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2 《金粉世界》:“我是谁”的一种爱情注解

一个是默默无闻的巴黎丑小鸭,一个是腰缠万贯的富家子弟;一个是活泼率性无忧无虑的女孩,一个是厌烦了上流社会生活的男人,当他们相爱的时候,是应该让女孩适应规则成为上流的名媛?还是要男人舍弃自己的生活圈子?不管是适应还是放弃,或许这只是一个伪命题,当两个人冲破阻力最终携起手来,他们内心对爱情的呼唤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就如那个讲述者也是男人的叔叔所唱:“赞美上帝,天造尤物”,这是符合神意的爱,这是天生的情,而其他的一切都只是一种衬托。

但是,社会规则却在那里,生活在其中,最难以摆脱的就是这样的束缚,讲述者一开场的提问便是:“我是谁?”他是收藏家,他是加斯东的叔叔,他是上流社会的名人,但这些自我的定义并非可以真正揭示“我是谁”的命题,而在巴黎布劳诺森林草坪上,他所看见的那些已婚和未婚的男人女人,似乎都陷在一种“我是谁”的疑问中,不想结婚而执迷不悟,想要结婚而进入上流社会,在他们面前,生活或者就是改变自己,甚至是放弃自己,而这种改变和放弃所触及的“我是谁”其实可以有另一种表述:我到底是谁?

“我是谁”当然也是加斯东对自己的质问,这个制糖业公司的继承人,是腰缠万贯的富家子弟,是上流社会的名人,是无数女人爱慕的对象,但是,对于他来说,这一切的荣华富贵似乎远离自己想要的生活,他总是说的一句话是:“生活使人厌倦。”绿色的春天使人厌倦,埃菲尔铁塔使人厌倦,静静的塞纳河使人厌倦,“昨天、今天和明天都一样,生活千篇一律。”对于他来说,不是工作就是应酬,不是宴会就是跳舞,在这千篇一律的生活中,的确财富只是一个象征,甚至变成了折磨人的束缚。

: 文森特·明奈利
编剧: 艾伦·杰伊·勒纳
主演: 莱斯利·卡伦 / 莫里斯·切瓦力亚 / 路易斯·乔丹 / 赫米奥妮‧金戈尔德 / 伊娃·嘉宝
类型: 喜剧 / 爱情 / 歌舞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58-05-15
片长: 115 分钟
又名: 琪琪

而这种枯燥、乏味、厌倦的生活,在他的爱情故事里也在不断上演,兰妮是他的恋人,但是所谓的恋爱也只是在舞会时成为一个光彩照人的符号,但是她的心却不再自己身上,“今晚她无所顾忌,对我心不在焉。”爱情成为公众场合的一场表演,而暗地里兰妮却和另外的男人约会,加斯东和叔叔雇佣了私家侦探,然后在他们亲吻时抓了现行,而即使面对出轨门,加斯东也无法用正当的手段谴责他们,只是给了那男人1000元钱,让他永远消失,而兰妮,在被识破的真相面前,大声尖叫。

大声尖叫不是对自己丑闻被揭露时感到羞耻,而仅仅是因为这一切将成为舆论的热点,加斯东也一样,用钱打发男人也是为了不想自己不光彩的故事成为报章的头条,但是却终于被登上了报,而且说兰妮“试图自杀”。而面对失败的爱情,加斯东陷入到一种更无聊的境地,当叔叔为他不断安排宴会给他结识其他女孩的机会,但是他却只是一个人躺在椅子上,拒绝参与其中。

花天酒地的生活,灯红酒绿的故事,只不过是一种掠影而过的虚幻,这是生活在其中的加斯东感到厌倦的理由,但是对于没有进入其中的下层人来说,似乎变成了奢望。琪琪是一个普通女孩,她在自己的生活里无忧无虑,她调皮,她率性,她活泼,她对生活的热情似乎从来不会被湮没,但是她却成为长辈进入上流社会的一个入口,一块跳板,外婆玛米塔把她交给自己的姐姐艾丽西娅,希望她能将琪琪培养成一个高贵淑雅的上流社会女子,更希望她能嫁入豪门。

《金粉世界》电影海报

在每周一次的训练课上,艾丽西娅从饮食、服饰、走姿、说话等方面调教她,吃东西要细嚼慢咽,刀叉和盘子不能发出声音,走路要优雅,落座要缓慢,喝酒不能一饮而尽,挑选雪茄时要用手轻搓然后放在耳边听声音,凡此种种,在艾丽西娅看来,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一个女人更美,“美好的东西如同一件艺术品。”而这种所谓的美就是迎合上流社会的规则,就是成为一个高贵的女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曾经嫁给公爵、富人的艾丽西娅,就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琪琪打开那一扇通往高贵生活的门。

但实际上,这种所谓的调教对于琪琪来说,也是一种使人厌倦的生活,她内心的不愿意在行动上则变成了“破坏”,剥龙虾时大大咧咧,倒咖啡弄翻了杯子,喝酒时一饮而尽,这种破坏像是无声的抗议,而她更愿意过一种自由的生活,喜欢呼吸空气,喜欢到海边旅行,喜欢穿那条花格子裙子,甚至喜欢在玩牌时“出老千”搞恶作剧,对于她来说,这就是真实的生活,而自己也在这种生活里成为真实的自己。

