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2《西部开拓史》:因为东部石头太多了
3分50秒的长“序曲”,是一幅油画,一边是骑在马上拿枪射击的白人,另一边是骑在马上张弓搭箭的印第安人,一边和另一边,白人和印第安人,枪支和利箭,在快马疾驰的相向中构成了一组对立关系,这是气势的决斗,这是速度的较量,这是生死的战争。当3分半种的序曲加上并不短暂的“中场休息”组成这种势不两立的斗争场面,在定格中是不是就传达着这部164分钟“史诗”片的主题?
这是最为直观的“西部”场景,而片名则将这种势均力敌的关系转化为单一视角,“西部开拓史”以开拓为历史的构建行为,必定是一种白人立场,英文原片名更是霸气外露:How the West Was Won。西部是如何赢得的?那就是靠开拓赢得的,而开拓又意味着什么?“这个地方今天都有名字,并且在地图上有迹可循,这些地名、地标和土地全部都是赢取来的——从大自然和土著手上赢得的。”这里就明确指出了过去式的“Won”是如何实现的,那就是从大自然和土著手上得来的;而在电影的最后,旁白再次强调了这种“赢取”行为:“西部就是被这些早已不在人世的拓荒者、移居者和冒险者所赢取来的……”拓荒者的开拓,是基于冒险者的冒险经历,最后他们成为了移居者,移居者的使命就是建设者,从此西部就在不断建设中成为了城镇和城市。这三类人赢取了西部,站在白人视角,当然忽视了另一类人,那就是征服者——或者从白人的秩序和道德出发,他们从来不会将自己命名为征服者,即使赢取本身就是一种征服,但在白人视角中,这种赢取是光明正大的,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是文明的渗透和输入。
剑拔弩张的油画主题,从大自然和土著手上赢得土地,将西部的征服看做是一种开拓,这就是这部电影总的基调,而在这样的主题中,所谓西部开拓史无非是要歌颂“西部精神”,继而将其纳入到“美国精神”之中。那么,“西部精神”到底是什么?如何得到体现?在这里一个基本的思路是,既然西部是靠赢取得来的,那么正如油画所表现的,这种赢取一定是要面对“敌人”,而在由亨利·海瑟威执导的第一部分《急流》中,其前奏所讲述的故事则是一种无敌人的状态中:“5个世纪前,大约125年前,大家称这里是西部,只有少数几个白人知道这里,他们是孤单的捕兽皮者,他们在广阔的原野中寻找海狸,这些人被称为山中居民,他们比印第安人还要像印第安人,他们自订法律,他们居无定所,他们随处迁移……”少数白人来到了还处在自然状态的西部,他们以捕兽为生,他们居无定所,他们自定法律,在大自然之中,他们是山中居民,他们甚至就是白人“印第安人”,所以即使捕杀猎物,但是他们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惯却是被大自然所融合,所以他们从来不面对敌人,他们也不是西部大自然和土著的敌人。
但是正是这种居无定所、随处迁徙和自定法律的原始状态,并不是西部走向未来的单一模式,所以西部需要被开拓,而当普莱史考特一家人乘坐“飞箭号”,和其他拓荒者一起从西部的关卡伊利运河向西中,就缓缓拉开了西部开拓的历史。在这里,齐伯伦在回答哈维问题时的回答就已经说明了为什么西部会成为冒险者、开拓者和移居者的目标:“因为东部石头太多了。”齐伯伦说自己在东部耕种土地,挖下去全部是石头,而自己的村子也被称为“石头村”。石头太多了,所以土地太少了,同时太多的还有东部的人口,因为人口太多了,所以机会太少了——这两多带来的是两少,而两少则是西部被逐渐展开的原因,在这个意义上讲,人口太多、石头太多的东部也成为了这些人的“敌人”,所以他们要向西而行,所以他们要寻找新的土地,所以他们要开拓新的西部。
