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2《呼啸山庄》:我希望在地狱里醒来
阿利杭德罗撬开了大锁,打开了墓道的门,背后响起了枪声,受伤的他走进了墓道,然后找到了卡塔莉娜的棺材,打开棺材,他抚摸死去的卡塔莉娜的手,亲吻她冰冷的脸,背后又是响起了枪声,他终于倒下,以一种死亡的方式和一生所爱的卡塔莉娜在一起。在这个黑暗之夜,阿利杭德罗打碎了死亡之门,他本身就是以一种赴死的方式要和卡塔莉娜在一起,而背后里卡多的两声枪响像是一种助力的工具,在没有反抗没有痛苦甚至没有挣扎中拥有了最后的爱。
这是凄然的死,这是决绝的爱,他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卡塔莉娜死去的时候对玛利亚说过的话:“我希望在地狱里醒来。”死亡而进入地狱,进入地狱而醒来,醒来而和爱人在一起,当死亡成为爱唯一的方式,他们生前无法在一起的阻隔终于在死亡中成为了圆满的爱。布努埃尔就是把这种决绝的爱称为“圆满”,“阿利杭德罗对卡塔莉娜的爱如此强烈和霸道,只有死亡才能让爱圆满。”布努埃尔从电影一开始就注解了最后的结局,就定义了这种爱的唯一和绝对,当死亡成全圆满的爱,是不是意味着生前是一种彻底的否定?布努埃尔在这句话之前阐述了一种性格意义上的不可能:“这些人对他们的本能和激情毫无办法,他们是无视社会习俗的存在,他们是特立独行的人。”
不管是生前无法在一起的命运,还是以死亡命名圆满的爱,布努埃尔的解读都在于他们对爱的态度,都在于他们性格上的决然,用本能和激情构建起来的爱,无视社会习俗,无视道德规则,这从反面证明将他们分开的正是社会习俗和道德规则,所以性格上强烈和霸道的爱,演变成了一幕悲剧,它因为无法越过习俗和道德的界限,所以只能在死亡中找到平等。90分钟的电影,布努埃尔从阿利杭德罗雨夜出现为起点,以追随卡塔莉娜死去为结局,是抽取了原著中最高潮的部分,似乎也在对应于阿利杭德罗强烈和霸道的爱,在交加的风雨、诡异的黑夜、暴力的压制以及子弹的复仇构建的阴郁氛围中,死亡变成圆满的爱,爱也带上了死亡的气息。
“最重要的一点,本片力图保持原著的精神。”但其实,除了最后的结局似乎回到了《呼啸山庄》原著的轨道上,整个90分钟的电影充满了布努埃尔式的激情,原著中的时间跨度被浓缩,原著中众多人物被删减,原著中人物关系被简单化,原著中阶层被固化的命运也被弱化,实际上布努埃尔就只是为了突出本能和激情,突出强烈和霸道的爱,突出死亡的必然性,在这样的构架中,所谓的社会习俗和道德规则也被搁置在一边,甚至电影中的阿利杭德罗并不是这个社会的受害者,反而他以自己的复仇方式制造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死亡悲剧——那背后响起的枪声来自于里卡多,但是对于阿利杭德罗来说,这不是对自己的谋杀,而是一种成全,削弱社会的对立而变成自我爱恋的畸形,死亡就真的成为一种必然。
这种死亡式的爱,更多是一种占有,一种牺牲下的占有。在阿利杭德罗没有出现之前,卡塔莉娜的生活还算是平静的,但是第一个场景就是这种占有的演绎:在枯枝上的秃鹫突然飞散,接着传来了枪声,秃鹫没有逃脱子弹,死亡发生了,这是卡塔莉娜实施的谋杀,伊莎贝尔告诉爱德华多:“你的妻子杀死了它们。”爱德华多有些无奈地说:“她不会听我的。”兄妹之间的对话分明对卡塔莉娜猎杀秃鹫时表现出来的本能和激情存有微词,对她的强烈霸道甚为不满,但是他们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人?爱德华多在制作蝴蝶的标本,他把尖利的针扎进蝴蝶的身体,虽然蝴蝶已经死去,如此赤裸的行为也是一种伤害;而伊莎贝尔的笼子里也关着鸟,它们也得不到属于自己的自由:捕杀秃鹫、指做蝴蝶标本和把鸟关在笼子里,都是残忍的伤害,都是霸道中的占有。
导演: 路易斯·布努埃尔 |
只不过,卡塔莉娜、爱德华多和伊莎贝尔对于这样的残忍行为已经习惯了,而这种习惯正是基于对自身身份合理性的一种适应,他们是站在高处的存在,他们无需受到规则的约束。但是当曾经从养子变成仆人的阿利杭德罗在多年后出现在呼啸山庄,则以他的另一种霸道、另一种本能和激情打破了卡塔莉娜、爱德华多和伊莎贝尔所构建的习惯生活——他在暴风雨之夜出现在窗前,他让仆人玛利亚打开门让自己进入,先前受到惊吓的玛利亚发现是阿利杭德罗时,反而以另一种口吻说:“你是个邪恶的人。”连仆人都敢于如此定义其实和自己身份一样的阿利杭德罗,这说明他们习惯的生活就是一种阶级论上的合理生活。但是阿利杭德罗回来了,“我回来是为了复仇。”这就是阿利杭德罗返回呼啸山庄的目的,他的复仇就是为了打破他们的习惯,就是要解构他们必然的生活。
