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8巍巍北陵风自清

20250628.png

正红门巍峨耸立,朱漆大门庄重肃穆,两侧石狮威风凛凛;穿过正红门,是一条长长的神道,两侧是石人、石像的石像生,它们两两相对诉说着往昔的皇家威仪;再往北走,便是方城,隆恩门便是方城的正门,门洞上方镶有带有龙饰和风饰图案的琉璃件,门楣正中有石刻门额,上面用满、蒙、汉三种文体竖刻“隆恩门”三字;从隆恩门两侧可拾级而上,经过角楼沿着城墙行走,宛如城中之城的方城尽显华丽与威严;再往北,则是宝城,这座高六米的半圆形的城青砖垒砌,上面有垛口和女墙,还有排除积水的“荷叶瓶”,最北段则是隆起的宝顶,宝顶之上苍松翠柏,而宝顶之下则是地宫,宝城四周的古墙斑驳,却依然坚固如初,仿佛守护着帝后的安宁……

这是作为参观者的行走路线,从前导到陵墓,脚步轻盈,生怕惊扰到什么。而从下马碑经过石牌坊进入正红门,又仿佛穿越了时空,成为了历史的旁观者。昭陵是清初关外的“三陵”之一,新宾的永陵是清代的祖陵,埋葬着肇、兴、景、显四祖,东陵则埋葬着开国君主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这座北陵在盛京之北,浑河之畔,埋葬的则是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在“盛京三陵”之中,昭陵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王陵寝,这座承载着历史厚重与文化底蕴的皇家陵寝,宛如一部不朽的史诗,诉说着往昔的荣耀与沧桑:正是皇太极在位期间定国号为“大清”,改女真伪满洲,并且建立和完善了清王朝的政治制度,鼓励耕畜、发展经济、废除奴制、缓和满汉民族矛盾,为巩固发扬大清基业和入主中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崇德八年八月初九,皇太极猝死于盛京清宁宫,终年52岁,此地作为陵寝,据说有天旱不干涸的百泉,百花中有一种叫金钟梅,百果中只少花红一种,百鸟中有鹏鸟,百兽中有白狼,百泉、百花、百果、百鸟,百兽,构成了帝王陵寝不可或缺的元素,而实际上皇太极在生前就选定了这块风水宝地作为自己的陵寝,据《盛京通志》记载:“昭陵,自城东北,叠献层峦,至此而宽平洪敞,有包罗万象、跨驭八荒之势。辽水右洄,浑河左绕,佳气郁葱,万年帝业不基巩焉。”

穿越而返回,匆匆走完“前朝后寝”三进院落的昭陵,就是把往昔的荣耀与沧桑都放在了身后,历史需要某种意义上的沉睡。昭陵之外则是名为“北陵公园”的更大区域,名称的变化也意味着从历史回到了当下,或者说昭陵只是北陵公园属于史诗的一部分,而皇太极广场上那尊披甲戴胄、目视前方的皇太极雕像只不过是历史有限延伸到现实的另一种符号。除此之外,则是悠闲的行人在散步,在划船,在休憩,市民们则锻炼的锻炼、跳舞的跳舞,两个穿着红马甲的老人竟兴奋地玩着独特的滑行车。在路旁的一株松树上,萌态的小松鼠站在分叉的树枝上,在路人驻足中,它心无旁骛地享受着美食,管它什么历史,管它是怎样的人类,生活就在当下。

昭陵正门

皇太极雕像


牌坊


方城

石像生

华表

宝顶

萌态小松鼠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164]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