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3岛·乱
时间是不是永远的分割线?那个叫“钓鱼岛”的岛屿在百年的争议之后,终于走向了“共同关注”的焦点领域,“久违的战争硝烟渐渐浓烈。爱国青年在国内发出了愤怒的吼声,为九一八国耻日来临做足情绪铺垫。”
据日本媒体报道,当地时间9月11日上午11时许,日本政府与钓鱼岛“岛主”栗原家族正式签署岛屿“买卖合同”,购买金额为20.5亿日元(约合1.7亿人民币)。媒体称,日本当局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方针宣告成立。日本官房长官表示希望获取中国谅解。
9月11日,那场著名的恐怖事件11周年,选择这个日子完成最后的“国有化”似乎没有刻意为之的原因,但是却为中日关系蒙上了一层“恐怖”的气息,在此前一日,中国宣布钓鱼岛领海基线:2012年9月10日,中国政府就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发表声明。声明称,中国政府根据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五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宣布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而在钓鱼岛“国有化”之后,我国两艘海监船11日抵达钓鱼岛宣示主权。
一个是国有化,一个是领海基线,都是“铁板钉钉”的事实,那么钓鱼岛到底何去何从?在针对日本“国有化”钓鱼岛,中国的态度除了外交辞令上一以贯之的严正声明之外,从高层也有了某种强硬的态度,胡锦涛、温家宝、吴邦国和李克强在不同场合表达了观点,特别是李克强在会见来华出席宁洽会暨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奥尼尔时强调:“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
![]() |
媒体表达着“国家意志” |
上升到了反法西斯战争和国际秩序的高度,而在这些高层的强硬立场下,“抗日”终于演变成了全面的、全民的表达爱国的行动。主流媒体用“中国说:不”、“钓鱼岛从来就是中国的!”“钓鱼岛,中国的”等标语式口号表达“国家意志”。而在民间,除了打出“钓鱼岛是中国的”的口号,大街上的许多LED灯在后面又加了一句:“苍井空是世界的。”和这句口号一样,“抗日”中有着情绪的表达,有着爱国的诉求,但是里面也有一半的娱乐,一半的黑色幽默,甚至最后成了意淫的爱国,意淫的保钓。
今天,在上海江杨北路东风本田店门口,一车主自己烧毁一辆本田思域,并拉起有反日、保钓内容的横幅。烧自己的车,为的是表明自己的爱国立场,而这本身就是闹剧,车是自己的,烧车行为能为日本带去多少损失?一毛也没有,这种自虐只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赤裸裸的爱国情怀,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推理,凡是和自己有关的、属于自己的日本产品都可以付之一炬。所谓抵制日货,总是犯逻辑错误,你买了日货其实已经是你的财产了,再抵制也无非是和自己过不去,是一种自虐。
![]() |
单一而单纯的“抵制日货” |
而对于国民来说,似乎最容易采取的“抗日”手段就是抵制日货,“如果中国人1个月不买日货,日本将有数千家企业面临破产。如果中国人6个月不买日货,日本将有一半人失业。如果中国人1年不买日货,日本经济结构彻底瓦解……”这是“抵制日货同盟”网站的告示,也在各QQ群里传播,似曾相识的推理后面是简单的逻辑。而面对长长的日货清单,到超市你就按图索骥吧,后来惊讶地发现,日货渗透到生活中已经超过了预期,日用品、家电、汽车,甚至动漫,环顾四周,有一种被包围的感觉,而所谓的“突围”除了情感的一意孤行,你还能找到什么样的自救方式,“而所谓的日货基本都本地化生产,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而在现在,在高潮的民族主义中,抵制日货已经发展成了一种“国家口号”,主流媒体已经把这种“抗日行为”上升到了国家意志,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单纯的抵制行为除了自虐还是他虐,在巨大的浪潮中,爱国青年似乎要为“九一八国耻日来临做足情绪铺垫”。这种情绪成就了某种爱国的表达,但是在相反的方向上却也愈走愈远。
那个叫“操日本”的学生,没有想到自己为成为民族的符号,成为“抗日”的天然武器,然后被迫辍学的背后是强加在他身上的政治“阉割”,“操日本”的名字俨然成了一种自慰的符号,在这样一种名字的契合下似乎已经完成了“抗日”的使命,石述思在《一个叫操日本的同学》的博客中说:“对操日本同学个体权益的肆意践踏,更让人感到爱国正在演化成一种披着神圣外衣的彼此伤害,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毫发无损,我们的一个可怜同胞却被逼辍学。”
伤害着同胞,也伤害着和钓鱼岛没有任何关系的日本人,已经有人开始”照顾“在华的日本人,泛化的“抗日”下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理性和宽容,需要什么样的爱国情怀?李承鹏说:“你日了半天还躲家里曰,你那不是日死日本人,那叫曰死日本人。然后你变成另一个侵略者,自己成了自己的食脑兽,人家日出了高潮,你曰出了高潮。最后,你成了另一个猥琐种族,你是曰本人。”“操日本”和“曰本人”成了两种意淫的手段,而用这样的手段,对于一个国家的主权,一个国家的形象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
![]() |
抗日不要成为另一部“A片” |
“没有任何像被迫代表一个国家这种事更能杀死一个人的了。”雅克·瓦歇的《致安德烈,布勒东的信》显然在否定一种消灭个人的国家主义,9·11带来的“抗日”行动,很多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兴奋,这样情绪高涨,似乎凭着烧自己的车、抵制日货就能证明爱国,凭着“操日本”的意淫就能收复钓鱼岛,其实到头来就像“文明爱国”和“理性抗日”不过是一种行为艺术,几乎赤裸的美女表达的仅仅是“劈腿”和“长枪”有关的娱乐符号,甚至是性符号,所谓意淫,大抵就是如此。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3028]
思前: 死去的背景
顾后: 《巨兽》:我明白了自由是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