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2 疯狂的石头(上)
龙岗镇玉山村。
“玉山村定于4月30日至5月3日在香火堂拍卖田黄鸡血石和田黄石,希各位老板届时光临。”入村口的墙壁上贴着一张红色的“广告”,不远处的停车场上停满了车子,作为玉山村今年的首次拍卖,“疯狂的石头”吸引了许多本地和外地的“老板”前来,广告里的“香火堂”就是离停车场不远、修葺一新“棠荫堂”,今年的“重头戏”从早上9点半开始就在这里”疯狂“上演。
一张简陋的桌子隔开了拍卖者和竞拍者,台上站着村里的“拍卖师”,他手上拿着石头,报出了底价,一时台下的竞拍者围着石头簇拥而来,他们用手触摸着,他们用眼凝视着,一边议论一边鉴定,还从袋里拿出鉴定用的“武器”——迷你手电筒,透过光线仔细端详手中的石头,还没签订完毕,一双双手就又从另一边伸过来,“抢”去石头细细品味。
石头在人群中“自由流传”,拍卖师根据大家的出价高声叫着石头目前的拍卖价,15万,16万,17万5,18万……经过几轮的叫价,最后,今天这块“26号石头”以21万的价格被人买走。到上午11点,27件拍品已经交易完毕,总交易额达到48万余元。
今天是此次拍卖的第三天,去年相类似的拍卖会一共进行了8次,总交易价为500多万。没有最后三次报价,没有拍卖槌,甚至没有看见现金交易,这场颇具草根特色的拍卖就在这样的“流程”中进行,而台上台下都有一个共识:交易都是建立在个人诚信之上的,也就是说,现场虽然不进行现金交易,但没有谁会拒绝付钱,没有谁会因为拍卖价太高而毁约——也就谁说,他们都会遵守交易的底线,而这样底线却是他们个人信用的基础和保证。在“疯狂的石头”交易中,个人信用甚至高过一块块高价的石头,这就是玉山村人的“逻辑”,而这也慢慢融入了“石文化”之中。
它具有光嫩圆滑的外形,它具有细腻温润的质地,它具有透明通灵的颜色,外观素有“无纹不成田”、“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的田黄石是“印石三宝”之一,古时即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而这个被称为“国宝村”的小山村,是田黄石的主要产地。玉山村在坐拥丰富资源、不断发展“石经济”的同时,也探索出了一条共同致富的独特道路:自2006年进行开采以来,玉山村就是以集体的名义进行开采和拍卖,而拍卖所得的钱就用于集体“平均分配”——凡是接受了九年义务制教育、65周岁以下的男子都要到山上“上班”,集体开挖、集体拍卖,再根据出工数实行“分红”,而其中有一块专门分给65周岁的老人。按照去年的开采量和拍卖实际,玉山村“上班”的人分红数为10万元,而65周岁老人每人的分配数额是1.5万元。
“玉在山而草木润,人藏玉而万是事兴”,与玉山村毗邻的则是盛产鸡血石的国石村,村以石命名,可见这里的石头更让人疯狂。鸡血石美丽、晶莹、稀少,历来被誉为“石后”、“印石公主”、“章石皇后”,鸡血石是辰砂条带的地开石,其颜色比朱砂还鲜红。因为它的颜色像鸡血一样鲜红,所以人们俗称鸡血石,我国最早发现的鸡血石就在国石村所在的玉岩山上,这里的鸡血石开发始于明代早期,盛于清代乾隆时期,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所谓鸡血石能兴家避邪之说,因此在百年来倾倒了浩繁帝王将相,书生雅士,富贾巨子。在清朝,利用昌化鸡血石刻制玉玺的皇帝和皇后是最多的,有乾隆、嘉庆、咸丰、同治、宣统、慈禧等。同时,鸡血石被列为宝玉石名品,在清代官吏服饰中,一花翎红顶为最高等级,鸡血红曾代珊瑚红、玛瑙红为顶花品饰之最高荣誉。
鸡血石开采于明初,当时鸡血石露出岩石表层,古人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开采,在露出岩石表面的鸡血石上烧柴,岩石全部烧热后,用冰冷的溪水浇泼,使石头分裂,再用铁铲很容易即把鸡血石采下。这样的采法少有裂纹,但鸡血石在没有开采出前很可能多已变黑或变暗,而采出量也非常小。这种采法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基于表层露头的鸡血石都已采竭,改用炸药爆眼,再用手掘或机掘深挖。
所以在国石村,由于鸡血石开采受限,所以在这里对于“石经济”的最大发展是加工,“鸡血石一条街”上商户鳞次栉比,加工雕刻店100多家,有许多来自青田、福建的民间雕刻师常年在此,而前来淘宝的外地商客络绎不绝,人称“小上海”。2008年,“鸡血石雕”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国石村也逐步将这条街培育发展集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特色街区。
由于资源有限,这里的鸡血石更是价格见涨,更见“疯狂”,就在今天晚上,一场鸡血石的拍卖会在国石村上叶6号村民家里举行,同样是草根拍卖会,同样被围得水泄不通,这里拍卖的鸡血石毛料都是藏在家中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了,而竞价一开始便一路上扬叫价不断,最后以220万的天价成交。
![]() |
![]() |
![]() |
古老的玉山村 |
![]() |
![]() |
![]() |
![]() |
拍卖地:棠荫堂 |
![]() |
![]() |
![]() |
待拍卖的田黄石 |
![]() |
拍卖师 |
![]() |
![]() |
拍卖登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争相鉴定 |
![]() |
“ 拍卖经济” |
![]() |
成交价21万元的田黄石 |
![]() |
竞拍者 |
![]() |
国石街上出售的小挂件 |
![]() |
![]() |
![]() |
![]() |
鸡血石精品 |
![]() |
![]() |
![]() |
![]() |
鸡血石矿洞 |
![]() |
曾经的采矿器械 |
![]() |
矿渣 |
|
矿石雕刻 |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4323]
思前: 山乡巨变:关于村庄的一次影像记录
顾后: 高山杜鹃入户来(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