央视和新华网、中国经济网等国家媒体推出过一个栏目,叫“记者新春走基层”,这个栏目名称恰好反映了这些中央媒体对行政角色的权力化膜拜,而其中以CCAV为甚。基层其实就是江湖,而把记者独立在基层之上,也就是无形之中强调:记者所在的位置就是庙堂,这就是定位的一种失误,不管是早期的新闻工作者,还是新时代的新闻事业建设上,记者不应是在庙堂的官员,他们永远在新闻现场,也永远在基层,新闻在路上,而这其中暴露出的或许就是CCAV最大的可耻,而在中国媒体监督上,CCAV也倡导和实践了不健康甚至恶意的“以大欺小、以上欺下”的监督机制。

而央视作为国家媒体对地方的欺压也让很多官员闻风丧胆,在央视过度被神话面前,那种矫枉过正就显得很可笑。如果央视不来监督,那么演艺场所就会继续欣欣向荣,那个工作人员和副局长也会继续享有国家工作人员的地位和权力,但是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在这个低俗的演出存在的十几年间,为什么相应的监管部门会不作为,相应的领导会熟视无睹,会把这一切看成是正常的演出?如果要追究,这些领导是不是也犯了渎职?这里面缺失的并不是工作人员的礼貌回答,而是行政的监督和处罚。而现在那名工作人员和副局长受到了处罚,丢了官帽,那也仅仅是一种杀一儆百的姿态,他们成为事件的牺牲品,也只是对于CCAV这一国家神话媒体监管的一次无奈投降。

可笑的一出丑剧。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593]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