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7《信条》:我在起点等着你

20210127.png

打开,点击,播放,从第1分钟到第150分钟,它是顺畅的,它被时间轴带着向前流动——这是2021年1月27日的观影体验,而面前的这部电影早就于2020年9月4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当电影的时间轴向前,一部电影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全新的,而全新的电影在经过了100多天的放映之后,似乎也变成了老的,播放正以另一方式回到从前——不管是在以前的上映时间,还是在现在的播放时间,时间轴都可以轻易改变:一部电影,可以从某个时间向回拉,即使重播,也完全不会对现实的观影体验产生错位;一部电影,也可以找到100多天刚上映时的感觉。

从2020年9月4日到2021年1月27日,或者从2021年1月27日回到2020年9月4日,从第1分钟到第150分钟,或者从第150分钟随意回到中间的时间点,甚至回到开头,都可以轻易实现,这是电影的特性使然,它不是被因果律控制的现实,不是现实中不可逆向的时间。正是因为电影可以轻易实现现实之外的时间改变,所以对于诺兰来说,无论是在熵增中让子弹从未来射向现在而被接住,还是在钚241核聚源的作用下发生逆向运动的时间,无论是U型阀门连接了过去和现在,还是钳形运动中正向和逆向两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这一切在影像的技术之下,都可以轻易实现,而即使在电影画面中体验了时间的不同运动方式,在观影中,也可以在电影和现实的清晰区分中不至于产生错觉。

电影轻易改变了时间的流向,对于观影来说,的确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在飞车抢夺装有钚241的箱子的过程中,一方面是主角和尼尔在高速行驶的车辆上,以高超的技术,过硬的本领,周密的计划完成了这一行动,但是在车子向前行驶中,他们看见另一辆车上的情形却完全是逆向时间产生的结果:安德烈·萨塔尔压着受伤的妻子凯瑟琳,用枪顶着她,而在这个正向时间和逆向时间的交错中,抢到的箱子又无故飞到了萨塔尔的车子上,而之后他们面前又出现了一辆翻覆的白色轿车,在翻覆之后车子又奇迹般地变成了正常行驶,在这种交错中,主人公跳上了萨塔尔和凯瑟琳所在的车,他踩住刹车制动了那辆倒行的车——踩住刹车是为了制止车子前行,而车子又是在向后倒退;而当主人公通过U型门而最终进入到真正逆向时间时,他就开着那辆白色轿车,他也看见了萨塔尔夺走了那个装有钚241的橘红色箱子,而再向前,汽车就是以倒行的方式“前进”,那只橘红色箱子在路边,主人公拿到了箱子,却被萨塔尔的车撞飞,萨塔尔还将炸弹扔进了车里,在爆炸发生的一刹那,主人公顺利逃脱……

正向的时间里,他看到了橘红色箱子飞到了萨塔尔的车子里,他看到了翻飞的白色轿车,而这一切都存在于逆向时间里,在正向和逆向一起进入另一个时间维度中,诺兰用技术实现了两种时间的并行过程,倒车而前进成为最形象的时间注解。而在最后“钳形行动”中,一方的小分队沿着正向时间进攻,另一方则以逆向时间进攻,两个时间方向进攻就是迫使敌人两面作战,所谓夹击,就是对于时间的一种战术运用——在诺兰的镜头里,一方按照正常的前进方向逼近目标,另一方则以“退却”的方式进攻,这是双向时间的视觉展现,更为直观的是,一枚炸弹在正向时间里爆炸,于是在从地面到达空中形成了展开的爆炸效果,而另一枚炸弹则在逆向时间里爆炸,于是从空中到地面形成了收缩型的爆炸效果,展开的爆炸和收缩的爆炸,在同一个画面中出现,就像倒车而前进一样,形象地阐释了“钳形战术”的可怕之处。

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编剧: 克里斯托弗·诺兰
主演: 约翰·大卫·华盛顿 / 罗伯特·帕丁森 / 伊丽莎白·德比茨基 / 肯尼思·布拉纳 / 亚伦·泰勒-约翰逊
类型: 剧情 / 动作 / 科幻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英国
语言: 英语 / 俄语 / 乌克兰语 / 爱沙尼亚语 / 印地语 / 挪威语
上映日期: 2020-09-04
片长: 150分钟
又名: TENET天能(港/台) / 时空追捕 / TENƎ⊥ / Tempus / 天呐天(豆友译名)