导演: 约翰·福特 / 亨利·哈撒韦 / 乔治·马歇尔 / 理查德·索普 |
而从东部到西部,他们一样面对各种“敌人”,第一部分《急流》讲述的是作为第一代的齐伯伦从伊利运河向西,最后在急流中葬送了生命——齐伯伦和妻子死于那湍急的河流,“急流”所表现的西部,其敌人就是大自然。但是正因为有敌人存在,西部开拓就是要战胜敌人完成一种赢取。齐柏林有两个女儿莉莉丝和伊芙,在树林里伊芙捧读着一本书,她向往有一种令人心动的爱情到来,莉莉丝却嘲笑她的单纯,伊芙回击道:“你要做农妇,却不愿嫁给一个农夫!”而实际上伊芙自己也说:“我不愿在和农场有任何瓜葛。”离开“石头太多”的农场和东部的土地,伊芙想要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我要的是丝织服装,优良的马车,以及闻起来很好的男人。”但是当父母在急流中丧生,当大自然吞没了开拓者的生命,有着对未来美好向往的伊芙却选择了留下,在她看来,这是为了实现父母的遗愿,“他们希望在西部建立属于自己的农场,这是他们抵达最远的地方。”留下来,并不是独自一个人,还有早已成为“山中居民”的罗林,总是驾驶着独木舟的他饥肠辘辘时遇到了齐柏林,是齐柏林给他提供了食物,而他也把海狸皮送给了伊芙,两个人一见钟情,爱情降临,罗林也结束了自己“比印第安人更像印第安人”的生活,组建家庭在这里开始生活。
而莉莉丝的命运和伊芙完全走向了不同的轨道,她来到了美墨边境,在圣路易斯市这个中心唱歌跳舞,生性活泼的她喜爱唱歌,喜爱舞蹈,它们成为了莉莉丝生命的一部分,而她之后的人生也在歌舞中度过,在向西前往加利福尼亚寻找金矿的过程中,在大棚马车上即兴唱歌跳舞,“这就是西部精神。”当她把歌舞注解为西部精神的一部分,其实就是不受束缚的自由。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个名叫克里夫的男人,一个在赌场中输了钱的男人,一个渴望在加州的金矿中发财的男人,更是一个在莉莉丝身上发现了爱情的男人,在莉莉丝几次拒绝了追求她的摩根之后,两个人终于以爱情的名义走到了一起。而在这个莉莉丝奔向自由的西部世界里,她所遇到的敌人,或者说西部淘金的白人所遇到的敌人则是印第安人,《平原》所展现的就是一路向西的白人淘金者和印第安夏安族人发生冲突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里,敌人并不止一个,当他们终于找到了金矿,邀请他们去的矿主已经去世,他们只好寻找地方居住,而多年之后,当摩根再次遇见歌舞表演的莉莉丝的时候,莉莉丝说克里夫离开了她,“毕竟我们不能靠爱情活着……”当然在那艘船上他们的重逢是爱情再次回来的象征,克里夫用身上的1200美元向莉莉丝求婚,两人拥抱在一起,而当后来伊芙的儿子瑟柏找到已经年老的莉莉丝,她正在拍卖作品为克里夫还债,而克里夫早已经告别了人世,即使为他还债,莉莉丝也依然觉得他们的爱情在几十年中没有任何改变。
那种自由是莉莉丝所称的西部精神,那种感情在她看来更是代表着一种坚守,而西部的开拓史也正是在自由和坚守中不断被书写的。《急流》的敌人是大自然,《平原》的敌人是印第安人,那么沿着伊芙这条主线被连接起来的《南北战争》《铁路》和《非法之徒》所对应的敌人则是国家的分裂、利益驱动和法律的缺失,这三部分的主角则是伊芙的儿子瑟柏。自从伊芙和罗林在齐柏林夫妇去世的地方留下来之后,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农场,而随着南北战争的爆发,罗林首先从军,之后儿子瑟柏告别了农场生活奔赴战场,在战争前线,罗林战死,瑟柏被敌人打昏,醒来之后知道军队遭遇了塞罗战役的失败,他害怕战争,正当他犹豫的时候,旁边一个来自得克萨斯州的男人让他当逃兵,而瑟柏也准备付诸行动,但是他听到了谢尔曼将军和格兰将军的对话,知道了这场南北战争的意义,于是瑟柏开始觉醒,他最终留在了部队。
