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0 关于红叶小镇的局部“指南”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两个人”,相册里那段“光阴的故事”真正改变的其实是时间,“从过去到现在”,曾经是站在2004年起点上说的,而时间的终点是2008年,而现在,当2008年成为“光影的故事”新的起点,在被延长了八年的叙事里,似乎改变的不再是两个人,重新出发的流水中,映照出的是那被改变的整个村落。
又上指南山,已经不再“向天问”,也不再“指·南山”,现在它又一个颇具时代特色的名字:“红叶小镇”,而指南村已经成为“曾用名”,它和曾经的岁月、光阴的故事、以及老旧的历史,都一起摆放在村口的陈列室里,供人瞻仰,供人回忆,供人被光阴带走。
从2015年开始,“红叶指南”特色小镇开始创建,在3平方公里的小镇范围内,包括道路整治、房屋外立面整治、庭院美化等工程相继建设,而200亩梯田的流转,天池8户民居由四五层降到三层、拆除10户居民的一户多宅等的实施,再加上村道口的花坛、梯田里重新种植的水稻、向日葵等农作物,修葺一新的庭院和特色民居,使得这个村落被贴上了“生态、文创、旅游”的标签,目前,村里有50余户村民在经营农家乐,床位达到800多个。这样的发展规模,按照官方的说法是:集“红叶掠影采风、民宿风情体验、禅修国学深造、七彩梯田观光”的特色生态小镇,将成为华东领先的全景式“生态创意型”新乡居生活示范村。
2008年似乎已远,当小村转身为特色小镇,当指南村变身为旅游景点,流水带走的已经不仅仅是曾经的面貌。起先是沿着那一条古道上山,石路崎岖,修竹摇曳,凉风袭来,似乎还能听见那曾经肩挑背扛的嘿呦声,3公里路程也是让许久不登山的我汗流浃背。只是走完古道,一转身,便是那人来人往的红叶小镇,天池已经整饬完毕,农家乐正热闹迎客,各种店铺也开始招徕顾客,此起彼伏,却也是覆盖了古道上留存着的那一点微弱的历史回声。
都被取代了?沿着那水泥路寻找2008年的印记,其实已经很难了,立面粉刷的墙上写着红叶小镇的介绍,古井的旁边立着小品已是拍照留念的景点,新建的广场上村民们正和游客一起参与打麻糍……是的,这里还有银杏枫叶,还会炊烟袅袅,还有马头墙,还有壮观梯田,但是在转身而转型之后,风景已经被禁锢在那里,装饰一新,贴上标签,行走其中,人只是观者,而再也无法走进而融入。
只能避开那被设计的线路,在见证时间流逝的古树间穿行,在保留历史的古屋中探寻,熟悉而陌生的是那局部的世界,泥墙上还挂着斗笠和梯子,老屋的门还半开着,镂空的木窗棂里还有人生火做饭——在局部的影像里,似乎还能发现一个并未完全远去的指南村。
![]() |
![]() |
梯田和竹子,都是景观一部分 |
![]() |
红叶一片,正要零落 |
![]() |
![]() |
冬天来了 |
![]() |
![]() |
和历史有关 |
![]() |
![]() |
![]() |
![]() |
地方特色? |
![]() |
![]() |
![]() |
![]() |
原始物证 |
![]() |
古井旁的小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局部指南 |
|
不会吠叫的狗 |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2428]
思前: 《最后的农场》:被覆盖的生命仪式
顾后: 《春之觉醒》:复苏是一种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