诺兰引进逆向时间概念,并不是一种创新,它只是将物理学的理论用镜头语言转变成了一种“现实”:按照传统理论,热量从高到低,熵值则呈现出从低到高的变化过程,来自于热力学的第二定律就形成了时间箭头理论,它在单向流动中变成了时间。但是在孤立系统中,却会出现熵增的过程,这是一种无序的量度,随着时间流逝,孤立系统总是越来越无序,可用于区分过去和未来。在诺兰的故事里,那个U型结构的门就是一种孤立系统,在蓝色区域里,时间是逆向的,过去发生的事会在这里出现,而红色的区域里,时间是正向的,它按照正常的秩序发生着,主人公在红色区域是看到了玻璃墙上的那枚弹孔,也就是知道过去发生了枪击,凯瑟琳正是在蓝色区域里被丈夫萨塔尔“绑架”,然后他朝向凯瑟琳打了一枪,子弹击穿了玻璃;在U型门的转变过程中,通过这扇门的主人公还遇到了曾经的自己,于是现在的自己和戴着面具的曾经自己发生了激战。而在主人公刚来到“来世”的时候,实验室里的女人让他对准对面的靶子,主人公知道枪里没有子弹,但是当他对准靶子,靶子上留下了子弹,而枪里也出现了子弹,对于这一现场,女人告诉他,一颗子弹是正向时间的子弹,另一颗则是逆向时间里的子弹,逆向时间里的子弹不是从现在射向未来,而是在未来射出来射向了现在的我们,所以对于逆向时间的子弹,我们不是射击,而是“接住”的。

未来而来的子弹在现在被接住,这无疑改变了因果律的时间观念,女人告诉他这是由于核聚变发生的反应,而这个核聚源就是钚241,它一共有九组,是萨塔尔在小时候玩耍时在乌克兰的一个地方发现的,这个来自未来的时间胶囊,里面有给他的手谕和逆向金条,萨塔尔在杀死了同伴之后,用这些金条发家致富,并把这个废弃的城市变成自己的基地,他手上掌握着时间逆向的武器,只要集齐九组物质,就能组成“算法”,而掌握了算法,一旦启动,整个事件在完全逆向的过程中毁灭。逆向时间需要在核聚源和算法中完成,所以这个孤立世界是一个巨大威胁,必须回到过去制止算法的完成。如何回到过去?U型结构的门是一个通道,而这个时间之门也仅仅是诺兰在影像中实现的技术之门,在颠覆了传统时间观念中,诺兰其实在叙事中陷入到某种逻辑的混乱中:既然有逆向时间,有正向时间,那么两种时间交错在一起的时间到底是逆向还是正向?主人公看到了蓝色区域里被射穿的弹孔,他是以正向时间的方式发现了过去的真相,那么这个存在于蓝色区域的标记为什么能在正向时间里被看到?或者按照这样的推论,蓝色区域的人也能够看到正向时间里发生的是,那么就可以对未来发生的事进行预判,但显然,主人公能看到而对面的人根本看不到——甚至,诺兰把逆向运动完全看成了时间的倒转,在一种倒带中,轿车前行而刹车,子弹射出而接住都变成了现实,但是在时间倒转的“倒带”中,最大的问题是一切时间的顺序都不会存在,这样的时间结构根本无法在影像中实现,最简单的例子,你讲的每一句话都在倒带,那么最先讲出的应该是最后的那个词——这怎么可能完成叙述?

