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18 奔波的仪式

昨天是小五迟到的生日,在我出发前往宁波之前,就已经说好昨天全家人聚会。按照会议日程,昨天上午要参观奉化溪口,行程基本上可以在半天结束,下午当然可以各自回家了。所以在我的计算中,明天晚上的聚餐是不会有问题的。此次出差坐的是杭州外宣办的车,所以来回也受到了约束,不能独来独往,当然时间上也只能根据总体部署而行动了。

其实从早上活动开始,时间就开始慢慢挥霍了,因为是集体行动,所以要等待大家都到位了才能行动,起先是出发时间,迟了半个小时,后来是等车、上山买票这些时间,都不断被浪费掉了,估计大概比原计划迟了一个多小时。等到吃午饭的时候已经12点多了,其实下午还有蒋氏故居需要参观,所以在吃午饭的时候我就预感到有些不妙。

吃好午饭真的下起了瓢泼大雨,行走在溪口的镇上,已经明显感受到了大雨带来的不便。对于蒋氏故居的参观基本上属于走马观花,雨量有增无减当然影响了行进的速度,等到象征性参观完,时间已经过了3点,已经完全超出了计划,更为悲剧的是,从奉化回到杭州还是要继续走甬金高速向北回到宁波,然后再回杭州,也就是这路途的时间会大大超出来时的2个小时。

已经没什么办法了,在这样缺少自主的行程中也只能被安排了。一路上,雨继续瓢泼着,能见度极差,车子行进的速度当然受到了影响。进入杭州境内已经是5点了,又加上周末晚高峰,车子一路慢行,后来又是换车,又是去送人,又是去接人,心里越来越急,却无能为力,等赶到小五生日宴会的酒店时,已经快晚上7点半了。

似乎从来没有在儿子的生日迟到过,这落雨的日子似乎注定和某种遗憾有关,出差那天,刚好就是小五的7周岁生日,也是雨,也是瓢泼大雨,而昨天回来,小五推迟的生日聚会,也是一路风雨相伴,和雨有关,和生日有关,基本都是这样的氛围和环境。其实很多时候,生日并不是唯一可以祝贺的日子,在那一天,更多只是一种仪式,一种自我命名的仪式,无可替代,仿佛这仪式举行了,才能证明自己过了生日,证明自己真的长大了,这是默认契约式的仪式内容,所以缺席和迟到,从最本质意义上,是对这种仪式的破坏。蛋糕不需要在有了,蜡烛也不需要在吹灭了,为小五生日祝福的亲人也一直等着我到来,就是为了这仪式的完整,在场就是一切,就是为了获得意义感。

也并不是从这次难得的迟到悟道这点道理,也并不是因为我的缺席而导致小五不高兴,或者令小五想到是我不重视他的生日仪式,而且我也没有给小五的这个生日带来任何礼物,甚至这样的日子我们没有为他拍照摄像,一切都很简单,在仪式面前,内容很重要,但并不是处于主宰地位,仅仅在于这样的一种仪式,就具有符号的纪念意义,实现对日子的自我命名。

[本文百度已收录 总字数:1099]

随机而读

支持Ctrl+Enter提交
暂无留言,快抢沙发!
查看日历分享网页QQ客服手机扫描随机推荐九品书库
[复制本页网址]
我在线上,非诚勿扰

分享:

支付宝

微信