阿利杭德罗的复仇是有两层含义,第一,他以前愤然离开呼啸山庄就是因为爱德华多将他从养子变成了奴仆,身份被权力改变,所以他要回来复仇,当他用拳头打碎玻璃,以闯入者的身份进入到呼啸山庄,对于爱德华多依然对他仆人的称呼不以为然,并告诉他自己现在已经有了里卡多农场的留置权,“一个月后我就是主人了。”从爱德华多口中的仆人变成农场未来的主人,这是阿利杭德罗颠覆自身命运的结果,他的复仇就是要找回属于自己的身份和财产,甚至更进一步,当里卡多因为赌博输掉了农场,他请求阿利杭德罗能给他一些钱,但是阿利杭德罗拒绝给他,这也使得里卡多对他怀恨在心,最后的两个子弹完全可以解读为里卡多的另一种复仇,而这种复仇的目的也和阿利杭德罗的目的一样,重新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这是复仇的第一层含义,在这样的复仇动机里,阿利杭德罗只有愤怒,只有暴力,他敢于和爱德华多站在一起并把他打倒,他敢于和里卡多交警,并得到了农场的留置权,在这方面他无疑是胜利者,那些曾经鄙视他的人也终于低下了头。而阿利杭德罗回来复仇的第二个目的便是和卡塔莉娜的爱有关。当初两个人相爱,完全违背了习俗和道德,这是他们两人拥有的激情,这也是属于他们的爱,但是因为身份,这种爱最后被拆离,当身份的复仇已经没有困难,阿利杭德罗就想重新得到这份爱。但是,爱是复杂的,不仅对于阿利杭德罗,而且对于卡塔莉娜来说,都不再是以前的两个人,而且他们当初分开,阿利杭德罗愤然出走,也有着两个人各自性格的原因,而这种基于性格的激情和霸道,并不会在复仇中回到原来的样子,而这正是复仇变成真正悲剧的原因。
《呼啸山庄》电影海报
卡塔莉娜对阿利杭德罗的爱是强烈的,当阿利杭德罗在雨夜出现,她充满了惊喜,说她一直在担心这阿利杭德罗,而阿利杭德罗也说以前发生的每件事都记得,但是他仇视爱德华多,当卡塔莉娜想要让他留下来的时候,阿利杭德罗断然拒绝,“我宁愿死也不想在这里呆一个晚上。”他的出现只为看一眼自己的爱人,而卡塔莉娜从阿利杭德罗出现之后,生活完全被大破了,她在自己的丈夫爱德华多面前直言对阿利杭德罗充满了爱,“阿利杭德罗的灵魂比我重要,即使他死后,我也一如既往地爱他。”面对爱德华多的质疑,卡塔莉娜也大胆承认,她爱着爱德华多,但是两种爱是不同的,这种爱已经契入了灵魂,已经刻下了烙印,甚至已经生死在一起了——或者说,两个人的爱太相似了,以致于爱容易变成伤害,爱甚至会变成恨。
当两个人寻找曾经玩耍的地方,回忆最美好的时光,他们是在爱的复苏中,但是他们又经常吵架,以致于各自被伤害。而真正让他们的爱变得畸形而病态的依然是身份和权力之间的差距。卡塔莉娜已经嫁给了爱德华多,甚至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爱德华多对他的偏见从未改变,他对卡塔莉娜说:“那个男人只会给你带来伤害,因为他不配仁慈和蔼,一点也不配。”他以社会道德为由阻止他们见面,“不能即是爱人又是朋友。”并以自己被伤害而痛苦为理由,让卡塔莉娜处于两难处境,而当爱德华多说阿利杭德罗不配有仁慈和蔼的时候,卡塔莉娜愤然关上了门,并开始了绝食,这也导致了她健康每况愈下,最终走向了死亡。
在这样的情况下,阿利杭德罗强烈霸道的爱便表现出来,他让伊莎贝尔爱上了自己,并和她结婚,他的目的很明确,“我和她结婚就是为了伤害你。”这是他直接对卡塔莉娜说的话,而结婚之后他又从来不把伊莎贝尔当成妻子,他打骂她,他命令她,甚至也折磨她,所以里卡多说伊莎贝尔是自掘坟墓,“他的爱从来不会保护你,他也从来没有爱过你。”在这场婚姻中,伊莎贝尔只不过是一个牺牲品,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伊莎贝尔是牺牲品,阿利杭德罗也是一个被自己的霸道囚禁而无法走出的牺牲品,同样,卡塔莉娜也成为这强烈而无法拥有的爱的牺牲品,在另一个风雨之夜,阿利杭德罗终于进入了卡特里娜的房间,惊喜的卡特里娜抱住他问:“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晚?我们没有时间了。”阿利杭德罗说:“我们抱着直到死去。”
这是灵魂深处最彻底的表白,这是跨越生死的相拥,而此时爱德华多拿着枪闯了进来,当看到这一幕他用枪指着阿利杭德罗,而在阿利杭德罗离开之后,卡特里娜昏了过去,最终死去。当卡特里娜死去,阿利杭德罗也看到了死亡,“我希望在地狱里醒来”成为他的另一个希望,生的时候无法在一起,只有死才能让彼此相报,就像看到了他们最纯粹也最无情的爱的伊莎贝尔对里卡多说的:“他会追随她而去,雨点会落在他们的尸体上,这是最后的结局。”复仇为了爱,这种爱一定带着不可摆脱的宿命,一定有着暴烈而决然的结局,一定是无法被理性所主宰,“只有死亡才能让爱圆满。”是一种冲破宿命的抗争,也是回归宿命的无奈。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