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3 新常态

从杂乱风格到简欧装修,从81级台阶到13楼的电梯,所谓辞旧迎新,所谓转型升级,就是历史到现实,从熟悉到陌生,以及从西面到更西面——从家门走到广场健走,要拉长一倍的距离,可是起床后寻觅的早餐点却依然回到了老小区的门口。

似乎是一个回环。早上从睡梦中醒来,窗外的大钟按时敲响了新的时间,却体会到浓浓的客居感,房间里的厚厚的窗帘遮住了东面照射进来的阳光,仿佛还是某一个未醒的深夜,而在北面房门口,已经透亮,醒来的一刹那,还以为像以前一样,小五的房间里亮起了灯。北面不是灯的亮光,通透的阳光却在南面的窗外,像是一个“南辕北辙”的寓言,似乎需要重新定义光线的启示意义,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被置换成新的到达方式。

小袋鼠昨晚也住在我们的新家,早上他有兴趣班,我也正好值班,出门便寻找早餐点。小区附近似乎没有,便开着车鬼使神差地到了以前的小区门前,那早餐点还是生意很好,便坐下来吃碗伴面喝碗豆浆。以前小五总是在这个店里吃早餐,也是简单的面或者豆浆,然后背着书包坐上我的车去往学校。其实还是熟悉的一切,这小店,这小区,甚至门卫,没有任何改变。而我们像是回来串门,不属于这里就像一个客人。

家在西面更西处。这里没有争抢的车位,这里没有混乱的物业,这里有准时敲响的大钟,这里有进入必须具备的门禁卡,这里有不再走路的电梯,这里有遥望城市远处的窗户,不一样的视觉,不一样的体验,不一样的风格,一个家被重新定义。从买房到交付,再到装修,几年的时间,从说明书上的那一页效果图,到地面上矗立的楼,再到每一块瓷砖、每一寸木板,每一张墙纸的装修,家是慢慢被具体化的。而在长达半年多的装修中,几乎是妻一个人的努力,买材料、跑商店、搞设计,都是亲力亲为,而我和小五,对于家的概念有些空泛,只有等到将东西搬到这里,整齐地放置好,等到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等到睡上安慰的一个觉,或者才有一种家的拥有感,而这种拥有感慢慢会把过去变成回忆,变成客居的感觉。而现实的一切,新的一切,有了我们的气味,有了我们的影子,便是融入,便是归宿。

便是新常态。晚上小五和妻去会所打乒乓,既是健身也是娱乐,而我则从家门出发,开始了健走的行动。这是新的路线,新的夜晚,抵达那条石板路其实可以有很多条路,但我独独选了一条可以经过旧房的路线,只是经过,再不像以前那样走上楼梯,打开大门,点起电灯,甚至还打开电脑看看留在里面的那些记录;只是经过,便只是有限地看见大门的通道看见进出的汽车;只是经过,便是最后的离开,最后开始新常规的生活。开启Endomondo记录仪,开启GPS定位系统,被记录的数字是十圈,是4.54公里,是45分钟,是336千卡的热量,是11428步。这是一个不被数字化的夜晚,然后换取另一条不经过的路,穿过五个十字路口,回到新的小区,新的现实。

新常态便是在新的路线抵达熟悉的夜晚,新常态便是在新的小区走进熟悉的秩序,新常态便是在新的家里开始熟悉的生活——打开新的电脑,启动旧的程序,打开没有阅读的书,启动固有的阅读方式,一切发生了,就像它们应该发生的样子,换了地点,换了环境,换了空间,有很多东西变成了全新体验的第一次,而更多东西不是消失,而是回来,回到身边,回到现实,回到不曾改变的秩序里。

书房一角
小五的书桌
照片墙
餐厅
盛开的花
看得见风景的窗户

小区环境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974]

思前: 一日之寒

顾后: 引号里的毒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