《西部开拓者》电影海报
《南北战争》这一部分的导演是约翰·福特,他携约翰·韦恩出演了这个20分钟的故事,并且没有意外地在开头拍摄了已经是律师的林肯,他所思考的是:“让自由的西部自由,为国家即将分裂的危机提出警告……”这是约翰·福特的惯有风格,而在这个部分里,约翰·福特显得心不在焉,瑟柏的成长似乎并没有特别的启示,韦恩扮演的谢尔曼只是有一段和格兰的对话,但是约翰·福特直接将这一部分变成了对于平等的阐述,而实际上,南北战争更在白人和黑人世界的矛盾中,西部是其中的一环,但并非像其他部分那样关系严密。约翰·福特的故事之后,则是由乔治·马歇尔执导的《铁路》部分,这一部分的故事在约翰·福特早期的《铁骑》中有所体现,主要讲述美国两大铁路公司开展铁路建设的竞争故事。但是在整部164分钟的电影里,只有这一部分是对白人开拓的某种反思甚至批判,瑟柏从战场上归来之后就投入到铁路建设中,但是他发现,建设铁路遭到了印第安人的抵制和反抗,为了调和矛盾,他出面和印第安人签署了协议,尽量维护印第安人的利益,但是这一协议还是被铁路建设者破坏了,从而导致了双方的冲突:印第安人用大批水牛袭击白人,造成很多妇女儿童被水牛践踏致死。在这样的惨状面前,瑟柏辞职告别,他追寻并无政治诉求的杰斯步伐,走进了西部的原始世界,远离了那些为追求利益的贪婪者,而马歇尔在这部分也用旁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们竞争的奖品就是土地……”
最后再次回到亨利·海瑟威的故事,《非法之徒》依然以瑟柏为主角,从南北战争中的士兵,到铁力建设,再到小镇上的警长,瑟柏经历了西部开拓史中的很多大事,而这次他的使命更为艰巨,那就是重建法律秩序,“新城镇需要法律。”无疑这部分的西部敌人则是无法律秩序中的罪恶,查理和他的同伙就是这里的坏人,他们甚至合谋要抢劫装有黄金的火车,而当瑟柏将他们的计划告诉另一个小镇的警长卢克,卢克竟然威胁瑟柏少管闲事。本来瑟柏来到这里是为了看望自己的阿姨莉莉丝,但是他现在更重要的任务是追捕罪犯,重建秩序,“我要用法律来惩罚他们。”所以在查理团伙开始劫持火车时,瑟柏说服卢克开始了与坏人的斗争,当然最后打死了查理保住了黄金,也有了机会建设法律秩序。
从序曲到第一部分,在到中场休息,再到最后的结束曲,电影的整体结构就是一种史诗片的架设,但是当电影分成五个部分,由三位导演执导,风格的整体性也存在着割裂,尤其通过讲述一家三代的故事,重现西部开拓的历史,在很多地方的处理上这种以小见大显得勉强,而三代人的故事在不同导演的文本里则又有些脱节。但是当一切回归到白人视角,回归到开拓的主题,除了乔治·马歇尔隐含着批评之外,大部分是一种对西部精神乃至美国精神的歌颂,尽管有着不同的敌人,不同的阻力,但是由开拓者、冒险者和移居者组成的“他们”还是最后赢取了这片广阔的土地,它们叫西部,它们更叫美国,“他们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永远也不会被风雨磨灭,永远也不会被耕耘机铲平,永远不会被堆肥淹没,他们的勇气会激励子孙后代,让他们不断探索,不断建设……”在最后航拍视角中,这一段主旋律歌颂的正是西部赢取历史,所美化的正是西部开拓精神。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4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