《信条》电影海报

阻止算法,就是阻止决定未来的过去,就是阻止已经发生的故事,凯瑟琳回到过去看到了未来的自己离开之后,才在最后杀死了萨塔尔,而她杀死的萨塔尔无疑是过去的萨塔尔,当过去的凯瑟琳和未来的凯瑟琳在同一个时间里出现,为什么杀死了过去的萨塔尔未来的萨塔尔也死了?其实诺兰在解构因果律时间观的同时,却保留了因果律的叙事方式,由此,在没有逻辑支撑的影像里,诺兰似乎只是在阐述一种理念,而这个理念就是“信条”——当主人公来到服用了假的毒药通过测试“来世”,船上的那个男人交给他的任务便是:保护全人类,而保护人类的武器只有一个手势,这个手势就是一个词语:信条。信条是什么?是信任?是和平?是信仰?萨塔尔为什么会在小时候发现那种核聚源的物质?是因为战争造成了创伤,而2008年的乌克兰人质事件,便是对现实的一种批评——2002年10月23日,40多名车臣绑匪闯入一座位于莫斯科东南区的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大楼剧院,胁持文化宫内的850多名人质,要求俄罗斯军队撤出车臣,10月27日,俄国军警及阿尔法小组以秘密化学气体麻醉表演厅内所有人,将车臣绑匪歼灭,事件导致39名恐怖分子被击毙,至少129名人质因为俄罗斯军队的麻醉气体而死亡。凯瑟琳为什么要杀死萨塔尔?因为他们之间的感情早就不存在了,凯瑟琳几乎成了被萨塔尔控制的人,夫妻间没有感情没有信任,当然也是人类的危机;主人公和代理人尼尔之间,一开始也存在着某种怀疑,尤其是在决定人类生死存亡的行动面前,如何信任同伴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只有在两个人出生入死同心协力过程中,建立的感情才是在信任基础上的。

“信条”这一解救人类的词语,这一消除罪恶的暗号,才是人类避免走向世界末日的拯救者,所以尼尔对主人公说:“发生了就是发生了,这是世界正常运转需要坚守的信条,而不是逃避的借口。”“发生了”就是时间的单向过程,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才是真正不可逆的,所以万物都是被因果律控制的,原因总是在结果之前出现的,所以我们可以控制未来但无法干涉过去,所谓在逆向时间中阻止事件发生,就是一个“祖父悖论”:当你回到以前杀死了你的祖父,那么未来的你又是从何而来?祖父悖论是一个悖论,当然违反了因果律,既没有孤立世界,也没有U型结构,更不会有“钳形运动”——如果有,那也只是一种宿命观,一种自由意志,或者只是一种自觉。

据说诺兰是从庞贝古城的神秘石块得到启示的,这块名为“SATOR”的石板由五个单词组成,SATOR、AREPO、TENET、OPERA和ROTAS,这五个单词在诺兰的电影中对应的是俄罗斯人Sator、仿制戈雅画作的画家Arepo、间谍组织Tenet、发生爆炸的剧院Opera、以及Sator在自由港保存艺术品的公司Rotas,而片名的“TENET”在拉丁语中是“持有,掌握”的意思,这五个单词组成了横竖的回文结构,这个回文的拉丁语诗句,一层意思是:播种者播种者阿里坡用着轮子工作,而另一层意思是:农神(萨特)一直控制着时间之轮运转。控制着时间之轮,就是持有和掌握,诺兰用这句回文想要的就是寻找到掌握人类的那把钥匙,“信条”是这把钥匙,它就是去除怀疑的信任,就是解除危险的信心,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所以在这个关乎全人类命运的故事中,主角没有名字,他只是The Protagonist,即男主角,普利亚对他说:“你只是主人公之一。”这之一似乎变成了一种个体,而在最后钳形行动取得胜利之后,尼尔对他说:“你的未来是我的过去,这是多年以前的我和多年以后的你。”这是过去和现在的相遇,这是时间的一个封闭式回环,最后尼尔告诉他的是:“我在起点等着你。”在起点等待从未来过来的人,时间依然保持着逆向,但是逆向和正向合二为一,便是人类新的开始,主人公说了一句话:“我才是主人公。”没有特指的名字,每个人都是主人公,都在过去的帮助下走向未来,都在起点的等待中看见明天。

在“发生了就是发生了”的时间之旅中,在“人人都是主人公”的人类世界里,重要的是看清真正的危机:它不是对现实的逃避,不是无法改变时间的宿命,而是拥有真正的信条:“一颗没有引爆的炸弹,那些没人察觉的危险,才是真正能改变世界的威胁。”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4549]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