这是另一种存在,而当加斯东遇见琪琪之后,这种真实的存在也让他感觉到了生活的魅力,原本两家是朋友,加斯东曾经总是给琪琪带奶糖和各种礼物,那时的加斯东就是把琪琪当成是一个小孩子,但是使人厌倦的生活终于使他在琪琪身上看到了能够让自己快乐的东西。他远离了宴会而偷偷到琪琪家里,告别了盛宴而选择一顿平民晚餐,告别了歌舞升平的奢靡生活宁愿和琪琪一起玩“出老千”的牌局。这是一种选择,是为了逃离而进行的选择,但是当加斯东融入到琪琪制造的快乐氛围里的时候,却打开了心门——他似乎找到了“我是谁”的那个答案。

因为打牌输了,他带着琪琪一家去了海边,在海边他们一起玩耍一起骑马一起打网球,在自己一直渴望看见的大海面前,琪琪也释放了自己,而在这一种释放中,加斯东也感受到了真诚的意义,“这是个惬意的周末”终于让加斯东看见了自己内心的渴望:他爱上了琪琪。“她是个孩子,但是他调皮捣蛋,率性而为,年幼放任,她是我的琪琪。”“我的琪琪”是对于“我是谁”寻找的最后答案,“我恨自己没有发现你的变化。”而其实琪琪一直在那里,一直是自己,当她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加斯东的时候,开始真正变化的却是加斯东。

而两种不同的身份,两个不同阶层的人,要走在一起,当然会遇到困难,这或者就是那个是适应还是妥协的伪命题制造的障碍,一方面当加斯东爱上琪琪的时候,对于艾丽西娅和玛米塔来说,似乎就轻易实现了走向另一种期盼的生活,轻易就改变了下一代的出身,所以他们支持加斯东和琪琪之间的爱情,而且急切地想要达到结婚的目的;另一方面,作为加斯东的叔叔却极力反对,他从讲述者变成了剧中人,变成了代表权威的长辈,“明天中午之前忘掉她。”这是一种固有的偏见,而其实这种偏见明显带着上一辈的烙印,他和玛米塔曾经也是一对恋人,当他们和琪琪、加斯东一起来到海边,怀想曾经的故事时,“最后一晚的约会还历历在目”却变成了一种错失的记忆,他说那是在六月,她却说是四月,他说那是周一,她却纠正他说是周五,他说那次约会发生在8点,她却说是在9点,他说你丢了手套,而她却说丢的是梳子,他说那天晴空万里,她说是阴雨绵绵,他说你穿的是金色礼服,她说我穿的是一袭蓝裙……他说和她说,是各自的时间,各自的天气,各自的场景,也是各自的记忆,所以那场历历在目的约会,或者并没有真正发生,它只不过是一种阶层差距造成的错觉。

而当加斯东爱上琪琪,琪琪也爱上加斯东的时候,这是不是会成为重复的错觉?的确,琪琪开始拒绝,“我不愿意”是她直接的回答,因为她不想以后自己的生活被登报,不想和加斯东在一起被关注,不想变成众人讨论的话题,“我天生习惯了默默无闻。”这是琪琪的理由,在她看来,甚至是加斯东要将自己拖入到假恶丑的生活中。她不想被关注是因为不想失去自我,不想让爱情变成一种符号,但是这种不想却让自己和加斯东陷入到双重困境中:加斯东不想失去真实的琪琪,琪琪不想失去自己爱着的加斯东。

于是她拒绝之后他离开,他离开之后发誓不再去找他,而当两个人被分开的时候,他们又无法阻止想念,于是她又想要见他,告诉他“我宁可和你在一起承受痛苦也不愿离开你”,加斯东终于又牵住了她的手。离开、重合,是内心的一种挣扎,是爱情的一次超越。但是当两个人携起手来,当两个人进入到一体的生活中,他们或许还要面对许多——当琪琪穿上高贵的衣服,和加斯东一起赴宴的时候,他们是不是必须走向一种适应的生活?她为他倒咖啡,她给他辨别雪茄,她还为他点烟,每一个动作似乎都是艾丽西娅调教的结果,她果真成为了一个光彩照人、受人关注的上流名媛,但是当他成为“他们”中的一员,那种被关注的目光里分明写着另一种刻毒的注解:这又是一个攀龙附凤的拜金俗女,等待着加斯东玩弄而最后被抛弃的命运……

当琪琪优雅地展示自己的时候,当众人投以怀疑的目光的时候,他们是不是又变成了适应规则而失去自我的人?加斯东愤而离开,琪琪悲伤哭泣,甚至把琪琪带回家之后,加斯东又转身离去。愤怒,哀伤,放弃,其实是无法从规则里挣脱出来,或者他们还生活在别人的目光里,所以真正的摆脱,真正找到自我的办法就是呵护那一份真情,就是维护自己内心的真诚,所以最后回到琪琪身边的加斯东对玛米塔说:“能否在婚礼中把琪琪的手交给我?”一种疑问,却是一种肯定,一种坚定,一种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自信,而看见了这一切发生的叔叔又变成了讲述者,在那充满希望的草坪上,在沐浴在爱情中的恋人边,微笑地唱起:“赞美上帝,天造尤物……”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4491]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